2款年味十足的春節手工教程,附小年到元宵的傳統習俗科普

2020-01-21     積木育兒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新年必不可少的習俗,就是放鞭炮、貼春聯、掛紅燈籠。

在這特別的日子裡,爸爸媽媽不妨和孩子動手做一些新年的小擺件。

既能給家裡增添年味,又可以讓孩子了解傳統習俗,同時還能鍛鍊他們的動手能力。

積木育兒挑選了2款常見的春節手工和大家分享。

1.紙筒鞭炮

2款年味十足的春節手工教程,附小年到元宵的傳統習俗科普

還可以做成這樣的爆竹:

2.紅包燈籠

2款年味十足的春節手工教程,附小年到元宵的傳統習俗科普

還可以發揮創意,做成梅花燈籠:

過了小年,過年模式就正式啟動了!那些古老的習俗,孩子知道多少?

可以做完手工後,和孩子做一個春節習俗的科普

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這日是約定俗成的掃除日。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傳說玉帝會下界查訪,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人們只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

臘月二十七,宰年雞、趕大集,春節所需物品都在置辦之中。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後被紅紙代替。

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

大年三十,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大年初一,金雞報曉。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壓住邪祟。

大年初二,金吠報春。親眷人家去拜年,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三,肥豬拱門。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婦回娘家,禮物帶雙數。

大年初四,三羊開泰。灶王爺要查戶口,恭迎灶神回民間。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財神,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通。

大年初六,馬到成功。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大年初七,人壽年豐。攤煎餅吃七寶羹,安頓身心,休養生息。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一寸光陰一寸金。

大年初九,玉皇天誕。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還有地,人畜房米麥百穀都生地。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深受壓迫的女性,把她奉為弱女子的保護神。

正月十二,搭建燈棚。元宵節將近,開始做元宵賞燈的準備工作。

正月十三,灶下點燈。預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橋道,皆編竹張燈。

正月十四,臨水娘娘誕辰,又稱「順天聖母」。是拯救難產婦女的神仙。

正月十五,夜照田蠶(神)。觀顏色判斷一年的豐歉,後演化為元宵節觀燈。

(春節習俗科普資料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Up1x28BjYh_GJGV0yy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