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技術條件。所謂技術,就是要求鹵出的菜達到色、香、味俱佳的效果。而這樣的技術,不是靠瀏覽幾篇文章或者隨便找個配方,然後買些香料回去就可以輕鬆解決的。滷菜,看起來簡單,實則是一個複雜,系統的過程,從香料的認識,香料的特性和作用,香料的使用方法,食材的選擇,食材的初加工,滷製時間,滷製火候,食材下鍋,出鍋時間等等,都有嚴格的要求。我接觸過很多的新手,都是憑自己的感覺,然後找一些有關滷菜的文章,邊學邊做邊賣。但結果卻是店鋪經營得半死不活的,為什麼呢?歸根結底還是沒有紮實的滷肉基本功造成的,這個基本功在我看來,就是要在老師傅的帶領下實際操作後練就的,網上看的文章或者帖子,其實都說得對,可是對於沒有接觸過滷肉的小白來說,那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而已,當你親自操作的時候,大腦就懵了,手也僵硬了,突然就感覺無從下手。所以在我們打算開店的時候,先審視一下自己是不是具備做滷菜的技術。滷菜是一門系統的技術,不是一個香料配方就能解決你所有問題的,如果沒有專業的滷菜技術,建議還是先不要開店,找個實體店系統的學習一下最穩妥。
其次,新手開店切記盲目跟風,簡單複製。不要看別人什麼賣得好,就去跟著追。別人賣得好,那是經過多年的沉澱和積累而來的,技術也很成熟,顧客群體也是靠口碑慢慢做起來的,很多做得好的老店,顧客群體都相對較穩定,你去跟著追,即使你的味道能超過他,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別人老顧客的認可。因為中國人天生有戀舊情節,對於自己認可的東西,輕易不會改變。所以,盲目跟風,簡單複製並不可取,你要有屬於自己的特色的菜品,去做差異化的的菜品,這樣更能能得到顧客的認可。
第三:對於新手開店來說,店鋪的選址就比較重要了。一般情況下,居民住宅小區,工廠旁邊,大學附近,菜市,商業街等是首選目標。店鋪的選址應遵循以下幾點:第一要考慮店鋪周邊人流量,畢竟有人的地方才好做生意,「酒香不怕巷子深」,不適合新店開業;第二店鋪租金,這個關係到生意成本問題,當然,好的檔口和偏一點的檔口,租金的差別還是比較大;第三:交通方便,最好是停車比較方便。店鋪的選址決定了店鋪的定位,比如中老年人居多的地方,適合賣一些口味較輕,主食類的滷菜,如滷雞,鹵豬肉,滷牛肉,肥腸,鴨肉等,而年輕人居多的地方,則適合賣一些休閒類的滷菜,如麻辣雞爪,鴨頭,兔頭,鴨脖,鴨腳等。
第四:借力。選一家生意比較火爆的店,如果他的旁邊有空店鋪出租,可以考慮挨著他開一家店。這裡可能有人會疑惑了,挨著他開店,不是更沒生意嗎?其實不然,正因為他的生意火爆,客流量大,所以我們才可以借用他的客流量。比如,我們挨著一家賣雞肉類的店,他生意特別好,這時我們可以在自家店鋪里砍掉雞肉類菜品,轉而做一些他店鋪沒有的菜品,再比如他專賣滷肉,那我們可以多做涼菜,總之,要和別人的店在菜品上有差異化,進行互補,利用他的影響力來為我們帶來顧客。對於這樣能在菜品上進行互補的兩家店來說,即方便了顧客,也使得兩家店互不詆毀,皆大歡喜。
第五:貨源。開店之初要對當地和周邊的市場進行調查研究。貨源的確定,直接決定了食材的成本和質量。能批發的絕不零買,能買新鮮的絕不用凍品。特別是新開的店,在滷菜的質量上更要注重,新鮮食材和凍品食材相比,無論是口感、口味都有著天壤之別。現在的顧客,口味都比較挑剔,輕易糊弄不過去。所以我們不要貪圖一時的便宜而選擇不好的食材,生意要做好,技術很重要,但是顧客才是基石。投機取巧,旁門左道在熟食行業行不通。
生意有風險,開店需謹慎。雖然滷肉熟食店相對門檻較低,風險也較小,但是想要做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我們不斷的用心研究,推陳出新,從質量,口感,風味上去滿足顧客對美食的多元化需求。
分享,只是源於對美食的愛好!所以,不喜但也勿噴。
還是老規矩,附上家庭版滷菜通用配方,以供大家參考
以一鍋熬好的老湯20斤(單斤)計算:
八角:20克,桂皮15克,草果10克,山奈10克,丁香2克,小茴香20克,白芷10克,白扣15克,草寇15克,陳皮15克,甘草10克,香果20克,當歸10,香葉10克,良姜10克,另加干香菇20克,花椒20克,這個量在干雜店不好稱重配比,朋友們可以增加倍數,然後拿回去自己分均,或者讓老闆幫你打碎拌勻(注意不是打細,只是打成大顆粒即可),根據滷水比例秤重使用,比如起10斤滷水,香料減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