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構涉稅分析和稅收籌劃

2019-07-05     納稅籌劃小蔣

摘要:醫療機構因為事關民生問題,因此一直以來都受到國家政策的扶持,稅收政策的優惠就是體現之一。文章主要對醫療機構的涉稅項目以及稅收籌划進行了分析,希望對醫療機構的稅收籌劃有一定的借鑑參考意義。

醫療機構的涉稅項目也在不斷的發展增加,醫療機構應該做到及時納稅。稅收籌劃一定會程度上可以實現機構的增收,因此醫療機構要給予稅收籌劃以高度重視。

一、醫療機構涉稅政策分析

我國的醫療機構按照經營性質可以包括營利性醫療機構、以及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一般的醫院、門診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衛生院等都包括在這兩類醫療機構中。不同的醫療機構,國家對於其稅收方面的管理也是不一樣的。

(一)營利性醫療機構中涉稅的政策

營利性醫療機構也滿足了大家就醫的需求,因為其經營性質,其在開展時候,有著更多自主選擇權,可以依據市場發展的情況來調整自己的服務以及價格標準,管理方面也和其他企業是一樣的,設立各個管理部門,經營的最終目標是實現機構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當前,政府為了給營利性醫療機構提供更多的扶持幫助,登記的三年以內都是不用繳稅的,三年時間過後就要依照國家的繳稅標準繳稅。

(二)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中涉稅的政策

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經營目的主要是為了方便廣大民眾,為了增加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基礎醫療設施,能夠更好的為民眾服務,政府對於其的扶持力度也在加大,例如財政部門會為其供應相應的發展基金,對於技術先進的醫療設施也會協助引入,幫助其提高自身醫療實力。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不以盈利為目的,因此價格一定要符合國家的相關標準,醫療費用支出也要相應的進行減少降低。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收取的費用的用途主要包括自身發展需要的成本、以及醫療設施等。

二、我國醫療機構的稅收優惠政策

政府為了更大力度上扶持醫療機構,讓醫療機構能夠提高自身能力,為民眾提供更好的服務,因此會對醫療機構的稅收提供相應的優惠政策。不同經營性質的醫療機構優惠政策內容也會有所不同。

(一)營利性醫療機構的優惠

政府對於營利性醫療機構的扶持力度雖然不如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那麼大,但是也給予了目前能提供的發展支持。機構獲取的醫療和非醫療服務收入,直接投入到醫療條件改善的,自登記三年後才會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徵稅,反之,三年以內則會享受到如下優惠:首先,營業稅方面,免徵機構醫療服務收入部分;其次,增值稅方面,醫院自己生產自己使用的製劑是不予以徵收的;最後,對於機構用到的房產、土地、車船也不予以徵收相關方面的稅收。

(二)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優惠

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診斷、治療、以及住院等醫療活動產生的收入,醫療機構可用來維持醫療機構的日常運行,也可用於醫療機械設施的更新換代,對於這部分收入,不屬於政府納稅部分。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還會為民眾提供非醫療性服務,也會取得相應的收入,如果這部分收入是用來改善機構的醫療機械設施,可以向稅務部門申報,經過審核無誤後,可以將其納稅所得額直接扣除掉,只對剩下的收入部分進行徵稅。機構可能會有一些製劑,這些製劑是自己生產自己使用的,對於這部分的增值稅是不予以徵收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政府相關部門對於醫院自己生產的製劑應該嚴把質量關,要保證製劑的每一項指標都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要對民眾的健康安全負責。機構自己可能會用到房產、土地、以及車船等,對應的房產稅、土地使用稅、以及車船使用稅等也不予以徵收。

(三)醫療機構的個人所得稅

無論是非營利還是營利性質的醫療機構,如果想要正常運作,都需要相應的工作人員,這些工作人員需要根據相關標準要求繳納個人所得稅。

三、醫療機構的稅收模式

首先,應該做積極的稅務登記。積極去做稅務方面的登記、主動繳稅納稅是醫療機構的不可推卸的責任,稅收部門以及衛生部門將會共同對不能及時做稅務登記的機構做出相應的處理,因此為了保證機構的正常運營,機構如果已經取得營業執照,就應該第一時間去做稅務登記。

其次,針對涉稅以及減稅項目進行核查。機構在做完稅收登記以後,要自覺將自身擁有的財會資料上交,以作稅收相關部門存檔備案之用。因為政府對醫療機構都有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因此,機構為了獲取減稅權利,就應該主動配合相關部門的工作,將需要的資料及時上交,相關部門需要對機構的涉稅、以及減稅部分做相應的核查。

最後,機構的稅款要經過相應的核實。如果減稅部分已經核查完畢,機構就需要依照自身所繳納的稅款進行上繳,扶持醫療機構發展是國家的責任,相應的,按時繳稅、納稅也是醫療機構的責任,醫療機構不能只享受政策,不履行責任。我國是絕對不姑息任何方式、任何理由下的偷稅、以及漏稅行為的。

四、醫療結構的稅收籌劃方式

醫療機構納稅人在法律規定之內所做出的降低稅負的財務管理行為被稱為醫療機構的稅收籌劃。醫療機構的稅收籌劃有兩種,一種稅收籌劃是醫療機構利用了當前的客觀低稅環境,詳細來講就是醫療機構在機構的現有組織結構以及經營條件之下,為了達到降低稅負、增加收入、實現醫療機構經濟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而充分利用了融資方法、成本核算方式、收入歸屬期限的選擇以及控制等客觀低稅環境。另外一種稅收籌劃是醫療機構為了達到降低稅負、提高收入的目標,充分結合了兼并等模式,對機構的組織結構進行了擴充,也充分運用了政策對醫療機構重組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

醫療機構的稅收籌劃主要是為了實現機構的增值,醫療機構的稅收籌劃如果符合法律規定、且合乎情理,就是可行有利的,一方面會促進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提升稅收管理的效果。醫療機構稅收籌劃的方法包括:機構性質的不同選擇,對於支出用途的把控,對低稅運營項目的充分運用,用引資替代投資,將藥房分離實現稅負轉嫁等。 五、醫療結構稅收籌划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一)必須及時進行稅收登記

醫療機構的稅收籌劃必須是合理合法的。醫療機構的稅收籌劃充分利用了稅收相關的優惠政策,因此要對稅法有著充分的了解,可以通過合法途徑來實現機構的增值,稅收籌劃是區別於偷稅、以及漏稅行為的,兩者有著本質上的不一樣。因此,醫療機構應該根據稅法條款來做相應的稅收籌劃,醫療機構的降低稅負行為應該符合稅法精神。稅收籌劃合法與否,最終還是要經過稅收的相關部門的核查,因此要精準掌握稅收部門的核查標準和流程,對於醫療機構的一切經濟行為都應該留有相應的會計記錄,以便後期核查之用。如果醫療機構不能提供足夠的憑證,可能就難以達到稅收籌劃的目的。

(二)醫療機構可以通過選擇機構的性質來達到稅收籌劃的目的

在機構選擇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實際的物件情況、機構自身的技術、管理實力、以及機構的品牌效應外,還應該考慮在稅收槓桿之下,醫療服務獲得的收入會得到怎樣的調節,這種是難以進行預測的,需要專業人員對其做相應的分析。稅收籌劃應該是綜合考慮的結果,收入增加不能作為唯一的考慮因素,因為如果只考慮收入這單一因素,可能難以達到降低稅收成本的目的,還會讓醫療機構面臨一定的風險成本,不利於機構的經濟效益。

(三)稅收籌劃要符合經濟原則

一般稅收籌劃都是為了達到減稅、增加收入的目的,稅收籌劃本身也是經濟活動,也會產生相應的成本,因此要對預期收入以及所需成本做以比較,當收入高於成本時候,才可行。反之,還會造成一定的損失。

六、結語

我國的醫療機構無論營業性質如何,都有納稅責任。醫療機構為了實現經濟利益的最大化,會在法律規定範圍內進行相應的稅收籌劃,從而達到降低稅收、增加收入的目的。醫療機構增加的收入可以更多的改善機構的醫療機械設施,這有利於醫療機構自身實力的提升,先進的醫療設施也會為民眾提供更多的服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vKkHWwBmyVoG_1Z4t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