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10年後,她打造1800畝農場專治「不開心」

2019-12-05     城市畫報

文章來源:城市畫報官方微信號:城市畫報(微信號:cityzine)


2019年年末,抑鬱症無疑是熱詞之一。崔雪莉具荷拉的悲劇大家至今不能忘記,另一邊泫雅姜丹尼爾前後公開表示自己已患抑鬱。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截止到目前全球已有超3億人患抑鬱。阿桑曾經也是其中一員。
但幸運的是她走出來了,學習花藝後,阿桑還接管了1800畝的大農場。現在回想起被診斷為重度抑鬱的那段時間,阿桑說,「就像得了一場很長很長的感冒,喝點姜水就好了。」


Sandra阿桑

鄉村美學踐行者 花藝設計師

南京春夏農場主理人


01 童話農場生活

去年10月份,31歲的阿桑成為這1800畝農場的主理人,今年3月她正式入住農場。
在農場生活的每一天都能看到不同的風景。春日裡玉蘭花桃花嬌艷欲滴,再到夏天的虞美人矢車菊,秋日裡的楓葉,冬時溫室里的香雪球,你很難猜到今天哪朵花會盛開。

農場中央的百人草地長餐桌是舉辦活動的標誌地點,還有春夏森林小食堂和螺螄粉花園,每個場景都是清新美麗的。
農場的生活簡單自然,早晨六七點起床,開啟充實的一天。白天偶爾寫寫農場發展規劃,去改造現場指導工作,等到五點多天黑的時候,和在農場生活工作的人們聊天吃飯,燒火烤紅薯,七點過後就是獨屬於自己的時光。「在農場生活,時間會顯得特別多。」
# 春夏農場的白天與黑夜

# 阿桑還在湖邊給動物們蓋了一間玻璃屋
阿桑把農場命名為春夏農場,靈感來源於BBC紀錄片《園藝世界》。在紀錄片的開場,Monty大叔有一個固定的開場白,「Spring is coming;Summer is coming!」每次聽到這句話,阿桑都覺著一年又一年的希望要破土而出,這種茂盛的希望是阿桑想通過春夏農場傳遞的。

# 草地野餐音樂節



02 陪伴是抑鬱症的良藥
和阿桑聊天,你會有一種感覺,她永遠有無窮無盡的力量想要傳遞給你,她想告訴你很多和生命有關的美好,以至於有時候說話的速度跟不上自己腦力的轉動速度,顯得有些語無倫次。這樣的阿桑可愛又有活力,你很難想像她曾經是一個重度抑鬱症患者。
22歲的時候,阿桑隱隱約約覺得自己不太對勁。脆弱、疼痛、無緣由地哭泣。路上跟人打個招呼,說聲「你好」,她的眼淚就止不住地流。
阿桑在這個「黑色的世界」里待了三年,直到有一天看完電影《丈夫得了抑鬱症》,她才知道自己得了抑鬱症。她至今還記得看完电影後自己哭得稀里嘩啦的樣子,「那時候我才意識到我有這樣的幻覺了,當時我真的有想過去廚房,對自己下手。」
許多抑鬱症患者都在努力地和這個世界溝通,但往往是最親近的家人這道防線沒有守住。懷著負罪感無法入睡的每一天,阿桑都覺得自己活得很沉重,直到她向父母坦白一切的時候,她終於卸下了包袱。

# 可移動式花園實驗
阿桑的父母不知道什麼叫抑鬱症,但他們明白,自己的女兒不快樂。有一天晚上,阿桑很認真地對媽媽說,「媽,我的手很痛,痛到半夜我想拿刀砍掉自己的手。」「你知道我媽對我說了什麼嗎?」阿桑突然反問道,她笑了一下接著說,「我現在還能想起來,我媽的淚水在眼睛裡打了一個轉,然後她就默默地說,『我去燒個熱水給你搓搓手』。」
確診為重度抑鬱後,阿桑開始對自己進行強制性治療。治療到第二階段的時候,晚上她依然很難進入深度睡眠,「毫不誇張地說,樓上掉一根針我都可以馬上跳起來。」為了不吵到她,阿桑的父母規定家裡晚上8:30過後就不能再說話了,即便有親戚來也不例外。

回想起這段壓抑的時光,阿桑的聲音聽起來卻輕快而又坦然。現在她偶爾也會接到一些抑鬱症患者家人的電話,他們對阿桑說,自己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時候她會堅定地告訴他們。「你不需要怎麼辦,你只需要做個陪伴。」


03

如果你想做,那就去做
於阿桑而言,治療抑鬱症階段最大的一個突破源於一場夢。
在此前的20多年裡,她從來沒有說過一句髒話。有一天晚上,阿桑夢到自己對著那些不好的人和事大喊,「你們都滾出我的世界。」「滾」在當時的阿桑看來,已經是一個很重的字了。她把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醫生,醫生對她說,「你只有真正的放下,不去想起他們,你才是放得下,你不用刻意去屏蔽他們。」


阿桑意識到,抑鬱症的通病之一就是壓抑,壓抑自己真實的東西,堵住了心靈的出口。
在治療階段,她向父母坦白,自己可能還沒辦法接觸外面的人。父母告訴阿桑,「如果你不高興,就不要做這件事情,如果你願意當一個廢人,那就當。」直到27歲之前,阿桑都沒有去工作。在逐漸康復的那兩年,阿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去逛菜市場,她說,在菜市場當中她感受到了生命。
感受很寶貴。抑鬱症患者沒有感受,在重度抑鬱的那段時間,阿桑連「不開心」的感受都沒有。失戀了會悲傷,看見好吃的會有食慾,聽到讚美會快樂,可阿桑什麼都沒有,沒有喜怒哀樂,沒有任何感知,沒有任何情緒。


當她在菜市場重新觸碰到生命的實感後,她的世界才有了顏色。「你看那些叔叔阿姨就賣那幾毛錢幾塊錢的青菜,就這樣平平淡淡踏踏實實地活著,多麼有煙火氣啊。」
在康復階段,阿桑的病情也有反覆的時候。她把這種「反覆」定義為找不到活著的意義,每當這樣想她就很痛苦——我不是應該很積極地在活著了嗎?為什麼還會再出現這個狀況?但這種無力感逐漸被「做讓自己高興的事情」所破解。

做自己高興的事情讓阿桑看到了生命的寶貴,生命只有一次,沒什麼可以失去的。「如果你想做這件事,就去做;如果你想見一個人,就去見;如果你想愛一個人,那就勇敢地去愛。」這是阿桑為自己找到的破解之道。
已經32歲的阿桑在談起自己二十來歲的事情時,依然帶著她特有的天真和熱烈。當我們問道,「難過和憤怒的時候會怎麼辦?」阿桑毫不猶豫地說,「如果這件事讓你難過,讓你憤怒,那你就去難過,去憤怒。」

04

在春夏農場聽到破土的聲音
27歲之後,阿桑找到了讓自己高興的事——接觸和「美」有關的事物。
當阿桑在上海偶然看到三宅智老師的花藝作品,那一刻,她聽到自己久違的心跳,像灰色的生命里一下透進來一束光。當時阿桑的第一反應,「好有生命力啊!」庫存美,傳遞美,讓大家看到自己做的事情會高興——這是阿桑想做的。
2016年和2017年的北京花植節上,阿桑和南瓜子合作的《天上的街市》和《精靈世界》花藝設計讓無數人「驚艷」,此後她一直在不遺餘力地做著自己的美學實驗。

在潿洲島遇到春夏農場的主人,是阿桑意料之外的事情。她本來預想在潿洲島開闢一塊自然美學的試驗基地,在農場主人的說服之下,陰差陽錯成為南京這1800畝農場的主理人,並將農場開闢為可移動花園的實驗基地。
農場生活讓阿桑對自然的美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埋頭工作三五天後,走到農場發現種下的小花開花了,沒有澆水的一群果樹突然結果了,她說大自然處處是饋贈,處處是美。
阿桑印象很深刻的植物是藍雪花。南京的八月時節,十分炎熱,阿桑決定給農場放個假。放假一個月回來後,她驚喜地發現一個月沒澆水的藍雪花居然開得這麼茂密,那一瞬間她感覺自己一整天的心情都明朗起來。

# 就是這簇藍雪花
很多人把阿桑在農場做的自然美學實驗稱為「園藝療法」,阿桑很直接地說,其實從來沒有什麼園藝療法,這些都是虛的。
「參與到自然感受它的周而復始就好。你去種東西,你就會感知到,生命是有生有死的,它可能會死去,可能會開花。它如果在你手上死掉,你就會很難過。如果在你手上開花結果,你會覺得當你看到它的時候,沒有什麼事情是過不去的。」

在這期間,也有人試圖把自己得了抑鬱症的家人送進農場,阿桑一直很反對這個做法。在她看來,春夏農場不是治療中心,它沒有把人治癒好的魔法。在過去一年裡,她沒有同意讓任何一個抱有這種目的的人入住農場,她想通過農場傳遞她對於美的認知,她希望來到農場的人看到農場的一切會高興,但是「春夏農場不是救命稻草」。
她說,「當你對這個世界存的美夠多了,你才有對抗黑暗的力量。沒有人可以做你的鑰匙,只有你自己才是鑰匙。」

05

四季就是美好
阿桑很喜歡笑,她的情緒一直跟著自己在走,當她說到開心的事情,你知道她是開心的,當她說到讓她不解的事情,你知道她是疑惑的。
走出抑鬱的黑暗世界,她帶著自己看到的美,鮮活熱烈地感受著,生活著。曾經的她不知道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現在她明白,活著就是意義。


聊天快要結束的時候,我們問阿桑,現在在她眼裡什麼是事物是美的。
她說,夏天的時候點個小龍蝦,把自己種的西瓜百香果打成汁,圍在一起和朋友分享;秋天的時候葉子紅了,坐在樹下什麼都不做,吹吹風,10分鐘,20分鐘,都很好;冬天的時候喝朋友烤火、聊天、喝酒、吃肉。


「那春天呢?」
阿桑頓了一下,「春天的時候一定要採花。從蘭花桃花到梨花野薔薇,還有各種各樣不知名的小花,每一天自然變化都不一樣,每一種美都要趕緊抓住。」
「什麼是美好,四季就是美好。一點都不矯情。」阿桑補充道。
阿桑的花藝Tips
1.
以前談到色彩時,會提到色彩基本搭配理論,經過這一年的農場生活,我覺得大自然就是最好的是色彩老師。我會鼓勵大家到大自然裡面去採集當季植物,因為這樣怎麼搭都可以。所以色彩上,我會更鼓勵從感性認知的角度去看,而不是從理性學習的角度。 2.花藝的形狀分好幾種:(1)一種是花束,這種方式就是通過手的排邊,讓它進入一個有序的狀態。(2) 另外一種是容器插花,容器插花分西式和東方式的插法,東方式會比較在意枝條本身的形態,依據它和空間的關係去處理,第二種是西方式插花,主要是在於點,線,面的幾何構造。


 #講講讓你高興的事兒是什麼?來評論區分享


本文作者

趙媛媛



本文編輯

楊逸


【招聘】
新媒體正職編輯/實習生寫稿又快又好,善於挖掘年輕人熱點話題快投[email protected]


品牌部實習生文筆較好,行文流暢,有時尚、快消行業策劃執行經歷優先
快投[email protected]

商城電商實習生文字功底,最好有導購內容撰寫經驗,會簡單ps,熟悉微信公眾號後台商品排版
快投[email protected]


更多信息及雜誌購買請關注城市畫報官方微信號:城市畫報(微信號:cityzine)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mdV8W4BMH2_cNUgkMWj.html

















26歲疫苗焦慮

201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