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頂看武漢,萬里長江第一橋飛架東西,電梯不能坐有點遺憾

2020-01-15     行者老張

這裡是行者老張的旅行和歷史研究所。

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岳陽樓和滕王閣,你登過幾座呢?我國古代的名樓很多,之所以這三座被列為「江南三大名樓」,其實主要原因並不是這三座樓本身,主要還是為它們寫詩文的人太厲害了。三大名樓現存的只有岳陽樓是真正的古蹟,而黃鶴樓和滕王閣都是「現代建築」,尤其被人們熱烈討論的就是樓內裝有現代化電梯。

被古人寫詩讚頌最多的應該就是武漢黃鶴樓了,僅詩仙李白就為黃鶴樓寫過好幾首詩歌,不過最著名的還是那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孟浩然、廣陵,一個名樓,一個大詩人,一個古城,這首詩想不名留青史都難!

可以和李白詩媲美的就屬崔顥的《黃鶴樓》了: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顥這首七律在意境上甚至超過了李白,是一首弔古懷鄉的千古佳作,描寫了站在黃鶴樓上眼前呈現出的美景,煙波浩渺的長江,綠草茵茵的鸚鵡洲,猶如一幅絕美的風景畫。

從古詩中可以看出唐代的黃鶴樓就在長江邊上,而我們現在看到的黃鶴樓離長江還有一段距離,那是因為上世紀五十年代修建武漢長江大橋時將清代建造的黃鶴樓拆了,這張老照片是清末黃鶴樓留存下來的唯一一張,可以看出樓的位置和建築風格,現在的黃鶴樓就是參考這座樓的外觀建造的。


古代黃鶴樓所在的位置在今天武漢長江大橋東邊橋頭堡的地方,這裡古時被稱為黃鵠磯,後來叫蛇山,長江大橋連接東岸的蛇山和西岸的龜山。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的公元223年,東吳孫權為了軍事需要在長江邊建造夏口古城,黃鶴樓是古城西南角的瞭望哨樓,此後歷代屢毀屢建,一直到清光緒十年(1884年),山下民房失火,黃鶴樓也被焚毀。


古代最後一座黃鶴樓建於二十世紀初的1907年,清末名臣張之洞的學生為了紀念他在湖北執政18年,在黃鶴樓原址上重建樓閣,命名為奧略樓,這座樓存在了四十八年,1955年為武漢長江大橋讓位,1985年,在蛇山最高處建造了現代化的這座黃鶴樓,相當於黃鶴樓被向東移了一公里,這便是這座歷史文化名樓的千年傳奇。


這次過年回家經過武漢,第一次來武漢,當然要先到黃鶴樓打卡。現在以黃鶴樓為中心,將整座蛇山建成了黃鶴樓公園,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叫蛇山是因為這座小山的形狀像一個蛇頭,黃鶴樓位於最高處,登上樓頂可以360度俯瞰武漢全景,武漢長江大橋威武壯觀,長江蜿蜒流淌。景區門票70元,你覺得貴嗎?


以前只是聽說黃鶴樓內裝有電梯,本來還想體驗一下的,可是進來後發現入口處有一個公告,電梯只允許70歲以上的老人和下肢殘疾人乘坐,不符合條件的遊客只能爬樓梯,有點遺憾,不過這樣也好,既節約了能源,遊客還可以鍛鍊身體,而且黃鶴樓也不算很高,幾分鐘就上去了,一般人步行都沒問題,你覺得呢?


雖然黃鶴樓不是古蹟,但它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意義是值得我們永遠傳承的,是文物還是現代建築已經不重要了,你說呢?

你來過武漢嗎?登過黃鶴樓嗎?你覺得樓內裝電梯有必要嗎?歡迎留言。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行者老張

【作者簡介】:行者老張,旅遊愛好者,當代徐霞客,用腳步丈量地球,隨時分享旅途見聞。歡迎關注、點贊、評論,不吝賜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SWIsG8B8wMrh2LiPBl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