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粗心害了娃!奶瓶該戒還得戒

2019-12-27   有福媽媽

前幾天聽到一個媽媽抱怨:哎!娃11個月了。最近開始教他用吸管杯喝水,死命反抗!用小量杯喝水,反抗!又買了鴨嘴杯,還是反抗!除了硬灌進去,娃不接受任何除了奶瓶之外的容器!當然了,用奶瓶裝水也不喝!更別提怎麼給他戒掉奶瓶了!每天都被他氣死,啊啊啊啊!!!他也不是完全依賴奶瓶,安撫奶嘴也喜歡用。就是不用杯子啊啊啊

今天福媽就聊聊「奶瓶喂養」的那些事兒。


為什麼戒奶瓶、用杯子?

為什麼戒奶瓶?


1. 齲齒風險

很多寶寶習慣用奶瓶喝睡前奶,甚至含著奶嘴睡覺,此外,偏愛奶瓶的寶寶還習慣用奶瓶喝所有飲品,可能還會裝果汁等,長時間飲用又不及時清潔的話,有齲齒風險。


記得很久以前還有一個聳人聽聞的「寶寶門牙被剪短」的謠言,其實就是因為寶寶習慣性奶瓶含睡,導致的門牙齲齒,簡稱「奶瓶齲」。


2. 發胖風險
寶寶依賴奶瓶,一方面是習慣,還有一方面是覺得奶瓶喝奶「方便、量大」(這個道理和寶寶習慣奶瓶後不認乳頭有些類似),這種情況下會造成一些寶寶的過度飲用,容易不知不覺吃了更多的奶,從而引起肥胖。

3. 影響口腔發育

其實,奶瓶對於口腔功能的影響還是有爭議的。人體口腔的功能主要有咀嚼、吞咽、語言等功能,吮吸雖然是最早出現的口腔功能,但多在長大的過程中逐漸退化,這也就是很多成人反而用不好奶瓶奶嘴的原因。

但寶寶如果一天中很多時候都會含著奶瓶,並影響到自主進食,口腔肌肉無法得到鍛鍊,會妨礙寶寶學習說話,導致說話含混不清。


奶瓶吃奶容易導致孩子非營養性吮吸需求增加,長期的非營養性吮吸會影響口腔的功能和形態。


為什麼用杯子?

學會用杯子喝水、喝奶,寶寶將獲益多多。

1.對身體發育有好處

使用杯子時,寶寶的眼、手、口協調能力得到了鍛鍊,同時還能提高寶寶的吞咽能力。

2.為良好的入睡習慣做準備

寶寶長期使用奶瓶,把奶瓶當作精神依賴,影響獨自入睡和戒除夜奶,而使用杯子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3.降低患齲齒的風險

寶寶使用杯子時必須端坐拿著水杯,躺著喝奶的習慣自然消失,患齲齒的風險也變小。


什麼時候開始戒奶瓶、用杯子?

0~2歲寶寶喝奶工具的演變


出生:不要馬上用奶瓶

媽媽親喂2~3周後,嘗試讓寶寶用奶瓶喝奶。如果媽媽一直親喂,可以跳過奶瓶喂養,寶寶6個月後直接用杯子。

6個月:使用鴨嘴杯

6個月是引入杯子的最佳時期。鴨嘴杯的形狀和奶嘴接近,寶寶更容易接受。

12個月:使用吸管杯

1歲是戒除奶瓶的最佳時期。寶寶開始用吸管杯,從軟管吸管杯過渡到硬管吸管杯。

18個月:完全戒掉奶瓶

寶寶一歲半以後要完全戒掉奶瓶,逐漸過渡為用吸管杯或敞口杯喝奶、喝水。

24個月:開始使用敞口杯

2歲開始學習使用敞口杯。因為長時間使用吸管杯,可能造成牙齒咬合不正等問題。

除了寶寶月齡,具體什麼時候引入杯子,還要看寶寶是否有這3個小動作。


  • 喝奶時眼睛到處看;
  • 嘴裡咬著奶頭,但不吮吸;
  • 喂奶未結束就試圖從媽媽大腿上滑下來。


怎麼幫助寶寶科學戒除奶瓶?


杯子的「三部曲」


1.按照寶寶的喜好挑選杯子。


讓寶寶挑選自己喜歡的杯子,或購買帶有寶寶喜愛動畫片角色的杯子。

還可以在杯子口沾一點兒奶或微甜的水果汁,讓寶寶對水杯產生興趣。

2.逐漸讓寶寶熟悉杯子,混個臉熟。


寶寶6個月開始就引入杯子,這時不是讓寶寶戒掉奶瓶,而是讓寶寶接受杯子。


不要形成奶瓶喝奶、杯子喝水的固定模式,應該慢慢將奶放進杯子裡,讓寶寶意識到:奶瓶不是唯一的喝奶工具。


3.教會寶寶使用杯子,減少奶瓶使用的次數。


家長先用杯子大口喝水,甚至可以發出「咕咚咕咚」的聲音,鼓勵寶寶嘗試。


只要寶寶學會了熟練使用杯子,接下來就可以慢慢引導寶寶戒掉奶瓶。


家長放平心態

寶寶從開始學習使用杯子到完全戒掉奶瓶,大概需要半年到一年時間,家長不要過於焦慮。

遵從「中午-早上-晚上」的順序。先從寶寶情緒最好的中午開始使用杯子,然後試著早上這樣做,最後晚上做出改變。


改變寶寶的睡眠習慣

如果寶寶形成了抱著奶瓶睡覺的習慣,那家長可以將喝奶的時間提前,刷完牙後用其他安撫方式代替奶瓶哄睡,比如讀繪本、聽音樂。


寶寶戒不掉奶瓶怎麼辦?


如果戒奶瓶嚴重影響了寶寶的睡眠時間和質量,甚至使寶寶的情緒異常低落,建議家長給寶寶一段緩和的時間。

除了喝奶後及時刷牙,家長還要控制寶寶使用奶瓶的時間,同時控制寶寶每天的奶量,將長期使用奶瓶的傷害降到最低。


養娃育兒不要生搬硬套前人經驗,家長要學會隨機應變,選擇對寶寶最好的方式方法。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敬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