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市場重心將指向科創板,為何說投資者要積極關注和參與科創板的重大機會?| 蔣衍看盤

2019-07-19     第一財經廣播

今天盤面也如之前的預期迎來了「科創板紅」(之前分析過最後一天左右大盤會拉升),但幾天內大盤整體的表現都較無力。今天證券和房地產(有資金博周末降准或降息)無疑起了很多作用,當然,保險,銀行也都貢獻了自己的一部分力量。這些大傢伙把指數撐起來。

但是沒有很好的題材填充,午後科創對標異軍突起,但真正上板的其實很少,因此下周科創正式開閘後,主板中的對標股反而要小心些,下周開始真正的市場方向將指向科創板。

目前有許多朋友希望我解讀下科創板投資的機會,今天我就拿一些重點來分析下:

科創板首批企業將在下周一正式在上交所上市。目前已經有許多公司發布了上市公告。綜合來看,科創板首批25家企業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在這其中信息技術行業的公司數量達13家,而且根據公司發布的業績情況來看2018年營業收入大多集中在2-5億元且全部實現盈利。這次25家總共募集資金達到370億元,其中募集金額在6-10億元之間的企業數量最多,占比43%左右。

從這些公司發布的盈利情況來看,盈利規模和業績增速中位數都要高於創業板,所以未來大機率真正的高科技公司會誕生在科創板,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認為如果有條件參與的投資者一定要開通參與科創板的原因。

從盈利規模來看,首批科創板企業中歸母凈利潤在5億元以上、1-5億元、0.5-1億元區間的公司占比分別為8%、44%和 44%,很明顯這組數據也遠遠高於創業板,此外從增速來看,25家企業2018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速中位數為40%,也高於創業板企業的營收增速中位數16%,另外歸母凈利潤增速中位數為67%,這個最為重要的數據也大大高於創業板歸母凈利潤增速中位數1.94%(雖說為上市做準備之前業績普遍都好,但目前和創業板比實在是一個天一個地)。所以你心裡一定要清楚首批科創板企業的盈利規模和業績增速中位數都遠遠高於創業板,體現更好的盈利能力和成長性。

另外還有一個方向是大家比較容易忽視的,目前9家企業在發行中引入了保薦機構以外的戰略投資者(這點很關鍵)。其中我看了下員工專項資管計劃出現次數較多,這就表明這些企業的管理層和核心員工對公司發展前景有較強的信心。比如瀾起科技與中國通號戰略配售股份占發行新股比例高達30%,而且還引入了具有戰略合作關係或長期合作願景的產業投資者來加強與上下游的合作關係。

由於戰略投資者不參與詢價過程並以發行價入股而且鎖定一定的期限,具有更高的投資風險,引入戰略投資者表明公司的基本面獲得產業投資者的認可。作為我們投資者更應該關注那些具有較高行業壁壘、競爭優勢明顯的細分領域龍頭(特別是前面提到的研發高投入的公司)如瀾起科技、心脈醫療、中微公司等待。

作者:蔣衍

編輯:李昂

監製:王俊稷

聲明:本文系「第一財經廣播」微信公眾號獨家內容,轉載前請聯繫後台授權。本文涉及個股僅做參考,不推薦買賣,不對個人收益負責。

「第一財經廣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uWuC2wBmyVoG_1ZLBd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