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兒童康復醫學科 黃寒
經歷了4個多月的疫情長假,「神獸」們終於開學啦!疫情期間,家長化身為大廚,每天嘗試製作不同的美食來安撫被困的「神獸」,缺乏鍛鍊,每天網課相伴,以至於開學後便出現了諸多的問題。
開學後,家長們除了反應孩子視力問題,還有說的最多的就是「變胖」的問題。比如孩子這幾個月長胖將近十斤,孩子肚皮上大腿上有「紫紋」,孩子脖子、腋窩皮膚發黑等等。導致這些現象的原因就是吃得多、動得少,以至於出現代謝方面的問題,進而出現了肥胖。
現在已經不是以胖為美的時代,胖也不等於壯實,別人也不會因為孩子胖嘟嘟就說你家裡條件好。相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肥胖是一種病。並開啟了科學養娃的時代。
肥胖都會導致哪些問題呢?比如,代謝紊亂:血糖、膽固醇、甘油三酯等水平升高,並發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痛風等疾病。文章開頭所說的頸部、腋窩出現皮膚變黑,就是黑棘皮,糖尿病的前期徵兆。肥胖者也會出現心肺功能下降,體適能下降,孩子運動量跟不上的惡性循環。長期的運動缺乏會導致動作不協調,軟組織易拉傷等。體內脂肪過多,耗氧量增加,孩子無精打采,上課易走神,造成成績下降。與成人不同的是,肥胖的孩子可出現性早熟,最終身高可能低於正常兒童。也會因為身體上的肥胖遭受同學們的異樣眼光,從而造成心理障礙,影響性格的養成。
怎樣來判斷孩子胖瘦問題呢,我們通常根據BMI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kg/m2。
在確定孩子屬於肥胖人群後,我們該怎樣減肥呢?減肥不等於吃素,也不是不吃主食,也不是不吃晚餐,家長應該科學、健康地幫孩子減肥。
1、培養孩子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從小培養孩子定時進餐,一日三餐,課間不要加餐,不要讓孩子吃零食或垃圾食品,鼓勵按時吃正餐。愛吃零嘴或不吃早餐的孩子,媽媽特別注意,趕快改掉壞習慣。不吃早餐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在進餐的過程中,進食量、進食品種、進食頻率、進食速度及進食環境不合理也會導致兒童肥胖。其中,進食速度過快是重要的促進肥胖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
因此,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規律的飲食、改善飲食結構、增加食物的多樣性;減少高熱量和低營養食物攝入,增加膳食纖維、蔬菜、水果的攝入;避免邊看電視邊吃零食;可將脂肪相對含量較多的食物和動物性蛋白安排在早餐和午餐吃,晚餐以清淡為主;避免睡前加餐,改變偏食、挑食,吃甜食、零食,睡前吃點心和飯後立即睡覺等習慣。
2、在控制飲食的基礎上,增加體力活動,給孩子玩耍的時間和空間,幼童也不要關在室內,有條件就到戶外活動,可帶稍大孩子一起晨練,放手讓孩子去參加小朋友的群體遊戲,從小培養勞動習慣,鼓勵做家務活,限制看電視的時間,培養多種娛樂活動興趣,幫助孩子養成樂觀情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有規律的作息時間等。同時,家長應積極參與其中,以激發兒童的運動興趣。
運動應遵循三大原則,即運動方式、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
(1)運動的方式應以有氧運動為主,如:健步走、慢跑、騎自行車、游泳、太極拳等,避免劇烈運動。
(2)運動強度應為中等強度,即運動後達到個人心率的75%,一般以運動時脈搏達到140~160次/分左右比較合適。運動處方的重點是延長每次運動時間,而不是追求高強度的運動。避免運動疲勞,以運動後有微汗,休息10分鐘後心率恢復正常為宜。 注意:孩子生病,身體不適時可停止運動。
(3)運動時間,每次至少30分鐘,每周3~5次,另外,運動的時間最好在晚上或下午。
3、拒絕滋補保健品,有些父母以為滋補保健品肯定可以幫助孩子生長發育,然而反受其害,不僅發生了肥胖,還出現了性早熟。
4、兒童減肥最忌急於求成:兒童減肥應該稱為體重控制,即肥胖兒童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保持身高的正常增長,體重不增加或緩慢增加,逐漸使體重與身高相適應,而不是盲目地減去體重,否則會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
研究表明,合理的飲食加運動對體質量的長期控制更為有效。因此,家長和小朋友們,快快行動!和肉肉說拜拜,讓我們健康起來吧!
兒童康復醫學科是河南省「小兒腦癱康復治療培訓基地」,「自閉症兒童搶救性救助治療培訓基地」和「智力障礙兒童康復治療培訓基地」,是我省率先開展醫教結合治療自閉症的定點醫療機構,是河南省殘疾人聯合會兒童行為矯正中心,承擔碩士及本專科生的教學與實習指導,全省康復治療師、中小學教師、鄭州市幼師的培訓,全省留守兒童特殊教育等教學任務,是集診斷、評估、訓練、救助治療為一體的康復機構。現有2個病區1個中心,分別是小兒神經康復病區、兒童重症康復病區及鄭州大學兒童自閉症中心,開放床位300餘張。醫務團隊近100人,碩士生導師6人,博士3人,其中留美歸國博士後1人,香港理工大兒童康復治療博士1人,碩士20餘人,專業康復治療師60人。在研科研項目6項,其中國家自然基金1項,省科技廳2項,省教育廳3項。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每年接收100餘名省內外康復人員進修和培訓。與美國、日本、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康復機構建立長期交流合作關係,是美國DJO中國鄭州康復臨床培訓基地。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