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的農家子女,過年都願意回農村麼?請您說說心裡話

2020-01-10     回村歇歇

親!請點下右上「關注」,我們一起聊農村事,說農民話,好麼?

今天是臘月十六日,「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年來到,」村裡看見了年輕人,這些年輕人多是村裡考上大學,在城市上大學的年輕人放寒假了。

這些正在上大學的孩子,因為學費生活費等等還要靠村裡的父母為其「輸血」,這群年輕人就像飄在城市上空的風箏,村裡的父母還牽著放風箏的線。

可是,從農村考上大學,在城市找到工作已經朝九晚五上班的人群,他們要等到公司放假,除夕了才能選擇回村過年與否。

這部分農家子弟被稱為北漂上漂廣漂深漂,總之在北京打拚的「北漂」成為了這個時代對這群人的總稱或者叫代稱。北漂(泛指通過考上大學在城市工作的農家子弟)大概分為兩個群體:

一是,雖然貸款在城市買了房子,也結婚或者有女朋友了,但舉目無親。

二是,在城市工作,沒有貸款買房,結婚了或者有女朋友還沒女朋友。


不管是第一類還是第二類農家子女在城市漂著,雖然就像沒有根基的浮萍,但多數孩子都不願意回農村老家過年了。不願意回農村老家過年並不是說他們就不孝順農村的父母了。不回村過年跟孝順無關。

在農村的父母,咱們也要換位思考一下,不要一過年,就電話催逼在城市漂著的子女趕快回來團聚。把兒養大幹什麼?不是讓兒女像出飛的鳥一樣,飛得越高越遠越好麼?難道你還是養兒防老的觀念不改?

在城市漂著的農村子女不願回農村老家過年,大致是因為如下原因吧!


一是、春節假期短,來回折騰實在是太累

春節過年這個中國人特有的起源於農業文明的節日。現在工業文明信息文明的社會了,人們工作生活習慣已經大大的改變了。跳出農門在城市打拚的農家子弟,再不是跟著日出日落農閒農忙生活工作了。他們也被裝在了城市的鋼筋水泥籠子裡,按時按點為資本家去創造效益,這叫上班。

每到春節,短短的幾天假期,路上來回折騰,回到村裡本來應該休假的,可是,作為從村裡出去的佼佼者,七大姑八大姨家都得去拜年走走看看吧!其實,這過年回村幾天,比上班還累。這要不去跟七大姑八大姨拜年問候,就是父母不識禮數,咋教育的孩子?還大學生呢?這不是折騰孩子嘛!


二是、回村生活習慣不適應了

城市比農村各方面方便,這是不用說的,要不城市的房子那麼貴麼?還有農家子弟適應了城市有規律的生活工作,包括休息娛樂衛生習慣等等。回到老家農村覺得胳膊腿腳放哪兒都不是。

由於從上中學開始離開村裡,到上大學,到大學畢業在城市生活,說是農家子弟,其實早就成了城市人的思想,因為城鄉差別導致的文化差別,而父母還以為自己的兒子還是從前的「鐵蛋」「狗蛋」呢!


三是、不願意被親戚朋友刨根問底盤問

農村人習慣了「噓寒問暖 」的刨根問底。在村裡碰見鄰居,別說親戚族人了,都要問這在城市生活的咋樣呀?工作累不累呀!一個月掙多少錢呀!買房沒買車麼?領導對你好不好呢!

等等等等等,問的好仔細呀!面對關切的詢問是實話實話呢?還是敷衍了事?讓好不容易回村過節的孩子們好無奈呀!要是回答敷衍,就會被人戳脊樑,還會殃及父母「子不教父之過」。


四是、想趁春節放假去旅遊散心緩解一年來的工作壓力

在單位996工作了一年,想趁春節假期,到想去的地方旅遊一下,因為每一個人內心都有「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衝動,趁放假到自己想去的目的地放鬆自我,緩解一下一年來的工作壓力。

因此,俺建議,在村裡留守的父母們,不要強逼在城市漂著的子女回村過年了。一切要讓子女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現在信息這麼發達了,電話、音頻、視頻,已經做到了面對面了,何必非要再讓子女來回折騰呢!

如上,是俺這個在村裡留守的老農個人想法,在村裡的父母們,城漂的子女們,你們怎麼看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_byoG8BUQOea5OwQG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