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消炎藥,很多家長都會和抗生素混淆。
生活中常見的藥品,如:阿莫西林、頭孢、氧氟沙星、阿奇黴素、紅黴素等。
這些藥品哪些是抗生素,哪些是消炎藥,家長能分清嗎?
其實,上述這些藥品都是抗生素,而且很多家長都在給孩子吃!把抗生素作為消炎藥,就是藥物的濫用!
消炎藥通常用於因病毒、真菌、過敏、外傷等原因引發的炎症。而炎症通常表現為紅、腫、熱、痛,有時會出現發熱等全身反應。消炎藥就是消除上述症狀的藥物。
消炎藥有兩類,一類是我們常說的激素,如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這類藥品名字最後都有一個「松」字,很容易分辨出來。一般來說,這類藥物需要到醫院,憑處方拿藥,平時自己在藥店是買不到的。
另一類是非甾體類抗炎藥,如布洛芬(美林)、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等。這類藥物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其中的布洛芬(美林)和阿司匹林可以自行去藥店購買。
上面講到,消炎藥只能消除"紅、腫、熱、痛"這些症狀,但是症狀不是疾病,所以,消炎藥是不能治療疾病的。
消炎藥中的非甾體類抗炎藥,是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從而能起到解熱鎮痛抗炎的作用。不會讓人產生耐藥性、依賴性和成癮性。
消炎藥不需要按療程服用,當孩子出現不適症狀時,可以隨時用藥,症狀緩解後,可以立即停藥。
通俗點來說,消炎藥有消炎、消腫、退燒、止痛的作用。
消炎藥可以緩解頭疼、牙痛、原發性痛經、肩痛、普通感冒以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
所以,如果孩子感冒了或者發燒了,家長可以用消炎藥來緩解孩子的不適。
以兒童常用的布洛芬(美林)來舉例:
孩子有感冒症狀,但不發燒時,可以用布洛芬(美林)止疼消炎;
孩子發低燒時,布洛芬(美林)可以解除因低燒而產生的肌肉、骨骼酸痛;
孩子發高燒時,布洛芬(美林)可以退燒。
抗生素主要用來抑制或殺滅各類微生物,如細菌、真菌、非典型病原菌等,從而達到控制或消除感染的作用。
抗生素類藥物的名字比較有規律,通過藥品名字中的前綴或者後綴就可以分辨:
頭孢XX、X黴素、XX西林、XX沙星、X硝唑、X環素、XX培南、XX磺胺
如果家長實在記不住,還有個更簡單的辦法,凡是說明書上寫著:
【適用於XX菌、XX菌引起感染】或者【對XX細菌有較好的抗菌作用】
這類的藥物就是抗生素了。
對消炎藥和是抗生素有了一定的了解後,不難看出兩者並不是同一類藥物,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人把抗生素誤認成消炎藥呢?
大部分是因為抗生素起到間接消炎的作用。家長用完抗生素後,發現孩子感冒好了,身體里的炎症也消了,就錯誤的認為這是消炎藥了。
其實,是抗生素把致病的細菌殺滅了,因細菌而造成的感染也會慢慢減退,從而達到間接消炎的作用。
錯誤的使用抗生素,不僅對病情無益,還會導致細菌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等到未來感染了疾病,需要用抗生素進行治療的時候,很有可能會面臨無藥可用的尷尬境地。
當孩子感冒程度較輕,病程較短(通常在1周左右)的時候,可以多飲水,適當休息,不必使用抗生素。
當孩子感冒程度重,持續一周以上沒有得到改善,出現高熱、白細胞升高、化膿性或非化膿性併發症時,一般會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1、不亂用藥
抗生素容易引起毒副作用,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才可以使用。所以,家長不要憑經驗給孩子亂用藥。
2、不隨意停藥
抗生素和消炎藥不同,必須吃滿一定的療程才能發揮效果,家長如果隨意停藥很可能會達不到治療的效果,所以即使孩子病情痊癒了,也要按療程把藥吃完。
3、不主動、不拒絕,才最負責
孩子生病時,不主要要求醫生使用抗生素;
孩子病情需要時,不拒絕醫生開具的抗生素;
這才是作為家長對孩子最大的負責。
我是好唄唄的妙爸,也是兩個寶寶的爸爸,好唄唄有100多位專家,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和焦慮。
關注「好唄唄育兒」,每天給你育兒乾貨!
聲明: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IC photo」或「圖蟲創意」,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公司、組織、個人未經IC photo或圖蟲創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