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怎麼會有這麼好(hào)吃的城市

2019-08-24   武漢三鎮吃喝玩樂

作為吃貨,不去一次成都說不過去。

這是一個鮮有的,去過的每個人都會給出好評的城市。

一座地處西南的偏遠省會,遠離政治中心,不沿海,不與其他城市抱團,卻擁有超高人氣,永遠占據各大旅遊網站熱門目的地前5:


有一個「天府之國」的霸氣稱呼;


粗略統計有約200多種小吃


這裡有滿街的美女


麻將


還有會賣萌的大熊貓……




總之,去成都的街頭走一走,每一個理由都充足。這次的理由很簡單:為了滿大街的涼粉燒白火鍋冰粉糍粑蛋烘糕串串肥腸……於是有了這篇文章。

現在開始,給大家呈上最成都的三日游。




01

成都初印象


到成都下了飛機第一印象,到處都是大熊貓。

出了機場,路兩旁豎著一排標語:「成都,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言語中透露出氣定神閒的自信勁兒。三天後,同行的攝影師差點提了離職,說要留在這座城市。

成都雖不沿海,卻有山,兩山夾一平原是成都的基本地理格局,這是個全世界唯一能在市區里見到海拔6000米以上雪峰的千萬級人口的城市。


「一生痴絕處,錦官城裡望雪山。」


天府之國千百年來自帶一股安逸與從容的氣質,雪山在那驚艷著,城裡邊煙火氣飄著,一座有靈魂的城市。

到了成都的正事兒還是尋覓美食,都說川菜百菜百味,這次算是對成都百味有了初步的認識,從早吃到晚還是意猶未盡,去掉那些名不副實的店,遠離寬窄巷子、錦里這些宛如戶部巷的存在的地方,最後剩下來這些被成都人認可的美食清單,你得保存一份。

02

成都人吃什麼



PART1:火鍋、串串類


之前去過重慶,對重慶火鍋的辣記憶猶新。去了一趟成都,發現川渝火鍋確實各有特色,簡單來說,天府之國的火鍋更加包容萬象,火鍋品類和食材尤其豐富,所以此行找到了一些本地更有特色的火鍋,不為追求辣和環境,只為質樸的口味。


食坊居牛雜火鍋

人均消費:65元

地址:成都武侯區紅牌樓北街30號附3號

注意:這家只收現金


在滿大街都是火鍋串串的成都,我們選擇的第一頓,叫食坊居牛雜火鍋。

38°的夏天,沒有空調,環境簡陋,沒服務可言,只收現金,一家任性的蒼蠅館子,然而還排不上隊。


好不容易坐進去,還沒想好點什麼,服務員就把鍋底給端上來了,還有幾盤贈送的配菜(一份牛雜,四份素菜),從上桌到菜下鍋,整個過程行雲流水,我還沒反應過來,牛雜已經在鍋里煮上了。


菜品價格是真便宜



看上去熱氣騰騰的一鍋紅油,實際上味道並不算特別辣,如果你愛吃辣,建議選擇「原湯碟」,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牛雜很新鮮,蘸著醬吃很香;嫩牛肉是真的嫩,吃完了還在鍋里撈一遍;牛肚燙好趕緊吃,牛筋倒是可以多煮上一會,等到入口即化,就可以慢慢享用了。


一定要提醒一下,這家只收現金,因為怕現金不夠的我們都不敢多點菜,幸好有送的菜夠吃,當然本身價格也不貴。第二就是不要穿喜歡的衣服去吃,吃完一身味道還特持久。對了,門口有賣冰粉的小推車,吃到後面覺得辣了就來一碗冰粉吧。(後面冰粉這道美食頻繁出現在我們之後的每一餐里。)


飄香火鍋

地址:武侯區玉林西路白雲巷口

人均:80元


這家火鍋開在老城區的路邊,門頭也透露出一種好吃但低調的氣質,據說是成都三代人的回憶了,開了多年的老品牌。環境還算乾淨整潔,不過跟寬敞明亮還有點距離,難得的是有空調,服務也比較熱情(發現上菜速度快是成都美食普遍具備的一種美德)。


鍋底是牛油的,紅彤彤一片看著很嚇人,吃貨君迫於生存壓力點了鴛鴦鍋,實際上筷子只想沾紅鍋,好在這味道不是那種赤裸裸的辛辣,鍋底味道濃厚,屬於越吃越香的那種。

菜品種類很多,除了毛肚、鴨腸、麻辣牛肉這些火鍋必備選項之外,我們嘗試了兔腰和鱔魚這些不常見的品種,兔腰是成串的,燙熟後一口一個,很鮮嫩。


鱔魚看上去賣相不太好,往紅鍋里燙一遍,不用蘸調料都很鮮美,很像之前吃過的一家鱔魚面里的味道。

最後還是要夸一下麻辣牛肉和毛肚,味道沒得說。提醒一句,還是不要穿得太講究,飄香火鍋留香持久,吃完一身火鍋味是避免不了的。


對了,這家店對面就是趙雷唱的《成都》裡面的那家小酒館,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打卡。

劉嬢串串

人均:40元

地址:青羊區太升南路282號附3號民居

注意:老闆只在中午開張,晚上和周日休息。需要提前預約


這家店是此行最難吃到的一家。首先要提前打電話預約,起碼提前個一兩周吧,定時定量,而且只在中午營業,晚上和周日要休息,不過不用擔心,老闆非常和善有禮貌。我們去的時候,老闆說再營業一天,就要關門休息了,一直到9月後才開。


從這個門邁進去,路過一片蔥綠


這家店,除了預約比較麻煩之外,其他沒有讓人能拒絕的理由。

店的位置在一個很深的民居里,門口很容易錯過。這是老闆祖輩留下的四合院,老闆劉饢(大家都這樣喊)在這裡做串串也有20多年了。院子裡綠樹磚地朱門青牆,頗有庭院深深的意境。推門而入,三五桌人正在熱火朝天地吃串串,如果是冬天下點雪,吃著串串喝著酒,更有滋味。


這家串串只有干辣椒碟,味道香辣,葷菜預約時就定好,雞心牛肉一定要點,素菜可以現場點,味道整體偏清淡,菜品新鮮,都用牛油底料煮過,吃起來很香,但不油膩。價格也便宜,主要還是這環境獨特,值得一品。


另外推薦:


青年火鍋

地址:武侯區玉林白雲街2號附6號

時間:09:00-23:00


砂鍋老火鍋

地址:青羊區 錦里西路74號

時間:11:30-14:00 16:00-01:00


樂山鮮知味缽缽雞

地址:青羊區草堂北路16號附18號

時間:11:30-23:30


PART2:小吃類


尋覓小吃是我最喜歡的環節,可以去到不同的位置嘗到不同類型的美味,看到不一樣的風景。據資料統計:四川的小吃目前有500多種,其中有名的就有200多種,絕大部分都能夠在成都吃到。

冰粉,蛋烘糕,鍾水餃,兔頭,抄手,擔擔麵,甜水麵,春陽水餃,軍屯鍋盔,葉兒耙,蒸蒸糕,豆花,跳水蛙,肥腸雞,肥腸魚,缽缽雞,洋芋花兒,乾巴牛肉……各種好吃不貴,現在細數起來都流口水,到這裡就忍不住感嘆,成都真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成都的小吃還非常重視「產權」,看多了就能發現很多小吃都冠以創始者的姓,像鍾水餃、張涼粉、龍抄手、韓包子、譚豆花……想知道創始人是哪家的,看名字就知道了。


如果時間夠的話,就按著下面的推薦嘗一嘗成都的小吃:

甘記肥腸粉

地址:金牛區馬鞍北路18號

營業時間:7:30-20:00


開了二三十年的老店,是北門肥腸粉的代表,謝霆鋒和張靚穎曾來過這家店錄製《十二道鋒味》,讓這家老店成了網紅。

門口收錢的老闆娘燙著大卷,頗有《功夫》里包租婆的氣勢,店員個個是打著赤膊的大漢,話不多做事利落,像極了江湖中大俠愛去的小店。店裡自然沒什麼服務可言,找老闆娘點單,發一雙筷子,拿著筷子取粉,端了粉自己去找位置坐就ok了,綠桌藍椅,又像回到了老式食堂。



一碗肥腸粉,紅油做底(也可以點白味,但那顏色看著實在是寡淡,還是紅味賣相誘人,拍照發朋友圈都能多幾個贊),可以另加一份冒節子,也就是豬小腸,放心,處理得很乾凈,毫無腥味。粉是店家自製的木薯粉,入口軟糯,不是我愛吃的那種筋道的,但也別有風味。


隆重推薦一下店門口的軍屯鍋盔,你必須要買一個,牛肉的、豬肉的都行,可以泡進粉里吃,咬一口,香酥化渣,肉香四溢,非常滿足。


葉記涼粉

地址:成都成華區雙林北支路新華公園後門對面

時間:08:00-02:00


在成都的幾天,吃涼粉成了每天的固定日程之一。

推薦這家葉記,主要是因為品種多,味道也不錯,據說是計程車師傅吃宵夜的地方。在這裡可以吃到甜水麵、白涼粉,還有川北涼粉、旋子涼粉、雞絲涼麵、肺片鍋盔、宮廷春卷等,還有缽缽雞,一次可以嘗到不同的成都味道。



第一個推薦甜水麵,很喜歡這個嚼勁,配上濃郁的醬料,不算辣,微甜,特別香,面吃起來也順口。

涼粉有白涼粉和黃涼粉兩種。點的白涼粉,酸酸辣辣很適合夏天。試著點了一碗雞雜米線,味道也不錯。(感覺成都的粉面隨便一家味道都不錯,麵條都分了1兩2兩3兩三種價位,非常貼心。)



還有一元一串的缽缽雞,特適合愛嘗鮮的人,隨便吃吃還是不錯的。


賀記蛋烘糕

地址:青羊區 人民公園 文廟西街1號附8號

來成都之前,我生命里還沒有出現過蛋烘糕這個東西,為此特意找到了賀記的老店,我不允許第一次吃就不夠正宗。這家蛋烘糕的味道有很多種,很想一次把每樣都點來嘗嘗。



經過一番心理掙扎,點了奶油肉鬆麻辣牛肉兩種最熱門的,奶油的甜而不膩,麻辣牛肉的咸甜平衡之下味道更特別。最後,非常想擁有蛋烘糕的皮,外脆里軟,帶著奶香味,像極了小時候的蛋糕味道,果然到了年齡就喜歡懷舊。


嚴太婆鍋魁

地址:青羊區 人民中路三段19號(地鐵:文殊院K出口)


這是一家從本地人愛吃到外地人紛紛排隊嚇退本地人的店。也讓我見識了成都人對涼粉的熱愛:連鍋盔都是涼粉餡,也讓我認識到成都人對吃的智慧和創新精神。


小小的門店隊伍排得很長,鍋盔都是現做的,飄著香味太誘人,恨不得前面排隊的人少買幾個。涼粉鍋盔就是把調好的涼粉放入鍋盔里,拿到手上還熱氣騰騰,吃到嘴裡冷熱交融,涼粉滑爽,鍋盔香酥,這個組合還是很特別的。



另外推薦三絲的,跟涼粉的有異曲同工之妙,三絲拌得很香,沒吃過的可以去打個卡。

吳氏蹄花

地址:武侯區紅瓦寺街共和路3號附11號

時間:16:30-2:00


主打蹄花和燒烤的一家小店,下午去的時候人不算多,老闆是一個很有親和力的阿姨,地址是在川大小北門外,樣子看上去也是學生時代的小店,簡單又樸實。


必點的雪豆蹄花,端上來湯底呈自然的乳白色,看得出的濃郁,雪豆剛剛開花,一大塊蹄花,皮吃起來有糯糯的嚼勁,肉很軟嫩,老闆還貼心配備了小米椒蘸碟和香菜碟,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添加,很適合下雨天來一碗,配上店裡的黃金炒飯,一頓溫暖的飯。


燒烤的種類也很多,自己到柜子里挑選,配上店裡自製的梅子酒,很巴適。


洞子口張老二涼粉

地址:青羊區文殊院街39號


張老二是老字號,開了十幾年的樣子了,口碑在本地人口中褒貶不一,因為在文殊院,這家店的人氣很高,中肯來說味道還是不錯的。店不大,每天從早到晚都坐滿了人。雖然要排隊,不過店員手腳麻利,涼粉都是提前備好的,不用等太久,唯一的遺憾就是要等坐位,要像搶公交車座位一樣眼疾手快才行。



店裡的品種還比較多,主打涼粉和甜水麵,涼粉的種類很多,黃涼粉、白涼粉、豌豆涼粉、煮涼粉……都是小小一碗,多嘗幾樣沒負擔。


黃涼粉是第一次嘗試,跟白涼粉比,口感比較軟糯,紅油辣椒醬料看上去很開胃,不過不會辣,相比較而言,個人還是更喜歡爽滑的白涼粉。


甜水麵依然是討人喜歡的一碗,面的嚼勁和蘸料的香甜混合在一起,吃到後面有清香,希望武漢多開幾家賣甜水麵的。


老黃記手撕烤兔

地址:武侯區玉林街26號附19-21號


說實話,兔兔這麼可愛,我真的不該吃它,但是這家的手撕烤兔真的很誘人,等排上隊就只是想著,到底是買整兔還是買兔腿的問題了。



這家開了很多年的老字號,招牌就是手撕烤兔、麻辣兔頭和兔腿,全部都可以真空包裝帶回去送人。兔頭外面裹上碎花生,調料不是簡單的辣椒,是過了油的,非常香,吃起來香辣微麻,開啟你新世界的大門。


糖油果子


糖油果子是成都的小夥伴的童年記憶,這個小攤子是在路邊發現的,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你就能收穫很多甜甜的糖油果子。



其他小吃推薦


糖油果子

地址:錦江區武成大街市二醫院3號樓旁

陸記蛋烘糕

地址:金牛區內曹家巷工人村2棟


二娘雞爪爪

地址:青羊區寬窄巷子奎星樓街10號附1號


張麻辣

地址:錦江區春熙路三聖街12號

(適合買兔丁、特產)

王記肥腸粉

地址:青羊區青羊北路4號


鮮老頭豬肝面

地址:金牛區紅花南路36號


雙流老號蘸水肥腸

地址:雙流仁和路147號


西月城譚豆花·小譚豆花

地址:青羊區西大街86附13號


牛王廟怪味面(十二橋路總店)

地址:金牛區青羊宮12橋路1號

時間:07:00-20:30



PART3:正餐主食類


十一街蒼蠅館子

地址:武侯區致民路十一街5號

人均:28元


直接以蒼蠅館子命名的蒼蠅館子。首先這條街上氛圍很好,大中午到地方,先看到路兩排雨棚,下面坐滿了喝茶、吃飯、打牌的人,年輕的姑娘、頭髮花白的老人,吃飯的、打牌的各自悠然,忍不住感嘆:成都人好會生活。


十一街上都是老房子,這是老成都的居住環境,大概在這樣的地方吃飯,成都人早就見怪不怪,這樣的環境也孕育出以味為先的川菜,生長出的小店也更加注重味美價廉。


櫻桃肉、咸燒白、粉蒸牛肉三樣是必點的,再從隔壁小店叫兩碗涼粉,挑一個大樹的位置下,聽著麻將聲,這就開始融入成都人的生活了……


櫻桃肉也就是紅燒肉,切得小小的一塊,濃油赤醬,顏色很漂亮,不過吃多了會覺得有點膩。

咸燒白是必點的,在成都,燒白是個很值得吃的美味(在另一家我們還吃到了甜燒白),咸燒白做得很軟爛,薄香細膩,多吃幾片也不會膩,底下的芽菜很下飯。

最感人的是價格便宜,這一桌也就幾十塊錢,吃不完都覺得對不起老闆。

雨田飯店

地址:錦江區紅星路二段20號1層附9號

人均:42元


雨田飯店是成都有名的蒼蠅館子之一,能吃到正宗的川菜,門頭裝修都很普通(據說這家餐館以前是窩在巷子裡,現在環境已經是好多了),四方的桌子隨意擺了一屋,外地人本地人濟濟一堂,店員吆喝聲、食客說話聲充盈一室,非常熱鬧。


服務員很熱情爽朗,上菜速度也快,菜的分量也出乎意料得多(最後沒吃完,老闆很哀怨的嘆了好幾口氣)。


荷葉粉蒸肉,用荷葉包裹著一大片的五花肉,吃起來不會很咸,肉香爛,後味麻辣,吃個兩三片剛剛好,吃多了的話還是會覺得有點膩。


水煮牛肉、辣子雞、毛血旺、肝腰合炒,還有肥腸,口味普遍以麻、辣、甜為主,米飯一元一味任吃,口味說不上多麼驚艷,但確實是能吃得滿足。



PART4:宵夜(鬼飲食)


初聽到「鬼飲食」這個說法,忍不住浮想聯翩了一番,其實就是我們最愛的宵夜,在成都過去把那些三更半夜出現在街頭巷尾的飲食攤稱為「鬼飲食」,這名字聽來別有一番味道,悠悠閒閒的成都夜晚,因了宵夜而熱鬧生香,深夜睡不著人也有了最敦實的慰藉。

三哥田螺

地址:錦江區北書院街與育嬰堂街交叉口東行100米路北

營業時間:17:30-04:00


這家是成都鬼飲食界的老資格了,說到去三哥田螺,的士司機都說去對了地方。還未走近,先聞熱鬧聲,黑夜籠罩下,這條黑黢黢的巷子,因這一家店整條街都喧鬧沸騰起來,江湖氣十足。這家店,也是此行唯一讓我們見識到成都的「辣」的一家。


田螺、魚香蝦仁、火爆黃喉是一定要點的,每道菜上桌都是很大一盤,三盤占滿一整桌,不過不用擔心吃不完,除非你連辣椒也都吃下去(親測,店員小伙說不辣的辣椒,是真的辣)。


招牌香辣田螺是花紋海螺,有大小之分(建議還是點大的),還比較入味,每一顆肉都是飽滿的,就是吃起來有點麻煩。


火爆黃喉,黃喉很脆,很下飯的一道菜;魚香蝦仁是不那麼辣的一道,鮮鮮嫩嫩的蝦仁,濃濃帶甜的魚香味兒,隱約帶著一絲辣味。



每道菜都是色香味俱全,各種調料很捨得給,麻辣鮮香,推薦給重口味者。


老字號夜炒飯

地址:成都錦江區科華北路60號沸城SOHO一樓

時間:晚上8點半開始,通宵營業


有人說這是一碗你不吃就錯過全世界的炒飯,自然要去試試看。位置不太好找,跟著導航走到一個寫字樓的裡面,一個小小的單間,掛著炒飯的牌子,門口三兩桌,適合三更半夜需要飽肚子的人。



炒飯的品種很豐富,各種滷菜都可以按自己喜好加,來一碗獨一無二的炒飯。點了最經典的豬耳朵肥腸香腸炒飯,一個奇妙的組合,三種口感都不同,吃起來口感豐富,還有青紅辣椒點綴,炒飯粒粒分明但是不硬,是一碗合格的炒飯。


還有免費送的泡菜也不錯,很下飯。這家也有蹄花湯,喜歡喝湯的可以來一份。


其他鬼飲食推薦:


四川大學(望江校區)

自古學習門口出美食,川大望江校區,東西南北門外鬼飲食遍地,學校本身也值得去看一看。


石棉燒烤

人均:50元

地址:成都青羊區成飛大道552號


03

美食之外


去成都,景點少逛一兩個不要緊,但茶是一定要慢慢喝上一場的。


鶴鳴茶社

地址:青羊區祠堂街人民公園內

07:00-17:00


成都人會用喝茶教給你,虛度光陰的快樂。走進人民公園,鬱鬱蔥蔥的綠樹圍繞下,喝茶的人已各自選好了竹椅,半坐半趟,怎麼舒服怎麼來。學著當地人點上一盞茶,偷得浮生半日閒。



只需買一盞茶, 熱水壺給你,無限續。慢慢品茶看風景,或者叫位掏耳朵的師傅好好享受一番也可以。茶香縈繞,耳邊聽家長里短的話語,愜意二字不過如此。




其他喝茶地推薦:

大慈寺

地址:錦江區大慈寺路21號

時間:8:00-17:00

可賞花喝茶


文殊院

地址:文殊院街32號

時間:9:00-17:00

門票免費,素齋與茶都很有名氣


觀音閣老茶館

地址:彭鎮馬市壩街23附1號

時間:4:30-18:00

茶10元


除了喝茶,看看圓滾滾是第二心愿。特意早起去了一趟大熊貓基地。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地址:北三環熊貓大道1375號

時間:7:30-18:00

門票:55元


超高的人氣


門票可以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公眾號上提前購買,現場掃碼入園很方便。話不多說,直接看圖吧:


找到最佳休憩地的大熊貓




母愛泛濫的大熊貓


伸懶腰的大熊貓




還能看到剛出生不久的大熊貓




附贈小熊貓一張


除了吃之外,這個「天府之國」還充滿了很多驚喜,去過成都的人不一定會留下,但一定會留下美好的記憶。單單為了美食,我也推薦你去一趟。

你去過成都嗎?

對成都有什麼印象呢?

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分享。

主編 / 白廓

攝影 / Rave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