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動畫電影《三傻鬧地球》是孩子的天堂 亦是家長的學堂

2019-10-26     電影票友

讓外星人解決地球親子問題?令人捧腹的腦洞背後,童話的美好和現實的殘酷融為一體,所見引所思,所思逾所現。10月26日登陸國內院線的德國動畫電影《三傻鬧地球》。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三傻鬧地球》由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得主勞恩斯坦兄弟執導,不僅去年在波蘭首映後獲贊頗豐,今年亦成為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寵兒」,得到了專業電影人和大批家庭觀眾的雙重關注和認可。

細節滿分的「喪父式教育」,絕非危言聳聽

「Happy birthday to me!」

這是小主人公路易斯在自己生日當天,獨自坐在餐桌前,對著自己親手做的蛋糕,得到的唯一的生日祝福。和大多數單親家庭的孩子一樣,路易斯遠比其他小學生要獨立和成熟。他可以用自行車載著比自己還重的行李,歪歪斜斜地穿過大街小巷回家過周末;他也可以嫻熟地收拾家務、煮粉,甚至為自己烘焙精緻的生日蛋糕,只是如此懂事的孩子,卻就是等不來一句「happy birthday」。

影片中,路易斯負重踩著自行車,穿梭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上的瘦小身影,讓人意識到「危險」;回到家,為了不吵醒父親時的躡手躡腳,想要提醒父親為自己慶生時的花式旁敲側擊,以及擦拭全家福照片時,手上痴痴地停頓,讓人感覺滑稽又鼻酸;

聽到自己要被送去寄宿學校的消息,離開父親時的慌張失措,和絞盡腦汁的逃避,讓人倍感心疼。想必有很多人眼睛裡看著路易斯的同時,腦子裡也在不斷閃現著各種曾在真實生活中遇到的類似情況,也許當時的你還在感嘆甚至羨慕「別人家的孩子真能幹」,但看過电影後,你一定是在反思「那真的是他這個年紀應該承受的」的嗎?

路易斯的父親是位「科學怪人」,因長期痴迷於證明外星智慧生物的存在而鮮少與兒子溝通,忽略了對他的陪伴。這位父親在影片中的反應可能會讓一些被戳中痛處的家長自慚形穢,他們拒絕孩子的溝通,自顧展示著驕傲的研究成果,對孩子「一無所知」,都是對孩子「有效陪伴」的極大匱乏。

母親的早逝,確實讓路易斯提早學會生活,但父親的疏忽卻讓他不得不感受孤獨,片中展現的「喪父式教育」看似誇張,但實則每個細節都可以「對號入座」,絕不是過分解讀,危言聳聽。請記住你觀影時的那份複雜心情,無論何時都別讓你的孩子成為路易斯。

邏輯完整的反轉劇情,全面升級親子教育理念

親子教育雖然是「世界性難題」,但在不同國家、地區,甚至是每個家庭中都存在差異性,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三傻鬧地球》之所以能從波蘭到中國,傳播無障礙且備受好評,除了對「喪父式教育」形態無比真實、細緻的展現讓觀眾極易帶入外,更重要的是其通過一條邏輯完整、自然的故事線使劇情環環相扣,並通過一次次的跌宕起伏,和大結局的驚喜反轉像觀眾輸出了更全面、更理性、更深刻,也更貼合時代發展現狀的親子相處模式和家庭教育觀。讓所有觀眾通過電影,並非簡單的接受批評、反思自省,而是能引發更深刻、更長遠的思考,學習到更先進、更優秀的理念。

除了呼籲大家以「陪伴是教育」取代「喪父式教育」外,影片不僅在字裡行間呈現了原生家庭在孩子成長道路上的重要性,更進一步強調了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的「雙面性」,強調了家長陪伴的「有效性」。

路易斯父親對自己科學事業的痴迷確實讓兒子飽受孤獨之苦,對其性格養成產生了不良影響,但同時,科學家父親對外星人研究的執著和專注,對科學事業的熱情和堅定,也為年幼的路易斯樹立了優秀的夢想觀、開闊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價值理念。雖然父子二人缺乏溝通,但父親日常的言行舉止讓兒子堅信「只要相信,終會出現」的道理;

讓他在面對「將被送往寄宿學校」這個難題時,表現出比同齡人更堅決、更智慧的應變能力,也許會失敗但總要嘗試過才知道;

也讓他在偶遇外星人時的第一反應,不是驚慌失措,而是為「父親的堅持是對的」雀躍。路易斯願意相信外星人,並主動和其成為朋友;

更讓他在決鬥的危險時刻,依然相信父親的研究,敢於拿起父親研製的冷凍槍射向兇惡的外星人。這一切,都是父親身上的優秀品質透過日常點滴對孩子成長所產生的榜樣力量。

所以,身為家長,你可以不完美甚至不夠優秀,但一定要學會把自己的優勢放大讓孩子看到,並且正確、積極地引導他成長。

「天外來客地球歷險記」爆笑升級,觀影幸福感在線飆升

作為一部動畫電影,最難的不是讓家長帶孩子走進電影院,而是讓在座的小朋友坐得住、看得進。顯然,要做到這一點,僅靠上面聊到的那些是萬萬不行的,所以道理是留給大人思考的,小朋友負責開心就好了,而《三傻鬧地球》中逗小朋友開心的主要負責人——Mog、Nag和Wabo三位「外星來客」的表現也是相當亮眼。

三個外星萌物偶然看中了電視購物中的按摩飛毯,在飛往地球的途中,飛船意外墜毀才偶遇路易斯,並捲入到整個故事中。不僅來到地球的原因讓人哭笑不得,片中三個外星人的整體形象也煥然一新,用可愛憨厚、色彩鮮明的卡通「萌物」代替了以往冰冷恐怖難親近的「異形」,更跳出了歐洲動畫片一慣的「動物擬人化」局限性,從誇張蠢萌的表情,到圓潤微胖的肢體形象,再到功能豐富的「外星觸角」和百變的「特異功能」,都讓「外星三兄弟」更具親和力與觀眾緣。

如此有創意、有意思的「新外星人」形象不僅讓小朋友毫無抵抗力,也讓家長們被輕鬆帶入了天馬行空的「科幻世界」劇情,隨著劇情跌宕和動畫人物誇張的表現,影院中不少成年人的笑聲比小朋友還要響亮。也許對很多家長來說,能夠毫無顧忌地卸下大人的包袱,重返童真,也是《三傻鬧地球》對他們不可忽略的治癒力吧。

當升級版的外星人遇上問題滿滿的地球家庭,又怎可能不擦出全新火花呢?片中,無論是他們扭動著身體,不齊地為小主人公跳舞,喝著洗衣液打嗝吐泡泡,隨時變換形象,還是無厘頭地為校長髮型「改造」等等,看似毫無章法但卻深得觀影孩子們的歡心,也許這就是他們幻想中的「外星朋友」吧,從笑料不斷到驚心動魄,不僅有取代小黃人,成為小朋友心中新晉「萌神」的潛質。

不得不說,每次外星三兄弟的出現,都是影院中笑聲最大的時候,也許在很多家長眼中,再溫暖、再發人深省的劇情,也沒有孩子發自肺腑的笑聲來得更治癒吧,而《三傻鬧地球》也正是要告訴所有人,陪孩子一起仰望星空,是世界上最真實的快樂,更是最美好也最治癒的畫面。

一部電影,能夠集孩子的笑靨如花與父母的意味深長為一身,還有什麼理由不去看一看呢?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gi3Dm4BMH2_cNUglyW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