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姓府」崇拜的由來

2019-09-15     阿傑傳承閩南文化

探尋散逸民間的鄉音故事;

觸摸諄諄流傳的鄉土人情;

述繪咱厝咱人的心鄉映像;

盪開遊子家人的鄉愁漣漪;

記憶你、我還有他們曾經的故事

在閩南一帶,特別是晉江鄉間,很多村莊祀有「六姓府」,供奉祭祀六個威風凜凜的「王爺」,閩南人從小沒少頂禮膜拜,燒香禮佛。特別是每年農曆三月十九日——(據說供奉的「六姓王爺」的佛生日),各地的信徒,前來「六姓府」宮,焚香祈求平安賜福。

這六個"神仙「是誰?問了鄉親,他們根本沒有辦法告訴我,只是警告我,不要亂問,不然讓神仙忌諱,阿傑一直很好奇這個問題,揣了這個疑問好幾年了。近年來才知道,各地的」六姓府「多分爐於東石鎮白沙」鎮江宮「,又接觸了一下,發現這六個」神仙「竟然是抗倭英雄。

他們憑什麼,讓百姓樹廟祭拜?

近日查閱到有關資料,解決了我的疑問:

白沙村原名為「碧沙鄉」,因其地為一垠白沙堤,綿延數里,每當旭日初照,便閃閃發光,故雅號「碧沙」,俗稱「白沙」。唐宋時,白沙屬仁和里轄,元明清屬十都,今屬東石鎮一漁村

據傳: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9年),倭寇侵襲安平,有六位少林拳師挺身而出,率鄉民與倭寇激戰,擊退數百名倭寇,活捉倭酋矮仔王,爾後,倭寇再犯下邦,擄去婦女數名,六義士前往營救,在過程中不幸中彈遇難。這六義士,其諱名依次:曾大江、王志國、吳平章、葉猛義、蔡鴻輝、許世明。

嘉靖四十年,倭寇又侵擾沿海一帶,六義士遺孀六巾幗英雄,乃繼承父志,率眾禦敵,斃敵數十名,燒毀敵船三艘,最終因寡不敵眾而殉難。朝廷特予旌表,分別諡」靈勇忠烈六姓顯佑伯「、」貞烈護國衛士六姓夫人「。

明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村民公議擇白沙海灘邊建」六姓府宮「紀念,之後改名」鎮江宮「。

他們生前都有功於民,民間對於他們的崇祀也正應了《禮記·祭法》中的說法「夫聖王之制祭祀也,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a_INm0BJleJMoPMlM0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