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世紀以來,日本的法西斯勢力日益膨脹,到20世紀30年代,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軍事力量成長上,都基本形成了一個較為系統的法西斯主義,而日本青年對法西斯主義的接受,也逐漸對當時的日本政治形成了相當大的壓力。到1936年,有一部分日本青年軍官在接受了法西斯思想之後,認為日本軍事改革已成為當前日本的主要任務,於是在2月26日這天,發動了軍事政變,即「二·二六兵變」。
法西斯理論的影響
一戰結束後,對德意志等戰敗國家的懲治使他們漸漸發展出了一套以發展軍事力量為主的政權,迅速發展自己的武力,以求在下一次戰爭中取得較好的戰果,於是法西斯主義產生了。而日本屬於島國,土地稀少,自然物產不豐富,發展受限制,同時又受到美蘇兩國軍事競賽的影響,也漸漸接受了以軍事力量取勝的觀點。
軍事力量強大就代表國家強大的觀點結合著日本本土的「武士道精神」,一起進入了當時的日本青年腦中,產生了日本的軍國主義思想。1919年8月,日本最早的法西斯社團——猶存社的領導人大川周明在上海的一所公寓里與日本法西斯理論家北一輝暢談了兩天一夜,並將北一輝的法西斯理論《日本改造方案》書稿帶回了日本。此後,受大川周明的宣傳影響,越來越多的日本青年接受了法西斯理論,而《日本改造方案》也迅速地在處於彷徨苦悶中的日本少壯軍人之間風靡開來。
北一輝、大川周明等日本早期的法西斯理論家,唯恐日本同俄國一樣出現社會主義,他們四處奔走到處遊說,鼓勵日本軍人和有志之士斷然改造日本,很多少壯派軍官們的熱情被他們完全煽動起來。這種法西斯思想體現在實踐中就是不斷地有日本重要領導人被刺殺或被迫辭職,如1932年日本首相犬養毅被槍殺;1934年荒木被迫辭去陸軍大臣職務;1935年皇道派重要人物真崎甚三郎也被解除了教育總監的職務等。
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以軍部少壯派軍人為代表的法西斯勢力,越來越不滿歷屆內閣擴軍備戰的速度,要求建立公開的法西斯專政。而日本軍部中有主張在軍部的統制下共同行動、反對使用武力和搞流血政變的統制派,以及主張日本進行自上而下的改造、建立軍事獨裁的皇道派,他們之間的衝突也越來越嚴重。
青年軍官激烈的請願
1936年,以高級軍官為主的統制派與以青年軍官為首的皇道派之間的矛盾發展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武裝衝突越來越頻繁。2月26日清早,當整個東京還處在臨醒前最甜蜜的睡夢中,冬天美麗的雪花還在這安靜的世界中飄飄洒洒地漫天飛舞之時,靜謐的東京街道中突然響起了「昭和維新」、「尊皇討好」的口號聲,那聲音是如此的宏亮與有力,整個東京都被驚醒了。
人們紛紛跑出來看發生了什麼事情,隨著陣陣槍聲響起,人們逐漸明白,原來是以荒木為首的軍人少壯派在真崎甚三郎的直接指導和新財閥久原的資助下,由安藤輝三等皇道派軍官率領1400多名士兵,在東京發動了軍事政變。
這些青年軍官們迅速襲擊了首相、藏相、內相的官邸,刺殺了內相齋藤、藏相高橋及教育總監渡邊錠太郎,並占領了首相、陸相官邸以及陸軍省、警視廳及附近地區。在一陣陣喧鬧的哭喊聲中,青年軍官們高喊著「罷免、逮捕統制派軍官」、「要進行國家改造」的要求。由於沒有遇到任何有效抵抗,政變軍很快控制了整個首都,三面包圍了皇宮,並在首相府中建立了本營。
在掌握了一定的控制權後,政變軍在首都迅速設置了警戒線,大肆追捕異己,並通電全國。一時,全國局勢動盪,不少地方的軍隊與之遙相呼應,這就是震驚全日本的「二·二六兵變」,也是日本少壯軍官激烈的請願行動。
失敗的結局
面對迅速發展、行動猖狂的政變隊伍,裕仁天皇迅速做出了反應,在2月29日正式下令鎮壓軍事政變。經過了短暫的交戰之後,軍事政變以少壯派軍官們的失敗告終。在這次政變中,直接參與政變的80多名軍官被判刑,其中為首的17名被處決。爾後,荒木也被勒令退職,真崎甚三郎被拘禁,再經過後來陸軍當局的「肅軍」行動,皇道派被徹底清除了,而以東條英機為首的統制派在軍隊里占據了領導地位。自此,日本進入了軍人專政時代。
1936年3月,以廣田弘毅為首相的新內閣在統制派的支持下組成了,廣田內閣上台後迅速恢復了「軍部大臣現役武官制」,並約定內閣完全聽命于軍部,廣田內閣的建立標誌著日本軍人法西斯專政的初步確立。
「二·二六兵變」加速了日本軍國體制的建立,加速了日本法西斯化的進程,而這一切都為後來日本發動戰爭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