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時被單獨拎出來的法碩,就業情況怎麼樣呢|就業分析小科普

2019-09-19     為好優姐姐

在考研的時候,我就對被單獨拎出來的「法學」很感興趣——你們是有多牛啊,竟然還要單獨開小灶、被「折磨」?(好吧,我承認這裡的「感興趣」是幸災樂禍多一些~)

不過,我實際接觸了很多法碩的同學以後,我誠實地發現:果然還是厲害!至少我自己接觸的同學都邏輯很清晰、思辨能力很強,必須手動點贊!

那麼,這麼優秀的一個專業(當然是指學習專業人嘍),就業情況怎麼樣呢?接下來,咱們直接上乾貨——

首先,好消息是,相比社會學、歷史、中文、行政管理等專業的碩士,法律碩士就業要好一些。

這裡的「好一些」並不是說就業壓力不大,而是說就業的方向會「好一些」,是人們通常會覺得不錯的一些方向,比如——政府公務員、檢察院法院、金融類國企、非金融類國企、事業單位、律師事務所、證券公司、網際網路公司以及繼續深造讀博,這些出路的道路上,法學碩士都是有優勢的。

看看,都是高大上的地方,整體上,法學碩士的光環還在。

第二,就我自己的經驗,將法學碩士和法律碩士做個對比。

首先,紅圈律所(有時候也簡稱紅圈所,紅圈的概念來自於英國的魔術圈Magic Circle,大意是指公認的比較有名氣的律所,既然在這個行業,多少了解一些約定俗稱的名詞唄~)、國企這種有門檻高度的地方,還是願意要法學碩士,而非法律碩士。當然出國讀個「老流氓」(LLM,全稱是 Master of Law ,一年制的美國法律碩士學位)類法學學歷也是能刷進證券和紅圈所的。

其次,普通的律所、法務、法院類崗位,在招聘看,法學碩士和法律碩士沒有較大區別,關鍵還是看你的個人能力。

第三,學法律是比較苦的一條路,如果想要有就業競爭力,更要努力。

來,讓我們一起圍觀一下學法律的同學,在就業晉升的路上,會有什麼樣的挑戰吧。

一是,其他專業也在進入這個領域。

比如經濟學、數學、金融、政治、社會學的同學,也會來串門考考司法證或者跨專業考研。而且,證券類還特別喜歡這種跨專業背景的,比如數學+法學;經濟學+法學;財務+法學等。

是的,專注和多元是永恆的矛盾,但在專業能力相當的情況下,有多樣性往往會更勝一籌。

二是,要想學的優秀,就得有好的實習經歷。

總得來說,法學屬於社會科學,其工作能力來在實踐而非實驗。所以,比起生物、化學等自然科學的同學,只是宅在家裡看書真的沒有出路哦——必須要給自己爭取實習、實踐的機會(可以自己爭取,有時候學校也會有安排)。

不過,法學的實習待遇可是部怎麼樣,這一點要做好心理準備。

我輔導過一些法學專業的同學,在律所實習還好,會有實習補貼,但到檢察院、法院去實習,不僅要自己勤快、努力、愛學習、多幹活,而且還沒有補貼。

但是,如果想走「專業就業」這條路的話,真的不要把「第一份工作的薪酬」看太重了。在檢察院、法院實習的機會其實很難得,如果有幸有這個機會的話,千萬不要因此就偷懶,我輔導過不拿補貼去檢察院法院實習的,作為重要的實習經歷,求職是有幫助的。

三是,在學歷下沉的背景下,競爭變得更激烈,所以,一般來說學法律最好是學到研究生。

學歷下沉,是我在中國農業大學讀MPA時,我們授課老師說的一個詞,即高學歷變得更普及,學歷金字塔在變大。開玩笑地說,研究生有時候成為本科延長班。那麼,學歷下沉必然帶來就業競爭更慘烈,因為手裡有好牌的人越來越多了。

比如,之前有些律所和公司,招聘本科生也是常事,不過既然來應聘的都是碩士,招聘方乾脆就覺得「將碩士作為招聘線吧」(可能是暗暗的想或者明確的這樣規定)。

我今年在一所211法律學校參加職業規劃大賽,當時一位嘉賓是紅圈所的律師,她告訴我:今年我們在這個學校開宣講會,半天收到140份簡歷,我們交給HR篩選後留下15份,然後層層面試,最後大約3-5人進入合伙人面。

最後,順利就業就意味著走上人生巔峰嗎?法學的同學做好「吃土」幾年的準備吧。

想一下,我們什麼時候會用到學法律的人?當然是遇上「事」的時候。這個情境下,我們會希望一個乳臭未乾的年輕人來處理或者幫助我們處理這些重要的「事」嗎?當然不會。

所以,一位律所的合伙人跟我說:如果希望走法律這條路,就得能夠踏下心來,年輕人需要准別好「為未來得生活、吃眼下得苦」。

一開始工作的時候,就是大量的案頭工作、事務性工作,這個過程中不斷積累,才有可能在30-40歲的時候邁上一個台階,有比較可觀的收入和聲望。

最後,任何一個專業都是可以跨專業就業的,帶著法學專業的嚴謹開啟不一樣的「折騰」之路,也不是不可以。

我輔導過一些法學專業的同學,因為內心有一顆不安分的心,而走出一條非典型就業路。

比如一位特別喜歡娛樂的女生,專門做演藝事業的法律顧問;再比如一位喜歡電商的女生,創辦了一個接近法律電商的網站,而且現在也有了法律服務的類電商平台了。

不過,跨專業就業的方向完全取決於你的興趣方向,所以,可選擇的範圍非常廣。但正是因為沒有專業的框,反而會讓人無所適從。建議不太準備在專業方向繼續走的同學,最好在本科階段就多一些其他方向的探索,畢竟本科階段的試錯成本是最低的。研究生階段時間緊、任務重,再去考慮不做專業到底做啥就有些被動嘍。

今天我們分享的是法學專業的就業小科普,說的是我自己輔導的一些跟法學專業相關的見聞或故事,你有什麼跟法學專業愛恨情仇的故事嗎?記得在留言區留言哦,讓我們一邊吐槽、一邊喜歡它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A9rg20BMH2_cNUg2El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