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甜瓜
近幾年來,各地大力發展設施蔬菜瓜果生產,非常顯著的是,早春大棚西甜瓜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為了進一步增加種植效益,筆者走訪發現,蔬菜技術人員指導菜農採用多膜覆蓋和嫁接育苗技術,引入早熟、抗病、豐產的西甜瓜新品種,提早育苗,提早定植,使西甜瓜在2月上中旬定植,五一左右即可上市,比原來採用普通方法種植的西甜瓜上市時間提早了20多天,平均價格1.5-2元/斤,畝純收入8000多元,促進了農民大幅度增收,為設施農業快速健康發展起到了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目前全國早春大棚西甜瓜種植已成為各地的一大特色效益產業。
近日,許多早春大棚甜瓜種植戶打來電話諮詢:早春大棚甜瓜苗大部分都萎焉死亡了,不知咋回事?請求現場給予解決。筆者隨後趕往現場,細心調查甜瓜苗萎焉死亡原因。
筆者調查發現種植戶的甜瓜苗採取了靠接的嫁接方式,接穗沒有斷根(如下圖),接口處產生水漬狀暗褐色病斑,並向外擴展,嚴重的病斑繞瓜莖一周,使莖基部縊縮,具備了典型的甜瓜莖基腐病特徵。
甜瓜苗接穗沒有斷根
對此,筆者向早春大棚甜瓜種植戶制定出應對方案:
首先說明,靠接的甜瓜苗接穗斷根不徹底絕對不行,更不要說不斷根了。靠接後對甜瓜接穗之所以要斷根,目的就是通過斷根管理,利用南瓜龐大的根系提高營養和水分的供應能力,增強抗逆性,減少病害發生(尤其是莖基腐病和枯萎病),提高產量。如果斷根時不徹底,生長一段時間後的甜瓜苗就會出現再生根,而此時甜瓜種植戶卻不敢將再生根再次斷開,怕影響植株本身的正常生長,並且自認為斷開的傷口也容易侵染病害,得不償失。
但是甜瓜種植戶不知道的是甜瓜再生根紮根後,若依然靠甜瓜的根系供應生長,甜瓜更易感染莖基腐病和枯萎病等,就失去了嫁接防病壯苗的意義,並且還會造成南瓜根系與甜瓜根系爭奪營養,長此以往南瓜和甜瓜的根系都會因營養不足而發育不良,更容易出現早衰感病現象。
一是定植靠接甜瓜苗時,嫁接口要與地面保持2-3厘米的距離,避免再生根入土爭奪營養,同時還減少了病害的發生。
二是對接穗採用「兩刀斷根法」,即第一刀先緊貼地面將甜瓜根切斷,為防止切口處遇土繼續生根,離斷根處向上約2-3厘米處再割一刀,把甜瓜根莖徹底割去一段,使其遠離土壤,以避免和土壤接觸。為防止病菌從傷口處侵染,在斷根後的傷口處還要及時抹上無菌細干土或者銅製劑。
三是為防止甜瓜再生根下扎,對斷根處再長出的新根要及時用手捏扁,1-2天後再用剪子剪掉,可避免直接剪除後突然影響水分和養分的供應而出現萎蔫。
另外還要提醒菜農朋友的是:斷根不徹底還會極易造成莖基腐病的發生,該病在30℃以上,高溫高濕條件下易發生,且發病重,澆水後遇連陰天、光照不足、晝夜溫差大、植株長勢弱時容易發病,發病部位一般就在嫁接口附近。
1、選用抗病、抗逆性強的品種
如『西農早蜜1號』,該品種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選育的早熟、優質、抗病的白皮白肉厚皮甜瓜新品種,近幾年在陝西、山東、安徽、河南等省種植面積逐年擴大。
2、科學田間管理
加強栽培管理,合理輪作,深翻土地,合理施肥,合理密植,降低土壤濕度等措施可以使植株健壯,做到清除病殘和不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可以達到減少田間病源的防治效果。同時防止低溫危害,保證嫁接後及幼苗期較低氣溫不低於13℃,晝夜溫差在15℃左右;定植時地溫不低於15℃,這樣基本可預防嫁接甜瓜苗莖基腐病的發生。
3、儘量減少甜瓜苗傷口的出現
莖基部傷口是甜瓜發生莖基腐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現在的大棚甜瓜育苗一般都是工廠化進行的,然後再用貨車運送到菜農手中。在運輸過程中,甜瓜苗子搖來搖去,尤其是嫁接的甜瓜苗,本來傷口剛剛癒合,甚至有的還未完全癒合,莖基部很容易出現傷口。同時,菜農在定植過程中不注意輕拿輕放或者在鋪地膜時不細心等,也很容易造成甜瓜苗傷口。
首先要保證甜瓜苗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儘量避免讓甜瓜苗在運輸過程中劇烈搖動,以防止甜瓜苗受傷。其次是甜瓜苗運到菜農手裡後,可以先噴一些多菌靈,在蔬菜傷口形成一個保護膜,病菌不容易侵入。
最後是在定植甜瓜苗時,也要輕拿輕放,鋪地膜時,也要注意不要劇烈碰撞甜瓜苗,總之就是要儘量減少甜瓜苗傷口的出現。
甜瓜苗運到菜農手裡後,在定植前噴一些多菌靈,在甜瓜苗傷口形成一個保護膜,病菌不容易侵入,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效果。
4、藥劑防治
由於該病經常伴隨細菌性病害混合發生,建議發病初期用38%噁霜菌酯800倍+72%農用鏈黴素3000倍+30%甲霜惡霉靈1000倍噴施基部2-3次。發病嚴重的使用勁護—25%氰烯菌酯懸浮劑3000倍液在莖基部噴淋灌根;也可以使用20%噻菌銅10倍液加少量強力生根劑或霜霉威10倍液塗抹患病處,同時噴施含胺基酸的葉面肥可增強植株抗性,減少莖基腐病的發生。 (高級園藝師 林玉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