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奇石為什麼沒有收藏價值?因為普通奇石在未來並不是稀有資源

2019-11-22     貳哥奇石

在一般人看來玩石頭的的人文化層次都是比較高的。在古時候確實如此,因為在古時候玩石頭的大部分是讀書人,貧窮的人家是都不起書的。現在我國義務教育已經普及幾十年了,讀不起書的人是很少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早已不是只求溫飽的年代,人們在物質需求相對豐富的同時也對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經濟的發展也帶動好了文化的繁榮,收藏文化也迎來了最好的機遇,即使賞石文化這樣的小眾文化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平均一百五十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玩石頭,這說明賞石文化正在平民化。從這一個意義上講,並本能說明玩石頭的人群的文化層次有多高,只能說明玩石頭什麼樣的人都有,其文化水平也是良莠不齊的,玩石頭也不不再是高雅文化的象徵。

奇石欣賞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好多人玩石頭不僅對於精品奇石沒有明晰的認知,就是對奇石的概念也是模糊的。這一點想必大部分石友都有這樣的感受,因為網絡上每天都有大量的的人在展示自己普普通通的石頭,有的石頭不僅普通而且看起來也沒有一點美感。如果拿普通的石頭當寶貝進行賞玩,那麼空談談賞石文化就是一個笑話。這說明賞石群體近些年在快速增大,賞石文化的宣傳卻沒有跟上:在經濟利益導向刺激下大量的人開始玩石頭,但是卻沒有受到傳統賞石文化的薰陶,也沒有對審美知識系統的學習。再加上一些人在故意模糊奇石的概念,讓人們對奇石標準的要求越來越低。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把自己掌握的石頭資源戴上奇石的帽子,好把他們作為商品賣出去。

奇石欣賞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三十年來,中國的賞石品種從幾十種一下子發展到現在的幾百種。當前的現狀是,只要有新的觀賞石種出現,很快就會被採挖一空,賣不出去就先屯著,因為機械的廣泛運用大幅度降低了人工成本,只要賣上少許石頭成本就收回來了;人們在挑選石頭時非常注重石頭的美觀性,而容易忽視石頭的內涵;人為的炒作讓一些人把普通的石頭當寶貝。市場上賣石頭的商戶越來越多,精品奇石越來越稀缺,奇石愛好者石手中的石頭轉讓價格比奇石市場的價格還要高。奇石和觀賞石沒有專業權威的評估機構,因為沒有明確的評估體系,奇石和觀賞石的估值不足以令大多數人信服。價格亂象成了賞石界的一大亂象。

奇石欣賞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一些擅長資本運作的人在各個行業就行渾水摸魚,在收藏界這樣的人更多。他們擅長把一些有特色的石種的價格炒上去,然後把屯的「好石頭」,然後就成了擊鼓傳花的遊戲,等著看別人接盤。在農村有十幾年生活經驗的人一定聽說過各種養殖套路,有人告訴你搞什麼特色養殖能賺錢,早期加入的人也確實能賺錢,因為養出來的東西剛開始有人高價回收,但是最後的總有一大批人在這個項目上賠錢。在賞石界最後賠錢的人一定是用大量資金囤積普通觀賞石的人。

奇石欣賞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石頭是不可再生的,囤積觀賞石資源應該是不會賠錢才對,因為奇石和觀賞石的價格是在不斷上漲的。但是奇石和觀賞石的流轉周期非常長,如果通過經營石頭產生的收益不足以抵消通脹成本和運營成本,隨時都有破產的可能。還有一點我們要明確,只有珍稀的東西才會越來越珍貴,石頭不可再生,但是石頭也不會腐爛,沒有了人口紅利,普通的觀賞石永遠不會成為珍貴的「古董」,也就是說普通奇石和觀賞石沒有收藏價值。

奇石欣賞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玩石頭的人如果想讓自己手裡石頭有較高的經濟價值,那麼就一定要有精品意識。一方面要通過不斷的學習提升自己的審美價值,一方面要儘量收藏有藝術價值的奇石,一方面要不斷挖掘自己擁有奇石的人文內涵。這三個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要擁有一定數量精品奇石,因為只有精品奇石才有收藏價值。

奇石欣賞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vYLmm4BMH2_cNUgdWk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