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父母愛嘮叨,孩子容易患心理疾病

2019-07-19     小太陽兒童健康

現在產生心理問題的孩子越來越多,90%的心理疾病病因都在父母身上,其中因母親嘮叨而發病的占60%。

心理專家認為,嘮叨與人的生理狀況有關。年長之後,神經系統的自控能力降低。不但想到什麼就得說出什麼,甚至即使周圍沒有人也會嘮叨不停。

大多數嘮叨指向的是一種心理問題。愛嘮叨的人通常缺乏自制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因此把自己感受到的心理壓力通過嘮叨這種方式發泄出來或者轉嫁給別人。

愛嘮叨的家長還面臨著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他們不知道怎樣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他們往往沉浸於表達自我感受,卻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比如說,看到孩子在看動畫片,不去做家庭作業,父母就會反覆對孩子說「快去做作業」。其實孩子早就說過,「看完這一集後就去做作業」,但因為父母不停地嘮叨,孩子就生出了厭煩心理,甚至故意不做作業了。

當孩子犯錯時,有的父母不能做到就事論事,而是喜歡翻舊帳,把此前孩子做錯的許多事都拿出來說並嘮叨不停,結果讓孩子產生了牴觸心理。

其實,孩子犯一些錯是正常的,孩子就是在不斷犯錯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對於孩子犯的錯,父母應當一事一議,不能亂說一通,更不能反覆去嘮叨。

在孩子身體發育的階段,有些事情會特別容易激發孩子的不良心理反應,嘮叨就是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

在嘮叨中,孩子會產生很多心理疾病。要麼在嘮叨中沉默,變得越來越孤僻自閉,要麼在嘮叨中和嘮叨的父母一樣,慢慢也變得嘮叨起來。

父母的愛是最無私的,他們一心一意為孩子著想,大事小事都為孩子安排得妥妥帖帖。當孩子犯了錯,他們反覆勸說,也很累、很辛苦,但是孩子卻往往不領情。

這是因為聽多了重複單調的話,孩子首先會產生心理疲憊感,進而產生厭倦逆反感,接著就是滿不在乎。

嘮叨的正面效果微乎其微,而負面效果卻可能呈幾何倍數增長。

父母愛嘮叨,後果很嚴重。反正父母愛嘮叨,什麼事都要管,孩子就會產生依賴心理,因而變得懶惰、散漫,沒有責任感。

在孩子年幼不懂事的時候,父母的嘮叨會使其產生不自信、自尊感差等心理問題。

父母嘮叨過多,孩子就算表面服從父母了,也會在內心產生牴觸或怨恨等負面情緒,讓親子關係受到破壞。

所以,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把握好度,戒過分嘮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uqjE2wBmyVoG_1ZiN_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