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開年註定不凡。
面臨突如其來的疫情,1月28日,我們發起了「中信出版4000+全球好書免費暢讀暢聽」活動,倡導用閱讀涵養精神,不懼未來。活動推出十多天以來獲得了讀者的廣泛好評,同時也引起了各個行業、企業的積極響應。
阿信給大家帶來的是絕對值得一讀的人物傳記系列。
好的傳記不僅能讓人旁觀那些偉大的創造者們,看到他們更真實、更接地氣的一面,像跟著他們的經歷多活了一次,而且傳記還能讓你快速了解一個陌生領域——對於外行來說,想了解物理學的分支和脈絡,一本布滿公式的教科書,可能遠不如看一部牛頓傳、愛因斯坦傳來得更直觀。
你還會看到那些天才的、不可思議的思想誕生的背後,正如查理·芒格所說:「傳記使人們將思想創立者的生活與人格聯繫在一起。」
這就去閱讀吧,讀別人的故事,為自己的人生汲取勇氣和能量。
李奧納多·達·文西傳
[美] 沃爾特·艾薩克森 著
如果世上真有「穿越」一說,阿信實名舉報一個人,他一定是從未來穿越回500年前的。他就是李奧納多·達·文西。
教科書上告訴我們,達·文西是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藝術家與科學家,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他的研究領域包括解剖學、化石、鳥類、心臟、飛行器、光學、植物學、地質學、水流以及武器。對了,他還寫過段子、謎語、小說……是的,你沒看錯,小說。
而且人家不是玩票,都是正兒八經的科學研究。愛因斯坦就說:「達·文西的科學成果如果在當時就發表,科技可以提前發展30-50年。」
達·文西一生寫了7200頁筆記,這本傳記正是從這些筆記說起,講述了達·文西另類而有趣的一生。執著、頑皮、興趣廣泛,近乎狂熱的好奇心,以及異常強大和敏銳的觀察力,沃爾特·艾薩克森在書中這樣形容他。而阿信最關心的是:干這麼多事情,他不用睡覺的嗎?
達·文西的獨家睡眠法,書中也有。
牛頓傳
[英] 麥可·懷特 著
達文西筆記寫了7200多頁,牛頓手稿寫了150萬字,阿信也不知道哪個更多,要不你倆打一架吧!
跟達·文西的窮出身不一樣,牛頓是妥妥的「富二代」,是大莊園的唯一繼承人。他從大學新生到劍橋大學教授,只用了8年時間;他所創建的諸多原理,幫助我們塑造了現代世界的模型。可能因為太神了,世人無法解釋,所以才編出「被蘋果砸中」的故事吧。
當然,牛頓也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男同學,一邊投身天文研究,一邊沉迷於鍊金術。雖說牛頓終其一生也沒有研究出點石成金的技能,但他寫的《原理》為力學和動力學奠定了基礎,將人類從黑暗蒙昧、對大自然的各種奇想中,拉到了科技、操控宇宙之力的時代,誰說不是給全人類的黃金呢?
這不僅是一部傳記,也是一部科學史,讓你隨著牛頓的視角,通觀科技發展歷程。
我的世界觀
[美] 艾爾伯特·愛因斯坦 著
跟牛頓一樣,愛因斯坦也被造了很多謠言。愛因斯坦一定很苦惱:「沒辦法,太紅了,真煩。」比如廣傳的智商200、性格古怪、生活邋遢……這些恐怕都是我們的誤解,網上關於愛因斯坦真真假假的故事實在太多了。
比如語文課本上愛因斯坦小時候做3個小板凳的故事,不好意思,是假的。從愛因斯坦的官方記錄、本人回憶錄以及德文網絡世界中,都沒有看到任何這個故事的記載。實際上,愛因斯坦從小動手能力超強。
愛因斯坦智商200?他那個時代根本就沒有「智商」一說,他也不可能測過智商。實際上,愛因斯坦從來不認為自己大腦有什麼特殊之處,並且不止一次強調,是「神聖的好奇心」。
想了解一個真實的愛因斯坦,《我的世界觀》這本書不要錯過。
特斯拉傳
[美] 理察·芒森 著
如果前邊提的幾位都是耳熟能詳的天才,那麼特斯拉絕對是「被低估的天才」。
埃隆·馬斯克說:「12歲時,我讀了特斯拉的傳記,淚流滿面。將公司命名為『特斯拉』,是為了向他致敬,並兌現年少時的諾言。」
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因他而心生靈感,創造了藍色起源公司。可以說,特斯拉的很多研究都超前時代太多,其價值在今天才真正被矽谷後起之秀們理解,比如「無線照明」。
就算這些都不提,我們現在用的每一度電,都來源自特斯拉,而且他放棄了專利權,免費讓全人類使用。所以讀著這本書,抬頭看看四處的燈光、各種電子屏,你會由衷地感謝他,這位現代的發明者。
基辛格
[英] 尼爾·弗格森 著
用歷史學教授許紀霖的話來說,「讀懂了基辛格,就讀懂了世界」。
這位傳奇的「90後」,參與並創造了20世紀世界政治多個標誌性事件。在意識形態色彩濃重的年代,他力主緩和與中國的關係、開創了中美外交新時代。
基辛格的影響力毫無疑問,在全球範圍他的知名度甚至與美國總統不相上下。同時,其人、其思想也一直飽受爭議。很多人認為他是一個務實、有遠見的外交家,也有人認為他是個好戰分子——他的爭議,大概緣於他獨特的思想歷程和他人生的豐富、複雜。這本書就全方位呈現了基辛格的前半生——沒錯,作者還在寫下半部!
不得不說一下這書的作者,英國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他是哈佛大學歷史學教授,曾被《時代》周刊評為「影響世界的100人之一」。他查閱了100多箱未經披露的基辛格的私人文件,加上多次對基辛格的長時間專訪,才讓書中基辛格的形象這麼豐滿、可信。
PS:這本書配合基辛格的著作《論中國》《世界秩序》服用,效果更佳。
漫威之父斯坦·李
[美] 鮑勃·巴徹勒 著
斯坦·李,漫威之父,60多年裡一直是漫畫行業的一面旗幟,美國最為重要的流行文化偶像之一。從大蕭條時期窮街陋巷中生活的小伙子,到獲得美國藝術獎章的藝術大師,他的一生,和他所創造的超級英雄冒險故事一樣精彩。
從鋼鐵俠、美國隊長,到雷神、綠巨人、蜘蛛俠……斯坦·李創造了屬於我們和他自己的宇宙。這本傳記就是對斯坦·李的致敬之作。相信看完書後,你會跟阿信一樣,特別想對這位老爺爺認真地說一聲「謝謝」。
十年一覺電影夢:李安傳
張靚蓓 編著
李安導演「六年無片可拍,一朝鹹魚翻身」的故事為大家津津樂道,然而「鹹魚」是怎麼翻身的、背後的故事,恐怕只有他自己清楚。《十年一覺電影夢》這本書就是李安用口述的方式,講述自己電影生涯第一個十年的追夢歷程。
李安給人的感覺一直是細膩、溫和,也因此容易被定型風格。但他並不想做一個被定型的導演。
從《飲食男女》開始,《臥虎藏龍》《綠巨人浩克》《斷背山》《色·戒》《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可以說,他的每一部電影都在冒險,每一部說起來都是經典。包括飽受爭議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再到2019年的《雙子殺手》,明知道新技術不討好,但他還是做了。
在《十年一覺電影夢》中,李安說:
「能夠持續不斷地嘗試,動力就在於不安全感。一旦有了安全感,做成了慣性,就會心生恐懼,怕被定型,怕江郎才盡,怕東西陳腐,怕被人摸清路數而遭淘汰。」
正是這樣的李安,讓我們一次又一次看到了電影的更多可能性。
史蒂夫·喬布斯傳
[美] 沃爾特·艾薩克森 著
轉眼喬布斯已經去世8年多了,說他「改變了世界」應該沒人有異議。看看現在滿大街的大屏智慧型手機,才更能體會喬幫主當年拿出第一代iPhone的石破天驚。
這本《史蒂夫·喬布斯傳》豆瓣累計4.6萬人評價,評分8.7。有豆友說:「沃爾特·艾薩克森寫的這本內容紛繁複雜、厚達560頁但卻令人驚奇地易讀,成功地讓我對史蒂夫的喜愛和討厭程度都分別加深了。」
這大概就是一個精彩的人和一本精彩傳記的極致境界了。
蒂姆·庫克傳
[美] 利恩德·卡尼 著
說完喬布斯,就不得不提他的接班人蒂姆·庫克。庫克被稱為「喬布斯最成功的招聘」,這麼說顯然是有道理的。庫克接手後,蘋果的市值翻了幾番,在全球最賺錢的公司榜上連續4年霸榜,2018年更成為世界上首個市值破萬億美元的科技公司。
庫克的厲害之處就在於,你說我不行?你說我要垮?我不和你打嘴炮,我拿成績啪啪打你臉。
話不多,穩得住,自律到極致是外人對庫克的印象。這本書的作者,是個資深科技記者,貼身採訪了庫克了幾年,才有了這本庫克的首部傳記。問題來了,庫克不為人知的一面是什麼樣的?書里見。
褚時健傳
周樺 著
王石說,他的偶像只有一個,褚時健。去年3月褚老去世,享年91歲。91年豐富、起伏的人生經歷當得上「傳奇」二字。
從中國煙草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到折戟沉沙,再到70多歲高齡重新創業種褚橙,他的命運和這個時代過招不斷,碰撞不斷;他的個人故事緊貼著共和國一個甲子的時代變遷。
在公眾的眼裡,他被塑造成一個充滿了豪壯悲情的悲劇性人物,經歷了生離死別,榮辱變換。但當走近他時才知道,對於自己人生起落的理解,褚時健比任何人都顯得平靜。
他曾說:
「我人生里沒有服過輸的時候,但我都是和自己較勁,我希望我的人生價值都體現在當下,而不是昨天曾經如何。我自己做得最問心無愧的就是:沒有庸庸碌碌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