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越來越貴,增長從哪來?

2023-10-31     新經銷

原標題:流量越來越貴,增長從哪來?

作者丨陳宏偉

當線上流量越來越貴,如何做好流量增長?

作為廣州冰泉化妝品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營銷副總經理陳宏偉先生,以冰泉日化為案例,並結合他多年的實踐經驗,向我們講述如何在流量重組的時代下,如何將流量變為增長。

這是一個流量重組的時代

今天分享的主題是「流量重組下的變革未來」,這裡面有個關鍵詞,重組。

很多人可能會說,應該流量是關鍵詞。是的,流量是關鍵詞,三年的疫情,很多傳統線下消費者湧入了網際網路,變成了流量。

流量是什麼?是金錢、是價值。流量到哪裡,生意到哪裡。誰掌握流量,誰就掌握了生意的機會,從這個角度來說,流量是關鍵詞。

但是當全世界都在談流量的時候,流量就變成了風口上的「豬」,被定價了,而且被隨行就市地邊際定價了。流量變成了商品,流量也碎片化了。

過去人們購物的渠道可能就三五個,最多六個,但現在人們購物的渠道有十幾個。整個社會的購買力沒有增長,但渠道數量分散了,所以每個渠道的量都減少了,過去那些渠道存量的生意都很難做,只有新興渠道的增量生意好做,所以大家會感覺到,做傳統生意越來越難了。

另外,流量轉向了。疫情結束以後,大家發現流量開始從線上往線下轉,因為線上的流量實在太貴太卷,而線下還有很多低成本的自然流量。

其次,流量動態了。有的消費者今天購買的可能是高客單價的產品,但可能過了一個禮拜,又會購買一個同類極致性價比的產品。那這類人的人群標籤,就是一個動態的狀態,很難定義。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怎麼把流量重組,讓流量價值最大化,才是我們要思考的主題。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覺得重組應該關鍵詞。

這裡有兩張表,剛剛提到流量變向了。為什麼變向了?這是從2015年到2022年,整個中國網絡零售額的增速情況,從2015年開始,每年都以兩位數的增長速度往上走,一直增長到2022年。

2022年開始,增速下降到個位數,只有5點幾。右邊的圖是2015-2021年中國網絡零售滲透率情況,從2015年的13.53%,到2020年達到頂峰的30%,2021年開始往下走,2022年只有27.2%,說明流量轉向了。

可以說,2021年、2022年是一個拐點,線上和線下達到一種平衡,誰也吃不動誰了。過去包括很多同行及代理商一起聊天,大家都很焦慮,網際網路發展速度太快了,甚至有的化妝品企業集體往線上轉型,比如珀萊雅,在線上的銷售份額占比80%以上。

但我們看這個數據,又覺得很欣慰,達到平衡了。放在口腔行業,2022年口腔市場,牙膏的線上占比只有25.6%,牙刷只占15.7%,如果按照牙膏占70%、牙刷占30%的銷量權衡來對比,整個線上的銷量不超過23%,線下依然是口腔乃至整個日化品銷售的主戰場。所以網上流傳一句話:2022年重回線下,2023年要重回增長。

從現在開始,我們不要講生意很難,不增長。我們要放棄所有不增長的藉口和理由,幹掉所有不增長的渠道和產品,找到新品和新品牌的增長機會。

新的流量結構

看看新的流量結構組成:在線上,過去是淘寶、京東、拼多多、唯品會、微商、小紅書,尤其是淘寶、京東和拼多多,在疫情那一年,這三個渠道的線上占比是97%,可以說「三駕馬車」壟斷了整個網際網路的零售。

但現在,以淘寶和京東為首的傳統電商,去年占比57%,以拼多多為首的社交電商,占比不到20%,這等於從97%降到了77%。還有20%的份額,被以抖音、快手為主的新興電商拿去了,這就是增量市場。

傳統電商和社交電商變成了傳統市場,新興電商變成了增量市場,結構發生了變化。

在線下,過去的主戰場是大賣場、CS渠道、流通渠道、批發市場。現在誰還在談大賣場?中國第一個大賣場是1995年家樂福在北京開創的國產店,已經關掉了,目前整個家樂福在中國只有40家門店左右,最高峰時有360多家門店。

現在沃爾瑪還不錯,還有300多家門店,高峰的時候有400多家門店。但是360家門店,去年的銷售額才300多個億。

現在最流行的是倉儲會員店,山姆只有45家門店,一年的營收額1000億。大賣場的模式在往下走。

過去大家享受一站式購物,但隨著疫情的影響,人們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意識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大家不願意再往商場跑了,尤其是大賣場。

大家可以發現一個特點,你今年去和再過一年去,裡面還是那些商品、堆頭、形象、促銷活動。

再看看山姆,45家門店,有500個前置倉,在積極往線上靠攏,做次日達、隔日達。他們60%~70%的銷量來自前置倉,這就是變,這就是新。

大賣場不變,遲早要死掉,因為現在的家庭其實都是小型化的,購買力在下降,大家不需要一站式購物。隨著新興渠道的湧起,大家的購物變得越來越簡單。現在還有很多新潮流店,如KKV,還有標超、鄉鎮超市、便利店、折扣店,中小店一定是我們今後關注的重點。

前段時間我跟主要做中小店和鄉村店的批發市場客戶聊天,發現他們的生意已經回到了2019年的水平。中小店會有未來。

新的流量打法

流量重組,推動流量運營的變化。過去的流量打法,線上是節點促銷、整合營銷、IP營銷、價格營銷,618、雙11、開學季,到點敲鐘。

現在的電商叫爆品思維。李老師說,線下18個月做一個單品,線上快的話,如果有現成的包裝體系,15天就可以推出一個新產品,慢的話45天也可以。這個產品不行就換下一個,速度非常快。賭對一個產品,可能就是幾千萬的銷售。

現在的電商能做出品牌來嗎?很難,因為沒有體系,只有爆品和單品。沒有體系的支撐,很難做出一個品牌,只能做出一個產品。

過去的線上是做產品生意、貨的生意,把產品、價格、促銷節點搞對就有流量。現在的線上是靠達人推廣、直播推廣、內容推廣、私域推廣,圍繞人來轉,把一個主播搞定了,幾千萬的生意就搞定了。你得找平台,找對人,才能找到流量。

過去的線下是靠主陳、堆頭、端架、包柱、換購、內購、DM、會戰、廠商周、周末促,現在的線下講究的是無人促銷,因為人的成本越來越高了,需要產品自己會賣貨。你的產品賣點、品牌價值宣傳、包裝、克重、價格符合渠道的要求非常關鍵的。

比如很多線下之前是99元買一送一,現在搞這個活動沒有意義了,因為消費者已經被慣壞了。你不打折,消費者不會買。如果99元買一贈一你做了三個月,之後的價格一定要砍半。

新的流量投入

新的流量投入,線下過去是進場費用、陳列費用、促銷費用、人員費用,這是人海戰術,我們統稱為通道費用。過去所有線下的商超賣場,賺的是通道費用。

但現在,你只要能進場,都不是問題。現在,包柱變成了稀缺資源,既可以做形象展示,又能賣貨,是最好的「導購」。但包柱就那麼幾根。

包括我們冰泉,在很多渠道都做了定製產品,滿足消費者個性化、時尚化的需求。一套產品打天下,打不動了。

線上也是,過去就是展示費用、拉新、小紅書種草、站外引流。可能過去站外引流還有一些免費的流量,比如B站、論壇,包括健身群、飲食群等各種群。

但現在不行了,現在叫投流,如果你做直播,必須去投流,花錢買流量。所以現在線上流量越來越貴,成本越來越高,包括達人費、坑位費、各種銷售提點、內容製作、跨界聯合的費用。

比如今年非常火爆、成功的跨界聯合案例,是瑞幸和茅台跨界推出了醬香拿鐵。過去的茅台是一瓶一瓶賣,現在的茅台可以一滴一滴賣。「棗子再甜,不如西瓜灑鹽」,引起消費者的購買慾和興趣,瑞幸的醬香拿鐵上市第一天就賣了500多萬杯,銷售超過1億。

新的流量創新

新的流量創新,我們主要看線上的部分。坦白說,線下的創新沒那麼快,就像水的比重一樣,比重非常大,轉化速度非常慢。線上,過去是做鑽展直通車、顧客運營、淘客分銷、節點促銷。但現在的線上,變成了品牌自播、達人達播、IP營銷、私域營銷、內容營銷。

比如在直播自播的運營上,通過頭部大V的直播合作,讓品牌快速形成人群破圈,製造聲量;通過海量的達人矩陣,放大自身影響力,拓展產品曝光度/銷售渠道,實現多元人群破圈拉新;建立品牌自播的基本盤陣地,通過好內容建立自播蓄水池,保證日常銷量,實現品牌沉澱。

擁有了一定的影響力之後,結合內容營銷、IP營銷、平台的節點營銷等,創造新的勢能,持續帶來品牌的新鮮感,實現規模爆發。

流量運營變化下的變革未來

流量運營變化下的變革未來,我認為堅守品牌價值、配套產品矩陣、廠商合作分工是中短期的未來,打造私域流量、全渠道一體化、組織配稱支持是中長期的未來。

堅守品牌價值

2021年1月1日,頒布新的化妝品管理規範之後,整個化妝品行業正式進入了品牌時代。過去大家都談產品為王、渠道為王,但是從2021年1月1日以後,開始以品牌為王,因為這個號稱史上30年最嚴新規下,很多虛假宣傳、誇大宣傳、恐嚇營銷都不能再說,比如蟎蟲、治療胃病的幽門螺桿菌,都不能說了。

品牌為王的時代,最大特點是產品嚴重同質化,因為很難創新,除非你有強大的研發能力,或者有首發優勢。中小品牌生存會很艱難,必須要在品牌創新上,找到自己的品牌價值,做出自己的特色和差異化。

配套產品矩陣

過去是一套產品打天下,未來一套產品打不了天下,至少要三套產品,電商一套產品,標超一套產品,流通一套產品,否則價格會亂。價格一亂,你的經銷商就沒有利潤了,那就不會做你的生意,你就玩不下去了。

廠商合作分工

廠家做廠家的事情,做品牌打造和產品打造;經銷商做經銷商的事情,做渠道運營和渠道管理。現在很多經銷商喜歡自己貼牌做產品,坦白來說,成功的屈指可數。

廠家直控終端,也沒有幾個成功的,勞財傷命。所以廠商一定要做分工,廠家干廠家專業的事情,經銷商干經銷商專業的事情,合作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打造私域流量

未來一定要做私域流量。別人說,沒有公域,做不大。但如果沒有私域,你一定做不長。私域就是你的抖音、你的直播,你的微信、你的視頻號。

很多達人,身後有一千萬、兩千萬的粉絲,其實那不是你的粉絲,是平台的粉絲。平台一封號,你什麼都沒有了。但是在微信生態圈裡,這些粉絲是你自己的,所以無論是經銷商還是品牌商,未來一定要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

全渠道一體化

未來企業到最後的競爭,一定是供應鏈的競爭、效率的競爭。

什麼樣的產品最有效率?一盤貨、一個價,全渠供。這跟配套產品矩陣其實是有衝突的,只不過不同的階段,我們做不同的事情。未來一定要全國一盤貨一個價格,你的產品成本才能最低,效率才能最高。目前很多服裝行業、家紡是這麼做的,還有一些日化品牌也在這麼做,比如某個護膚品品牌,出299元的套裝,線上線下一個價,賣得非常不錯。這會是未來的趨勢。

組織配稱支持

這個可以放在戰略里,80%的人都在選擇做什麼、不做什麼;還有15%的人知道,戰略是資源的整合;還剩下5%,不知道。戰略一定是牽引組織能力的建設,你想做什麼樣的生意,就必須有什麼樣的人才,你的組織打造非常關鍵。

所以未來所有的經銷商老闆,要讓你的組織能力打造順應這個時代趨勢。

新消費新趨勢,我們要圍繞著新的消費變化而變革,不能不變;我們要圍繞著新的趨勢變化而布局,做不到先知先覺,可以做到後知後覺,千萬不能不知不覺。

最後送大家三句話:新消費新未來,只要路對,就不怕路遠;只要你選擇的方向對了,一猛子扎進去做,一定會走著走著花就開了;認真做事,用心謀遠。原文叫用心才能做好,認真才能做對。

認真做事這句話是留給你的團隊,執行層一定要按標準、制度、流程認真做事,但是作為經銷商老闆,一定要用心謀遠,想著企業未來怎麼發展,組織架構怎麼調整。其實我們很多老闆反過來了,自己事無巨細地認真做事,因為老怕下面的員工做不好。結果你認真做事了,你的團隊就用心謀遠了,找其他工作去了。

未來的渠道、流量、市場會發生什麼變化?坦白來說,沒有答案。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年代,唯有保持不斷的進步、學習和成長,我們才能讓不被這個時代淘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ecd288ba43a2eddd0e9224c1466ef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