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稱商超下滑30%,標品下滑15%,休食經銷商能挺過這輪寒冬嗎?

2023-11-30     新經銷

原標題:散稱商超下滑30%,標品下滑15%,休食經銷商能挺過這輪寒冬嗎?

作者丨袁來

各位朋友好。

見字如面,我是新經銷的袁來。

最近一段時間,因為籌備「新經銷」在鄭州組織的第一屆中國快消品硬折扣大會,我集中地找了十幾位食品乳飲領域的大商老闆,跟他們交流探討零食量販店的發展,以及硬折扣對經銷商的影響。

回答,如出一轍,衝擊下滑非常明顯。

我做了一個小調研,同比去年生意下降比例是什麼範圍?回答也幾乎一致。

休食標品商超生意下滑10%-20%,休食散稱商超生意下滑30%左右。

一位經銷商老闆跟我說,「沒有店是不下滑的。除了生意下滑外,商超的退貨率也平均漲了1個點,小店的退貨率平均漲了2個點。

商超門店為了應對零食量販店的衝擊,從此前每月會員活動,改為每周有活動,一個月5個促銷點,同時活動力度也遠超過去。

平時也賣不了多少貨,能賣貨的時候現在還得貼錢進去,降毛利!

這是經銷商老闆給我的真實反饋。

我又問了一位經銷商老闆,身邊有同行經銷商受影響,有倒閉的嗎?

經銷商老闆直接這樣回答我:「多,多,很多,很多。特別是單一品牌的經銷商,類似**品牌,**品牌的經銷商。像我稍微好一點,代理了幾十個品牌,像一條蜈蚣,斷了兩條腿,還能繼續活下去。」

我想從這兩位經銷商老闆的反饋結果看,說是「寒冬」,一點不為過。

單純吐槽生意下滑、生意難做,沒有任何意義。面對外界衝擊,必須要去積極改變,尤其處於供應鏈中間環節的經銷商夥伴。

本篇期望從以下三個維度給休食經銷商一些思考和啟發。

  • 經銷商能不能開店?
  • 本地商超系統生意如何維繫?
  • 商超生意下滑外還能做什麼?

經銷商能不能開店?

面對零食量販店的快速擴張,不少經銷商心動:「我自己就是做休閒食品的,乾了一二十年,什麼產品好賣,門兒清。既然這麼火,不如自己開一兩家零食店或加盟頭部零食品牌。趁著風口期,沒準還能抓到一波紅利呢。」

不少經銷商抱著這樣的想法開始了加盟開店之路。

今天我不是反對經銷商加盟或自己開店,我想說,開店投資沒問題,但千萬不能因為我是做休閒食品,我懂休食,所以去開店。

懂零食,經銷代理零食,跟能不能開好一家零食店完全是兩碼事。

在今年10月「新經銷」發布的《中國零食折扣白皮書(快消行業洞察2023)》報告中指出,3大因素決定加盟商(加盟零食量販連鎖品牌)經營績效。

  • 80%因素是市場環境—區域選擇,門店位置,當地的競爭業態。
  • 15%因素是系統支持—供應鏈效率,選品能力以及運營支持。
  • 5%因素是經營實力—資金實力,資源認知和人員配置。

簡單來說,你想加盟一家零食店並能經營好,不是取決於你的資源、你的供應鏈。核心決定性因素是你能否找到一個好位置,好地段。

如果經銷商恰好碰到一個好位置,就加盟一家。不僅是當作一種投資,也借著機會學習休食的品類管理策略和動作,知己知彼。

最後,關於能不能開店,我想經銷商老闆們一定要建立一個認知:經銷代理生意和零售門店生意,是兩碼事。不能因為你天天給門店供貨,所以你就覺得你可以開好門店。

可以開店,但過往經銷代理生意,除了能給予資金支持外,其他什麼也給不了,必須得從頭來干。

本地商超系統生意如何維繫?

標品下滑15%,散稱下滑30%。經銷商本地商超生意該怎麼辦,怎麼止跌。

除了常規策略:在現有品類中搶占更多同行品牌的銷量外,最重要的是要看,本地商超系統門店如何應對周邊零食量販店搶奪。

因為本地的商超系統門店比經銷商還著急,還焦慮。

商超門店應對零食量販店的調整方向,尤其是後端採購體系的調整,以及前端休食品類管理的調整,對經銷商來說很重要。

商超門店的調整策略和動作,才是經銷商優化升級的關鍵考量因素。

經過與相關零售行業專家的交流,本地商超系統門店的調整策略核心是兩個方向:

1. 店內休食商品結構調整
2. 休食採購合作模式調整

1. 店內休食商品結構的調整

最關鍵的兩個動作,第一,下移散稱品類主流價格帶。比如過去商超休食散稱的主流價格帶是20-30元/500g,調整主力價格帶為10元-15/500g。

我們內部拿到的研究數據看,也符合邏輯。以散稱餅乾為例,主流賣場的主力價格帶是15-30元/500g,而零食量販店的主力價格則是10元-20元/500g。

第二,獨立零食專區,豐富品類:多SKU,小規格,低客單。

這裡重點說說「低客單」,過去很多商超在店內陳列方式是以品類為第一優先陳列方式,比如餅乾、糖果、肉食等,未來調整動作是以價格為第一優先陳列,比如9.9,15.9,20.9。同一價格帶,讓消費者挑得更多。

2. 休食採購合作模式調整

合作模式調整大的方向是「縮短供應鏈」,以獲得在價格上的絕對優勢,這是毋庸置疑。具體動作是什麼?

  • 第一,部分重點商品、重點品類,廠家直營,去經銷商化,現金直采。
  • 不能廠家直營的,縮短經銷層面,必須為一級經銷商合作。同時,在合作帳期上,不再是第一優選條件,商品和價格是第一條件。
  • 第二,為休食採購人員設定KPI考核指標。
  • 比如休食每月淘汰率10%以上、強制休食品類不斷更新汰換、聯合經銷商一起找品、選品,主動引入新品。

基於上述的四個關鍵動作,我想作為休食經銷商老闆,應該能從其中獲得些啟發和思路。未來經銷商與商超系統不是簡單貿易供貨關係。

站在下游門店的視角,為門店選品,將自己定位為休食品類採購、選品、運營專家,這是能與門店持續合作的關鍵。

同時,經銷商對應商超生意的調整也要加快。商超下滑,直接找廠家直營合作。調整不夠快的經銷商,不僅僅是零食店搶了生意,商超在自救過程中也替換了經銷商原有的生意。

商超生意下滑外還能做什麼?

商超生意下滑,很多時候經銷商沒辦法改變,只能接受。

回到最樸素簡單的道理中:當你什麼也改變不了的時候,就好好提高能力,迎合改變,尋找機會。

此時,經銷商能做的就是,撿起之前看不上的渠道銷量來對沖。

比如政企食堂、校園店、鄉鎮批零兼營超市。過去團隊精力全部放在了商超渠道,現在除了西瓜也要撿芝麻。

對中小型商超門店,多品牌供應、單一品類供應,逐步增加成為多品類供應,甚至全品類供應。

中小單體門店無法像區域連鎖零售企業一樣,直接對應上游廠家直營。但為了獲得相對的產品價格優勢,規模化採購是確定性的方向。

此時,對經銷商來說,成為中小單體門店的超級供應商,是獲得生意增長的核心路徑之一。

總結

市場是有的,是存在的。

當我們覺得生意下滑、生意不好時,不要怪外部經濟環境、不要怪消費降級。區域零售企業的商品都是滿足消費者日常生活的剛需品,經濟影響有限,95%的生意下滑都是由於同行競爭。

不要找理由,更不要找藉口,是自己沒本事保住這門生意,好好學習,好好進步,才是王道!

這是一位零售經營者對我說的話,我認為一樣適合經銷商。

2023年12月6日-7日,「新經銷」將在鄭州舉辦第一屆中國快消品硬折扣大會。

屆時硬折扣連鎖品牌創業者、快消品頭部品牌高管、快消品全國優秀大商、傳統零售企業,以及服務商、研究專家等將會齊聚鄭州,共同探討硬折扣帶來的供應鏈革命,以及長周期的發展趨勢和機會。

PS:2023年12月6日-7日,「新經銷」將在鄭州舉辦第一屆中國快消品硬折扣大會。本次大會,2天議程,是全行業首個聚焦硬折扣主題的大會。

本屆大會將圍繞「新生態•硬增長」為主題,2天時間,2場主論壇,2場主題研討會,1場閉門私享會,與硬折扣連鎖品牌實踐者、快消品頭部品牌高管、全國大商、傳統零售企業等一起相約鄭州,探討硬折扣帶來的生態變化,推動快消產業的新增長!

了解更多詳情,歡迎私信諮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e023d0213cdc918b916b894a0b908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