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汝瑰擔憂:杜聿明已被俘,老蔣讓我離開機要崗位出任軍長,還有誰在舉報我?

2023-11-03     半壺老酒半支煙

原標題:郭汝瑰擔憂:杜聿明已被俘,老蔣讓我離開機要崗位出任軍長,還有誰在舉報我?

郭汝瑰回憶:「解放軍取得了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決定性勝利之後,我知道老蔣作戰失敗經常遷怒於人,近來我總覺得有人中傷我,蔣已開始對我不信任。我是深深了解特務手段殘酷的,一想到萬一情況暴露,被嚴刑拷打,血肉橫飛,求死不得的情景,確實有點不寒而慄。(本文黑體字,除特別註明外,均出自《郭汝瑰回憶錄》)

英雄不是沒有恐懼,英雄可敬之處,在於能承受恐懼、戰勝恐懼。郭汝瑰戰鬥在敵人心臟多年,三大戰役的大半蔣軍計劃由他親自製定又親手送出,只要有一次失手,就將萬劫不復。

承受著巨大壓力的郭汝瑰,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務,送出了大量重要情報,按理說繼續留在「國防部」第三廳(作戰廳)會更有價值,他為何要請辭廳長之位去當一個軍長?

郭汝瑰說的「有人中傷」,就是有人舉報或告密,但是郭汝瑰知道,熟悉那段歷史的讀者諸君也知道:重量級舉報並引起老蔣懷疑的,還真不是在淮海戰役被俘的「徐州剿總」副總司令、前線指揮部主任杜聿明——杜聿明向老蔣和顧祝同明里暗裡舉報過多次,都是碰了一鼻子灰,最後杜聿明兵敗被俘,連告狀的機會都沒有了。

既然不是杜聿明,那又是誰對郭汝瑰的潛伏構成了致命威脅,迫使郭汝瑰不得不辭職離開這樣一個重要崗位呢?

1947年3月5日和1948年7月7日,郭汝瑰兩度就任「國防部第三廳廳長」,在兩任期間,還當了一段時間「徐州陸軍總司令部參謀長」。

當年那個「徐州陸軍總司令部」轄有十一個綏靖區和四個兵團,總兵力有七十多萬。郭汝瑰到徐州後,接到聯絡人任廉儒傳達的董老指示,設法讓張克俠就任徐州城防司令。

直到淮海戰役打響,郭汝瑰才知道董老布局實在高明:張克俠、何基灃等便在萬年閘率部起義成功(也稱賈汪起義),從而使徐州的東北大門敞開,讓解放軍能迅猛地直搗徐州,完成對黃百韜兵團的包圍,並占領了阻擊邱清泉、李彌兩兵團東援的有利地形,為淮海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張克俠當時不知道郭汝瑰是自己的同志,所以在《第三綏靖區部隊起義經過》中回憶:「『剿總』參謀長郭汝瑰是我在陸大的同學,他知道我在徐州,推薦我擔任守備指揮官一職。我考慮擔任這個職務,便於掌握徐州軍隊行動及工事情況,又可自由出入『剿總』,到參謀處翻閱軍事情報和軍事圖表,隨時了解軍情的變化,因此,我同意兼任了這一職務。」

何基灃張克俠起義,「第三綏靖區」被撤銷司令馮治安被剝奪兵權當了有職無權的「京滬杭警備副總司令」,整天怕老蔣秋後算帳而提心弔膽,力薦張克俠的郭汝瑰,則在新任「參謀總長」顧祝同的力邀下,再次就任「國防部」第三廳廳長。

郭汝瑰深度參與了蔣方三大戰役的計劃制定,特別是淮海戰役(蔣方稱「徐蚌會戰」)的絕大多數戰略規劃,基本都是出自郭汝瑰之手,老蔣和顧祝同認為計劃極好,杜聿明卻有苦說不出,他在《淮海戰役始末》一文中,把自己沒跑掉的責任都算在了郭汝瑰頭上:「蔣所以變更決心,是被郭汝瑰這個小鬼的意見所左右的,很後悔我在二十八日(1948年11月28日,蔣在南京召開軍事會議,決定放棄徐州)對蔣未說明我對郭汝瑰的看法!」

杜聿明說的老蔣改變決心不讓自己逃跑,是有電報為證的——12月3日,杜聿明是有機會突圍逃掉的,但是在當天晚上卻接到「國防部」的正式命令:貴部應迅速決心於兩三日內解決濉溪口、馬莊一帶之敵軍,此為對敵軍各個擊破之唯一良機。如再遲延,則各方面之共軍必又麇集於貴部周圍,又處於被動矣,此機萬不可失。萬勿再向永城前進,迂迴避戰!

接到電報的杜聿明鼻子都氣歪了:「弄到現在,老頭子聽郭的擺布,先後函電令向解放軍攻擊,已陷於全軍覆沒的危險之中;也後悔我今天上午太怯懦,不果決,不該令各兵團中途停止召集各將領開會,耽誤一日行程。現在逃既晚了,打也無望。想來想去,覺得江山是老蔣的,由他去吧!」

蔣軍在淮海全線崩潰,杜聿明成了俘虜,再舉報郭汝瑰已經沒有可能,但是郭汝瑰還是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危險,於是主動找到顧祝同,請求辭去廳長之位去當一個軍長,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證明了郭汝瑰的擔心並非過慮:「1949年1月6日,總統府第三局的陸大同學傅亞夫向我透露,顧祝同簽呈我任第十軍軍長,總統未批准!好似一個晴天霹靂,震得我腦袋全暈了。我想蔣既疑心我,讓我離開機要崗位出任軍長,為何出爾反爾,不肯批准呢?這必定是當軍長也不放心我了!」

正當郭汝瑰繞室彷徨無計可施之際,胡璉從淮海逃回南京,在面見老蔣後,於1月11日找到郭汝瑰:「總統已批准你任十八軍軍長,望早日到職,重振十八軍的軍威!」

郭汝瑰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熟悉那段歷史的讀者諸君也知道,十八軍是陳誠的起家班底,老蔣嫡系中的嫡系,「土木系」就是從十八軍十一師得名,老蔣連第十軍都不肯給郭汝瑰,又怎麼捨得把十八軍交給這樣一個可疑人員?

郭汝瑰去找聯絡員任廉儒商量:第一,老蔣答應我出任十八軍軍長,只是出於對胡璉的信任,對我仍舊是沒有好感,那麼遲早還得出問題;第二,十八軍是老蔣的一張王牌,在淮海戰役滅亡後,逃出來的加上老蔣補充的,從士兵到各級軍官,都是蔣集團的死硬分子,起義是不可能的。

任廉儒代表組織建議:你應爭取帶部隊到西南,到時設法起義,瓦解敵軍,影響作戰進程。

郭汝瑰認為這也不可行:這樣做肯定會引起老蔣的疑心,哪有嫡系部隊的軍長不當,卻要去二三流部隊去的?萬一他窺察出我的秘密,豈不弄巧成拙?

正在郭汝瑰進退兩難之際,「代參謀長」林蔚於1月21日對他宣布了老蔣的新命令:「免去你十八軍軍長,改任七十二軍軍長!」

七十二軍早在淮海戰役時覆滅於陳官莊,跑出來的殘兵敗將連一千都不到,老蔣這份新的任命,就是給了郭汝瑰一個軍的番號、一個團的人馬。

沒有錢沒有人,這也難不倒郭汝瑰,他在「國防部」經營多年,朋友還是不少的,於是他利用各種關係,從第四廳和聯勤司令部弄到了一個滿編軍的槍械車輛裝備,胡璉(第二編練司令部司令)給他用來重建十八軍的錢,也老實不客氣地用在了組建七十二軍身上。

原第十軍軍長覃道善、第十八軍軍長楊伯濤,跟他們的十二兵團司令黃維、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在功德林重逢,原七十二軍軍長余錦源兩次投誠最後丟命,新七十二軍軍長郭汝瑰則帶領部隊在四川宜賓通電起義了。

郭汝瑰部隊起義後出現了一些麻煩,郭汝瑰何時公開身份,這都與本文無關,咱們還是回過頭來,看看是誰的舉報,讓老蔣對郭汝瑰起了疑心。

跟郭汝瑰一直關係不錯的顧祝同告訴郭汝瑰:「這是劉斐找替罪羊,說你缺乏歷練,好出奇案,很不穩當!」

劉斐肯定還對老蔣說了很多重話,那些話顧祝同不可能全都轉述,但他大罵「劉斐這樣做很不道德」,也讓郭汝瑰明白了很多事情:「我到七十二軍就職之前晉見蔣,蔣說:『你不行,唔!你要好好歷練!』這與顧祝同告訴我的話如出一轍,證明確是劉斐中傷我。」

郭汝瑰並不怨恨劉斐的原因,除了劉斐在他出任軍長一事上「幫忙」之外,還因為他也曾想過搞掉劉斐:「我在大別山『清剿』會議上見他抬白崇禧出來,在睢杞戰役鉛筆一揮就把區壽年兵團送掉時,就想向蔣報告,搞他下去。但我又疑他是與我黨有聯繫的人,問任廉儒,他說『摸不清楚,最好莫要下手』。」

劉斐和郭汝瑰互相不知底細,鬧出了很驚險的誤會,但是我們細細想來,這是不是上級的巧妙安排:要沒有劉斐「舉報」,郭汝瑰繼續當第三廳廳長,是不是早就暴露了?郭汝瑰真當了第十八軍軍長,恐怕已經被老蔣帶著撤到島上去了吧?

雖然有誤會和危險,但是郭汝瑰和劉斐都沒有暴露,他們全身而退後,我們似乎也能發現一些奧妙:郭汝瑰和劉斐之間的「矛盾」,是不是某位諜報大師的神來之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e019e3db9ce42d21cd55a2ab5fe9b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