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樂清之二:鄉村振興大調研:走進道地產區鐵楓堂的前世今生

2023-08-19     朱文鑫

原標題:圖說樂清之二:鄉村振興大調研:走進道地產區鐵楓堂的前世今生

鄉村振興調研組的第二站,走進樂清市雁盪山鐵楓堂鐵皮石斛博物館,進一步探源石斛的歷史發展。來到雁盪山北麓龍西鄉龍溪村,一座古老的建築呈現在我們面前,館長介紹說,這裡是鐵楓堂創始人宋康池故居及行醫館址,2018年浙江鐵楓堂在原址按原貌重建,以豐富雁盪山旅遊內容,帶動山老區經濟發展,傳播鐵皮石斛道地產區養生文化。走進博物館,琳琅滿目的石斛藏品300餘件,共設三個展廳,歷史廳:記錄著雁盪山鐵皮石斛的歷史、鐵楓堂五代傳承的中醫藥文化發展歷程;非遺廳:體驗「十九道古法非遺炮製」的鐵皮楓斗加工技藝,感受中醫藥炮製文化的博大精深;功效廳:鑑別不同種類的石斛、查閱歷代醫學古籍對鐵皮石斛功效記載,了解鐵皮石斛的中醫藥養生價值。

鐵楓堂自創辦以來,專注於鐵皮石斛產業的發展,在加大新品開發和精深加工投入的同時,更注重鐵皮石斛歷史文化的挖掘,創辦溫州唯一的一家「鐵皮石斛主題博物館」,從多維度展現和傳播鐵皮石斛的養生文化,引領行業的轉型升級。

雁盪山地質環境和自然環境,造就了優質的鐵皮石斛。樂清被譽為中國鐵皮石斛之鄉、中國鐵皮楓斗加工之鄉、國家鐵皮石斛生物產業基地、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在參觀了非遺工坊後,與館長一起品鑑了地道的 鐵皮石斛茶,我了解到,石斛的食用方法很多,可以直接鮮吃,榨汁,煮飲,入膳,煲湯,浸酒等。但推薦最好是嚼著吃或者榨汁喝,這樣能保證原汁原味,能真實的感受、體會到鐵皮石斛的味道,享受鐵皮石斛的清香甘甜。

立秋雖已過,末伏剛來臨。燥熱的暑氣還未退去,秋老虎仍在肆虐,適當清補調理身心,吃上一碗鐵皮石斛山藥粥,健脾益氣,養胃護胃。

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樂清人宋康池在樂清市大荊鎮開設中草藥鋪,採集、加工、銷售鐵皮石斛和金銀花等當地知名中草藥。當時野生鐵皮石斛較多,但不宜長時間存放,宋康池就率先採用將石斛莖文火加工成楓斗,加以保存;其子宋萬連承父業經營中草藥,以加工、銷售鐵皮楓斗而名聲鶴起,並將藥鋪取名為「鐵楓堂」。1912年蔣叔南(蔣介石同學)為宋萬連題「鐵楓堂」,1924年康有為題「中醫世家」。「鐵楓堂石斛」由此而來。

來到鐵楓堂文化產業園,我們發現,鐵楓堂 「用道地良材,做良心精品」的雙良原則;信奉「研發是第一生產力,研發是核心競爭力,研發是發展源動力」的價值。目前開發出農副產品系列、日化產品系列、藥業產品系列、飲品系列等,走入尋常百姓家。

如今,「鐵楓堂」歷經五代人的不懈努力,在浙江鐵楓堂公司董事長、楓斗非遺加工技藝傳承人宋仙水的帶領下下,「鐵楓堂」已發展為鐵皮石斛品種選育、組培苗繁育、大棚種植、仿野生原生態種植、GMP加工、精深加工、連鎖經營、綜合開發、中醫藥養生文化傳播為一體的現代科技農業企業和中藥道地產業,鐵楓堂石斛產品與文化旅遊融為一體,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鐵皮石斛全產業鏈匠心企業,建立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鐵皮石斛重點研究室、院士專家工作站、教育部重點研究室鐵皮石斛中藥製劑聯合實驗室、鐵皮楓斗非遺加工技藝傳承基地,極大地帶動了鄉村振興的大發展。

(待續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c14beed72275f46de4e1fe76ea85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