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公眾號:Camelia山茶花
帳號 ID:hicamelia
最近看了一部優美如散文詩的紀錄片,叫做:我在森林,也許遲到...
這部豆瓣 8.9 分的紀錄片記錄了 2019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彼得·漢德克在巴黎郊外的生活。
來到彼得·漢德克巴黎郊外的房子,仿佛是走進了侯麥的電影。綠意環抱中的小屋樸素自然,而漢德克本人也並不似看上去般嚴肅。
他將新鮮採摘回來的蘑菇散落在地毯上,絲毫不掩飾對蘑菇這類植物的狂熱痴迷:
」大家都知道我愛蘑菇成痴,蘑菇真是美好的事物。「
新鮮採摘回來的蘑菇上帶有泥土。他坐在書桌前拿著小刀一邊熟稔地清理,一邊對著鏡頭頗為可愛地說:
「我搭飛機無聊又動彈不得時,不管在機上或者機場,我都會想說, 等到大家,回到平淡的小世界,一切都會變好。這是解脫,從差勁、算計、科技的世界跳脫。」
清理完大部分泥土,漢德克便不再清理,而是接著用小刀將蘑菇對半劃開,肥美的蘑菇肉展露在鏡頭面前,白白嫩嫩的,出乎意料地治癒。
接著他還用小刀一片片地颳起蘑菇,畫面只剩下刀片划過蘑菇肉的聲音,十分解壓。
第一次看到有人對蘑菇這麼著迷,看完影片後也忍不住又搜索了下彼得漢德克和蘑菇的情緣,他寫過一篇小說,名字就叫做「試論蘑菇痴兒「。
小說中的主人公幾乎是彼得漢德克的鏡像,也非常痴迷找蘑菇,甚至因此失蹤。
還有一件和蘑菇相關的趣事是,2019 年,諾獎消息公布後的第二天,有記者上門拜訪想要採訪他,然而卻撲了個空。家中空無一人,只見門上留有一個字條,寫著 「我還在采蘑菇,您自己先進屋「。
痴迷蘑菇多少算是彼得·漢德克熱愛自然世界的一個縮影,正如他討厭這個高效的科技世界一般,投入森林的時光可以讓他盡情忘掉網絡與科技產品,全心投入一段冒險的時間。
他在紀錄片中也說過,他從未使用過電腦,並非是因為人們想像的那麼不科技,而是他由衷熱愛鉛筆、紙和橡皮擦帶給他的安定感。
影片中經常出現紙頁翻動的聲音,還有他的各色鉛筆。我想我們都同樣懷念那樣一個時代,文化通過具體的物件展現、傳承,我們可以拿起具體的書本、鉛筆,不僅用來寫字、畫畫,還可以只是痴迷於它們散發出來的氣息,一種讓人感到安心的物件的氣息。
無論走到哪裡,漢德克也都會習慣帶上他的筆和本子,把所見所思記錄下來。他的本子上不僅遍布密密麻麻的字,還有些亂糟糟的線條,他說這是他記錄風與樺樹的畫。
二月的時候,還沒有樹葉的樺樹;一陣強風吹過的樺樹;三月樹枝低垂的樺樹......都被他用線條記錄了下來。
生活中周遭的一切事物在作家的敏銳洞察中都有了更加豐富的生命力,成為詩一般的存在。好的作家因此常常也是生活家。
在巴黎的房子外,漢德克還將撿回來的貝殼裝飾在自己的花園小徑旁,倒出來的沙子據說有兩百萬年曆史,他用手將這些沙子和泥土混合在一起,森林因此仿佛也有了海浪的迴響。
無所事事的時候,他經常會在此來回踱步,等待著那些稍縱即逝的靈光時刻。在家的時候,經常能夠看到他在閱讀。他曾說過,自己是靠閱讀、靠夢想與存在守住經驗。
他家幾乎每個角落都有一小堆書,隨手就能拿上一本沉浸其中,溫馨的地毯與光落下的影子,是絕佳的裝飾。
影片中,他時不時就會蹦出幾句富有哲思的話,如:
人生是等待收割的田地。
想像力不是欺騙,而是為周遭的事物升溫。
語言從字語間浮現,他並不存在,而是成為。世界上最永久的就是達到與成為,永恆地成為永遠在擴張的文學語言。
創造是很稀有的,被允許創造、得以創作、要求創造,並非常態。這是一種遠見,遠見很重要。
......
有些晦澀深奧,並不好懂的,但觀看時也好像不必去完全理解。沉浸在那種遐想的輕盈中,讓心沉下來就樂在其中了。
偶爾,漢德克也會只是沉默地翹腳坐在躺椅里,開始刺繡。
鏡頭下的他在穿針時顯得十分笨拙,好幾次都沒弄進去,於是他十分可愛地為自己辯解道,想讓線穿過,就不能猛戳,但也不能過輕,這是禪學問題。
雖然是獨居,但他其實並非單身,他和妻子蘇菲目前是分居狀態。分居不是因為其他原因,只是因為漢德克需要獨立的空間去寫作。
他和妻子會不定時約會、見面,女兒也常常來拜訪他。影片中放了很多他用寶麗來給女兒拍的照片,還有與女兒的合照,陳舊的老照片每每翻出來看都覺得異常溫馨。
從他與女兒的合照中可以看出,他年輕的時候雖然靦腆但是十分叛逆,留的是披頭士的髮型,中長發圓形墨鏡,與現在的形象對比,反差還蠻大的。
雖然他現在的生活看起來好像有點離群索居的意味,但他從未失去與世界的聯結,從年輕的時候開始,他就十分關心宏大的事物,時刻保持與時代的共振。
他是作家、是時代的旁觀者,也是批評者。還是青年的時候,他就已經在公眾場合毫不留情地作出了」當代德國散文將一種描述的無能奉為圭臬、是廉價的文學」、完全空洞愚蠢的文學「這樣言辭犀利的批判。
回顧彼得·漢德克的過去,成為作家之前,他本應該成為一名牧師,但是寫作俘獲了他。母親自殺、舅舅陣亡、親眼目睹戰爭的殘酷,都成為了他拿起筆桿的動力。 他寫小說,也嘗試戲劇與電影創作。但他說自己本質上還是個詩人,「我是一個具有詩意的作家,但是帶著一些戲劇性的傾向。我的靈魂是詩歌的,而且我的整個機制都來自於詩歌。「
影片的尾聲也是用了他早年寫下的一首詩歌來結束。在詩里,漢德克寫道:
為了小事彎腰
躲進無人的空間
對悲劇叫囂
對不幸吐口水,笑看衝突
以本色前進,直到你變成正確
窸窣的樹葉變得甜美
在鄉野間走動吧,我會追隨你
在這個充滿未知的世界,堅守是一種被低估的浪漫。
全片觀看地址:嗶哩嗶哩,作者:567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bc3303b8201df74be641d3e4ffbae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