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漏的大清」,最後的王朝崛起之路

2019-11-16     知黑守白

 努爾哈赤做夢也沒有想到,本來只是想在大明分崩離析內憂外患時,靠靠刷刷裝備打打怪來給女真族提升一下生活水平,沒想到一不小心走上人生巔峰直接創立了新的王朝,取代大明近300年。

  彼時的明朝早已經不復開國時萬國來邦的氣勢與榮耀,只剩下傷橫累累的一地雞毛。廟堂之高,有宦官當道,江湖之遠,有外族侵擾,上有天災,下有人禍。這個表面一統的江山實際上已經分崩離析,離滅亡不遠了。

  正如每一任開國之君都是鐵血手腕,渴望名垂青史一樣。每一任末代帝王都是俠骨柔情,除了正業做不好,其他的倒是很優秀。可滅國時你的溫柔就是原罪,兵臨城下時你的碌碌無為就是致命之刃。

  歷任末代皇帝之中,崇禎皇帝應該算是最悲催的一位了,他不像別的皇帝沉溺酒色,也並沒有濫用奸臣。只可惜,前任把大明的家底快敗光了,只留給他一地爛攤子。
朱由檢繼位後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生活節儉,曾六下罪己詔,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惜其性多疑,無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皇朝。在位期間爆發農民起義,關外後金政權虎視眈眈,已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1644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時,於煤山自縊身亡,終年34歲,在位17年。朱由檢死後廟號懷宗,後改毅宗、思宗。清朝上諡號守道敬儉寬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諡號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葬於十三陵思陵。------《明史·卷二十三·本紀第二十三·莊烈帝一》
崇禎的一生可以說充滿了悲劇色彩,他擁有極強的政治手腕,心思縝密,果斷幹練,並且精力充沛,幾乎擁有歷史上所有明君的特徵:

  如果用上帝視角來看他這一生的話,他既是不幸也是幸運的。不幸的是人家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他是前人砍樹,後人遭殃。

  幸運的是,他及時發現了問題,並且準備力挽狂瀾。說句中二的話就是,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這簡直算是扭轉乾坤的大事,如果他真的成功了,那麼他的功績只怕比開國帝王還要厲害,不過可惜的是他失敗了。

  究其原因,就是只有帝王心,沒有帝王命。嘿嘿嘿,說著玩的。大略回顧一下他的作為會發現,他是一個很矛盾的人,一方面希望手下有人能夠替他教訓這些番邦異族,保護好大明江山不受威脅,另一方面,他的疑心病又太重,從他凌遲袁崇煥就可以看出僅僅是懷疑他投靠後金,在沒有確切證據下就下此狠手,也難怪涼了大臣的心。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沒有做大事的氣魄,所以即使下了一個正確的決策也是瞻前顧後,難以真正實施下去。

  不過相對於崇禎的倒霉,努爾哈赤算得上很幸運了。他本來只是一個小小的女真族部落的首領,如果不出意外本來也只能在關外鬧騰,怎麼也進不了中原地區,可惜一件事卻打破了他相對平穩的生活,給他帶來巨大的變化。
可惜所有人做夢也想不到給 大明造就對手的竟然是二百年來未有的大明邊將 ----李成梁

  當年李成梁將軍深諳以蠻制蠻政策,常年駐守邊關以守衛大明王朝,可惜在一次平復叛亂中無意中手下誤殺了作為導路人的努爾哈赤的父親與哥哥,努爾哈赤當年曾做過李成梁的親兵,很得賞識,只可惜飛來橫禍,家人在這場無妄之災中去世,讓李成梁也非常過意不去。

  為了彌補努爾哈赤,李成樑上書給他加官進爵,並且多加照拂。

  努爾哈赤雖然心有不滿,可惜胳膊擰不過大腿,只得壓下這股仇恨,不過這也給他帶來了巨大的轉機,憑著李成梁的愧疚心態,努爾哈赤短短几年內就收服了女真族。改名後金,也就是以後的大清朝。

  後來的闖王進京直接攻破了大明,可惜的是他太心急了,只顧著品嘗勝利的美食,卻忘了約束手下,導致手下欺辱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是可忍孰不可忍,吳三桂直接引領清兵入關,成為了美食真正的享用者。

  可惜後來的清兵也是沿襲了明朝的制度,將封建權利推向了巔峰,物極必反,所以三百年後則必然走向了當年明朝的老路。

  秦人不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aoAFm8BMH2_cNUguIN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