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肆虐,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
免疫缺陷以及免疫功能較弱的特殊人群是高危的最主要易感群體,以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瘡性腎炎和免疫缺陷的實體器官移植受者為例,由於長期服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劑藥物等原因,抑制了人的免疫系統,他們抵禦各種病原體感染的防禦能力會顯著降低,從而更易發生病毒感染。
免疫缺陷人群病毒感染和普通人也有所不同,比如器官移植的受者,呼吸道感染後出現的臨床症狀不典型,症狀與疾病的嚴重程度並不匹配,如果早期未加重視,短時間內就可能進展為呼吸衰竭,需要氣管插管輔助呼吸。
對於這兩類患者,預防各類感染、定期服用藥物和規律複查,避免疾病進展或發生感染十分重要。
患者貿然停藥可能造成病情不穩定或者疾病的進展,反而增加感染的可能,依照目前疫情的發展態勢,原則上儘可能的少去或者不去醫院。
那麼,患者在什麼情況下暫時不需要到醫院,以免交叉感染?
若出現需立即就醫的病症該怎麼做?
現在去醫院安全嗎?
如果需要複診檢查,除了去醫院還能怎麼辦?
一起來看看吧。
1.現階段,如果盲目去醫院反而增加了自己的感染風險,針對不能按時到醫院複診的患者,如何在家中做好自我病情管理?
勤洗手,保持室內通風,定時進行室內消毒,新型冠狀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30分鐘,乙醚,75%酒精、含氯消毒劑等均可有效滅活病毒;
做好自我用藥管理,按服藥清單時服藥,切勿擅自停藥。如果藥物用完,儘量選擇就近的藥店或者正規的網絡平台購藥;
每天需測量體溫、血氧、心率、家庭版肺功能(呼吸家)、動態過程肺功能動態變化等,觀察病情變化,如果出現不適可通過例如「微醫」等線上問診平台與專家在線溝通,根據專家建議決定是否就醫;
居家期間要適量多喝溫開水,儘量少吃一些熱性的食物,尤其要規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
避免使用有傳播疾病可能的中央空調,如必須開啟空調,需同時開排風扇,定期清洗消毒空調,開啟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2.哪些患者需要去醫院就診?
原則上,不去或少去醫院,如果需要立即就診,儘量選擇就近可滿足需求但門診量少的醫院,儘可能避開發熱門診、急診等科室;
若出現以下症狀,如發熱、咳嗽咯痰、呼吸困難、腹瀉、肌肉酸痛等,或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以及明顯的乏力、疲倦、關節肌肉疼痛等症狀時,應根據病情及時就診,並向專科醫生告知過去2周活動史,尋求相關建議及指導,不能因為害怕可能發生的感染而貽誤病情。
3.疫情期間,需要去醫院就醫怎麼辦?
儘量事先通過網絡及電話,提前了解醫院的科室布局以及就診流程,提前預約以減少就診時間;
全程佩戴口罩,建議佩戴眼鏡,防止病毒通過結膜傳入人體;
提前規劃出行路線,儘量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
接觸醫院物品後,不要接觸口鼻眼,使用手部消毒液洗手;
就診途中儘量避免穿行於發熱門診、急診等區域,避免接觸有發熱、咳嗽等症狀的患者,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
返回家中後,立即更換衣物並清洗消毒,儘量長時間用流水洗手。
4. 疫情期間患者是否需要延遲複診?可以通過哪些渠道進行遠程線上問診?
近期病情穩定的器官移植和狼瘡性腎炎患者,可以考慮線上問診,很多醫院已經開啟了遠程複診或者延遲複診;
全國專家大咖在線坐診,足不出戶和醫生快速問詢:為了幫助器官移植和狼瘡性腎炎患者做好疾病管理,方便隨時使用手機簡單操作就能完成在線諮詢、複診等服務,微醫組織各大知名專家針對器官移植、腎科、風濕科患者提供免費在線問診服務。
在線問診時間:自2月7日起,每周一到周六下午13:00~18:00(每天12位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