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展永久停辦,電子遊戲的舊時代已經落幕了

2023-12-15     三易生活

原標題:E3展永久停辦,電子遊戲的舊時代已經落幕了

在努力掙扎了數月後,一度被譽為「電子娛樂界一年一度奧林匹克盛會」的E3大展,最終還是壽終正寢了。日前美國娛樂軟體協會(ESA)方面宣布,有著近28年歷史、曾經作為全球最大遊戲展會的E3遊戲展將永久停辦。

ESA在相關聲明中表示,「儘管E3作為美國和全球視頻遊戲行業集中展示的活動主場已有二十年歷史,但我們還是決定在當下結束它」,以及「揮別這樣一場我們熱愛的活動格外艱難,但這是正確的選擇。」

正如《華盛頓郵報》在相關報道中所說的那樣,E3大展的停辦。標誌著電子遊戲行業一個時代的終結。

E3、也就是「電子娛樂展」(Electronic Entertainment Expo),其實是上世紀90年代美國電子遊戲行業快速發展的產物。彼時隨著個人電腦的普及以及家用遊戲主機的成熟,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電子遊戲的愛好者,再加上彼時網際網路尚不發達,所以遊戲開發商、發行商、零售商也迫切的需要一個平台來互相連接。

E3在1995年的首次舉辦,就吸引近4萬名遊戲行業從業者的參與,索尼也正是在此次展會上公布了PlayStation的存在,正式宣布進軍遊戲主機賽道,《雷曼》、《生化危機》等經典IP也在此完成了處子秀。迎來完美開局的E3在接下來的十餘年裡,就乘上了電子遊戲行業蓬勃發展的東風,並逐漸成為玩家們在夏季不可錯過的一場盛宴。

「如果沒有E3,日本的創作者和遊戲就不會像現在這樣走向世界」,這是知名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在X上發布的推文。要知道,小島秀夫的《合金裝備2》就是在千禧年的E3上一鳴驚人。事實上,E3也給遊戲行業的參與者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價值,在這個經過專業人士搭建的舞台上,遊戲開發者得以直接面向發行商乃至全世界展示他們的作品。

2006年則被外界視為E3的巔峰,這一年共有約400家廠商、超6萬名觀眾參與,將展館面積近7萬平方米的洛杉磯會展中心擠得水泄不通。可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發行商、遊戲廠商抱怨E3變得越來越擁擠,以及大量非專業人士的參與降低了這一展會的專業性。一年後E3方面宣布除了付費購買展位的廠商外,只有受到邀請的零售商和媒體才能參與,幾乎是直接打斷了E3的上升勢頭,因此不再熱鬧的E3後續也就自然失去了大眾的關注。

此外,流媒體相關技術在本世紀第二個十年迎來的跨越式發展,更是擠壓了E3這種線下展會的生存空間。移動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則讓更多的玩家得以第一時間了解遊戲業界的前沿資訊,而不需要依賴《電子遊戲月刊》這樣的專業雜誌,通過視頻流媒體和直播,遊戲廠商甚至可以直面玩家。

身為「御三家」的索尼、任天堂、微軟,以及EA、育碧、動視暴雪等大廠陸續發現,相比於在E3擠來擠去,在線上各自舉辦發布會收穫的曝光同樣足夠。這些廠商也發現玩家們真正關注的是遊戲本身,而不是誰的展台更精美、線下活動花樣更多。與此同時,進入新世紀以來,遊戲行業的併購也來到了新的高度,大量遊戲工作室在併購、重組中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裡。

這一現實帶來的結果,就是大量中小遊戲廠商消失、大廠逐漸寡頭化。原本依賴E3舞台發聲的中小遊戲廠商變得越來越少,也就使得E3的聲勢一年不如一年。除此之外,網際網路技術的成熟讓數字分發成為了新的趨勢,銷售實體介質的傳統零售商也逐漸退場,讓E3作為遊戲交易平台的價值也一路走低。

當然,出於慣性,有相當多的遊戲廠商依然會在每年參於E3,使得已經脫離時代的E3也得以繼續維持表面的繁榮。然而遺憾的是,2019年作為E3舉辦方的ESA方面領導層換血,又碰上了史無前例的疫情。ESA的新領導層在疫情期間對E3採取了極為消極的策略,在宣布E3因為難以迴避的公共衛生安全風險而取消後,居然什麼都沒做。

這時候,TGA的組織者Geoff Keighley站出來搶E3的生意了,藉助自身在遊戲行業的人脈,Geoff Keighley聯合一大批遊戲廠商搞起了綜合性的展前發布會「夏日遊戲節(Summer Game Fest)」。從2021年到2023年,夏日遊戲節發布會的在線觀看人數一路走高,進而徹底取代了E3的位置。畢竟玩家只需要一個在夏天看到更多新遊戲的平台,它可以是E3、當然也能是夏日遊戲節。

自此,擁有近28年歷史的E3,也就徹底沒有了在遊戲行業存在的意義。而這也正是一個擁有輝煌歷史的老玩家,被時代無情拋棄的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976e8e6d54d14a7e55896f98b8a2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