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是孩子必經階段,4招數幫孩子分分鐘變「社牛」,精華

2022-03-20     母嬰和育兒

原標題:「社恐」是孩子必經階段,4招數幫孩子分分鐘變「社牛」,精華

不管是什麼性格的家長,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夠有一個活潑開朗的性格,落落大方,敢在人前表達和表現,能夠真正活出自我。但很遺憾,我們的孩子經常表現得不盡如人意:明明在家裡耀武揚威,可一到人多的公共場合,立馬就變得害羞、靦腆,頭都抬不起來,任家長怎麼鼓勵都無濟於事。

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小小年紀就會社恐呢?事實上,社恐是每個孩子的必經階段。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認為:1.5-3歲的孩子,正處在「害羞」的階段,或多或少都會存在社恐的行為表現,只是有些孩子表現明顯,有些孩子則「隱藏」很好,不易被察覺。在這個階段,只要我們父母能夠給予孩子足夠的耐心和幫助,孩子就會在家長的支持下慢慢克服自身羞恥和害羞的感覺,從而變得開朗、主動,甚至成為人人羨慕的「社牛」。如下4個方法,相信一定能幫到家長們和孩子們!

招數一、提前告知,讓孩子心理上做好準備

試想一下,當我們要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做一次演講,你會不會緊張害怕?當你突然被領導交辦一個十分緊急又重要的任務,你會不會忐忑不安?……我想,你的答案一定是yes!恐懼是一種本能,當我們面對陌生的環境,臨時改變的計劃,突然而至的壓力,我們成年人尚且會控制不住地害怕,更何況年紀尚小的孩子?換言之,如果我們想讓孩子消除社恐,其中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提前告知。

比如你要帶孩子回老家拜年,你就先跟孩子說,我們要回去鄉下老家,會有很多人,你沒見過的,但是你不用害怕,他們都是我們的親人;我們回去是要拜年,你要試著跟大家說恭喜恭喜,順便再教一教孩子恭喜的動作怎麼做。如此,孩子明白了要去做什麼,該怎麼做,自然心中有數,恐懼感也會減少很多。特別是那些早慧的孩子,不會說但很會聽,他們更敏感也更容易害羞,更需要家長傳達到位。

招數二、言傳身教,傳授孩子社交溝通經驗技巧

孩子有時候是很矛盾的,他心裡想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但是不懂得如何表達,只能尷尬地杵在那裡。這時候,如果家長只顧看自己的手機,並不理會孩子的難處,那孩子就無法走出自己的尷尬區,甚至越來越害羞;而如果家長是一個善於觀察的可人兒,可以捕捉到孩子的小心思,及時拉孩子一把,那孩子也就可以很快明白如何交友。

比如,帶孩子在小區樓下玩的時候,當看到孩子杵在那裡,目不轉睛地看著一個在拍球的小哥哥,你不妨先跟孩子交流:「小哥哥打球很好玩是不是?你是不是想跟哥哥一起玩?」然後,你做一個示範,招呼小哥哥:「小帥哥,妹妹想跟你一起玩球,你能教教妹妹嗎?」一般情況下,小哥哥都是很願意「大朋友帶小朋友玩」的,而一次兩次,孩子也就慢慢懂得了如何去表達和溝通。

招數三、跟緊孩子,避免孩子被霸凌欺負

竹媽之所以特別提出這一點,是因為我自己就遇到很多次。或許是現在很多家長的安全感太差,總想著被別人欺負不如欺負別人,放縱自己的孩子作威作福,導致在各種兒童區「大孩子欺負小孩子」的現象非常普遍。就拿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曾有過這樣幾次經歷:酒店自助餐廳的兒童區,一個男孩嫌竹也擋住了滑滑梯的出口,一腳就要踹向孩子;小區樓下的兒童區,一個男孩坐在台階的最後一級,不讓別的孩子通過,對小一點的孩子揮拳頭威脅;兒童遊樂場的海洋球區,一個男孩拿球亂砸比自己小的孩子,家長就站在旁邊,假裝看不見。

我們不難想像,如果孩子被打了,被抓了,被熊孩子欺負霸凌幾次的他一定會心生畏懼,因畏懼而變得膽小、自卑。特別是那些把孩子送到兒童區就開始低頭刷手機的家長,孩子快被打了你無法及時制止,孩子被欺負哭了你也無法準確安慰,你又如何讓孩子有膽量,敢於走出去呢?當然我們不排除個別的孩子是天生的「鬥士」,怎麼被打都不怕,反而越挫越勇,但這種孩子只是極少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孩子,都是需要家長好好保護。

招數四、鼓勵孩子,讓孩子享受「社牛」的喜悅

為什麼要當「社牛」,那就得讓孩子知道當社牛有什麼好處。只有當孩子體會到當「社牛」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他也才更願意想辦法去和別的小朋友打成一片,更願意花心思表達自己,更願意有耐心去學會傾聽。古人說得好,熟能生巧,社牛並非天生,而是一次次歷練中,孩子慢慢總結經驗,學習思考,日積月累下慢慢養成的。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想方設法讓孩子體會到「社牛」的喜悅。比如,讓孩子感受到「社牛」可以得到很多人的喜歡,交到很多朋友,很多人都願意跟他一起玩,可以玩很多不一樣的玩具等等。當孩子有意無意地當了一回「社牛」的時候,我們要及時表揚孩子,不斷地放大孩子的表現,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做這件事很棒」。比如,當孩子在升旗儀式上作為代表講話且演講稿背得幾乎一字不差時,告訴孩子「你比爸爸小時候還厲害」「你在台上演講的時候,我看到老師在台下一直豎起大拇指」「你有沒有注意到,你演講完,小朋友的掌聲特別熱烈,大家都很佩服地看著你」……如此美麗的謊言,確是孩子從「社恐」到「社牛」的催化劑。

如上是竹媽的分享,希望我的分享對您有幫助!也十分期待大家一起來說說,你是如何把孩子培養成「社牛」的奇招妙招哦,快來評論區留言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87b3867a41ce90c1bc9ea504f5054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