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板塊今天逆勢上漲,一直跌跌跌不休的隆基綠能今天也大漲了!
昨天高瓴旗下HHLR因涉嫌違反限制性規定轉讓隆基綠能股票,中國證監會決定對高瓴旗下HHLR公司立案。有趣的是,光伏板塊上漲,隆基綠能大漲。
怎麼一回事?高瓴資本前兩年是隆基的大股東,2021年初的時候出現在隆基的前十大股東名單里的,占比5.85%,這個比例一直維持到今年一季度都沒有變。等到今年3月底當時隆基推出個公告,大概意思就是高領打算出1%的股票,高瓴把股票借出去,就不屬於隆基5%以上的股東。
可當時大家都沒覺得什麼不妥呢,主要是兩融業務融資。融資是投資者向證券公司借錢買股票,一段時間後將錢和利息一起還給證券公司,你要是有10萬元塊錢,又找證券公司借了10萬元信用額度,總共可以買20萬元的股票。屬於做多。但是融券屬於投資者向證券公司借股票,一段時間後歸還同樣種類和數量的股票並支付利息。融券屬於一種做空。高瓴把自己的股票借出去,是可以收點費用回來增加收益的,這是規則允許的正常操作。但是股東把股票借出去的時候呢,他又不是減持。
這裡面其實是轉融通機制的問題,高瓴利用這個機制將手中的股票借出,這樣就不算在持股份額里了,只要剩餘的份額低於5%,就可以不用發布希麼公告了,等著做完減持完,借入方再把股票還給高瓴,一通操作下來,確實是沒有違反什麼減持法規,規定上好像是沒什麼問題。或許是現有的減持規則管不了這種情況去。而且有一部分的股票轉到別人名下去了。也算是股東變相減持。關鍵是轉融通借出去的股票即便要在規定時間裡還回來,可對方可以還股票,也可以還現金,所以呢,股東把股票利用轉融通借出去之後,實際上是有沒有減持,減持了多少,可能大家都看不出來。有人說這麼做多多少少也有點風險,就是上面說的,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和受到一定的限制。要在一定時間內還上借出的股份,要是沒有還完,可能會有法律糾紛和處罰。當然對隆基綠能來說這些風險並不大。
隆基在三季報裡面提到,高瓴曾利用轉融通借出去那個股票已經在9月22號全部還了,可問題是9月30號的時候,高瓴持有的隆基股份卻從今年一季度時的5.85%變成4.98%了,數據是明晃晃的被扒出來了,大家也有理由去質疑高瓴是不是用轉融通業務做掩護,躲開了5%以上的股東減持需要提前15個交易日預告的規定,私下悄悄的減持掉了0.87%的股份。現在最新的消息是,證監會已經對高瓴涉嫌違規減持的行為立案調查了。
這幾年,在隆基身上,高瓴賺了多少錢呢?
可能大家也好奇,在隆基身上,高瓴賺了多少錢呢?虧了多少錢呢?才讓高瓴這次這樣操作,最開始2020年年底,高瓴利用中國價值基金受讓隆基綠能二股東李春安2.26億股股票,占公司總股本的6%,每股轉讓價格為70元。在該次受讓股份過程中,高瓴共耗資158.41億元。
但那時候已經差不多是隆基股價的高點了,好在2021年的時候,隆基股份股價接著上漲,2021年高瓴是賺了,今年一季度,高瓴開始撤退減。根據隆基一季度最高價48.81元計算,高瓴套現最高收穫37億,再加上剩餘持股市值105億元,前前後後高可能虧了十幾億。
隆基大家應該都不陌生算是光伏行業龍頭,是比較大的一體化組件製造商。隨著前幾年光伏行業持續高景氣增長,隆基綠能經營業績也快速增長。2019年到2022年,隆基綠能營收從328.97億元增長到1289.98億元;凈利潤則從52.8億元增長到148.12億元。
上半年收穫646.52億元,同比增長28.3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1.78億元,同比增長41.63%。上半年的凈利潤已超過2021年全年利潤,還超過2022年全年利潤的六成。但是股價開始大跌。
特別是去年下半年,隆基綠能股價急轉直下,開啟漫長的下跌之路,和之前最高點已下跌超過63%,最新市值為2013億元,兩年多時間,市值縮水了2000多億元。
價格戰下,隆基卻出現了失誤
不僅僅是隆基,關於光伏整個行業,大家一是擔心行業產能過剩打「價格戰」,還擔心未來需求降速導致盈利下滑。
相比去年,今年光伏矽料、矽片、電池、組件價格開始下滑了,有數據顯示,到今年年中,多晶矽緻密料的均價由去年年底的288元/kg暴跌至71元/kg,而相應的182mm尺寸單晶矽片均價從6.95元跌至2.95元。182mm尺寸P型單晶電池片均價更是直接跌破1元/w,由1.32元/w跌倒了0.75元/w,對應的182尺寸P型單玻組件從1.96元/w跌至1.26元/w。N型組件由之前的2元/w時代,下跌到的1.3元/w左右。
即便是價格跌了,很多廠商仍在擴張,最主要敢大膽擴展的邏輯就是近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量還是在的,今年前九個月中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52108萬千瓦,同比增長45.3%。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12894萬千瓦,同比增加7633萬千瓦。像隆基綠能,還有通威股份都在準備擴產。其中,隆基綠能擬投資125億元,規劃生產20GW單晶矽棒、24GW單晶電池及配套項目;通威股份投資105億元建設年產25GW太陽能電池暨20GW光伏組件。
但是相比行業其他龍頭,今年隆基綠能對材料價格的把控是不準的,隆基總裁說矽料出現波動性快速下降,隆基跟隨矽料價格對矽片定價,影響了一季度矽片盈利能力,二季度,在友商搶單時,隆基表現沒有這麼激進,對今年組件銷售影響較大。作為光伏矽片和組件兩環節龍頭,受上游矽料價格大跌影響,手裡的矽片失去價格支撐,導致存貨減值損失壓力陡升。導致前三季隆基綠能資產減值損失達30.92億元,和2022年同期的8.21億元猛增22.71億元,增幅高達276.61%。
這個原因吧,和光伏行業的強勢上漲周期的結束有點關係,因為產能過剩還有需求沒那麼多了,光伏上下游產業鏈的產品價格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可能光伏行業仍在下行周期里。這個行業比較有特點,算是高經營槓桿特點,重資產投入比例非常高,但當行業進入收縮周期,利潤下跌的速度可能有時候要比營收下跌的速度還要快得多。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