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學潮」席捲小學生:每天只睡5小時的小學生熬不動了

2023-12-18     搜狐教育

原標題:「休學潮」席捲小學生:每天只睡5小時的小學生熬不動了

近日,一則「休學潮席捲小學生」的新聞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據報道,越來越多的的小學生因課業壓力過大,每天只能保證5小時的睡眠時間,導致身心疲憊,不得不選擇休學。這一現象令人痛心,也讓我們再次審視當今教育環境下的學生壓力問題。

早在2021年4月,教育部辦公廳就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通知要求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應達到10小時 初中生應達到9小時

而據統計數據顯示,高達95.5%的小學生、90.8%的初中生以及84.1%的高中生的睡眠時長未達到標準。嚴重的睡眠不足,不僅影響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也讓他們在疲憊中逐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校園裡,前一堂課的老師還未離開,下堂課的授課老師已經站在門口,孩子們持續著緊繃狀態,一刻不能放鬆,這是前陣子全民熱議的「消失的課間十分鐘」

流感頻發的冬天,中小學生在醫院裡邊輸液邊做題,有孩子寫完作業後放聲大哭,重複著「我作業終於寫完了」,視頻被上傳社交平台時,成年網友感慨「孩子們好苦啊」。

這讓我們不禁思考:為什麼如今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這股「休學潮」的背後原因。一方面,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家長們對孩子們的學習要求越來越高。許多小學生每天需要完成大量的作業和課外輔導,導致他們無法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另一方面,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更多的關愛和支持,但很多家庭卻無法滿足這一需求。孩子們在面對壓力和困惑時,往往無法得到及時的幫助和支持,導致心理問題逐漸加重。

兩會聲音:建議將中小學生睡眠納入學校考核體系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朱征夫建議將中小學生睡眠納入學校考核體系。目前在很多學校的課程設置中,僅有少部分是跟學生的日常學習密切相關。他建議在中考、高考中將睡眠作為考核內容之一,或者作為學分進行考核。這樣做的好處是,不會導致學生因為睡眠不足而產生厭學情緒,同時也能促進家長督促孩子在睡覺前進行一定的親子活動。

另外,他建議相關部門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的管理。「不少地方在中小學的課外培訓機構治理過程中存在執法力度不夠、監管不到位等情況。」朱征夫說,「校外培訓機構存在『超綱教學』『提前教學』等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中小學生學習負擔,讓孩子們無法早睡早起。」

他建議明確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的規定;明確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明確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開展培訓。

學生和家長應如何合理安排時間

(一)建議中小學生儘量在晚上10點前睡覺。因為夜間睡眠時間是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有助於孩子第二天的學習效果。

(二)合理安排課程教學與學習時間,控制作業量,養成良好學習習慣,不上課外補習班。

(三)建議家長督促孩子按時就寢,監督孩子在規定時間內關燈睡覺。

(四)家長應保持情緒穩定,不要讓孩子覺得睡眠不足而產生心理壓力,降低睡眠質量。

(五)不把高考、中考分數與睡眠掛鉤,不讓孩子過早地背上沉重的課業負擔。

(六)家長應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體育鍛鍊和社會實踐活動,保障孩子每天有1小時以上的戶外體育鍛鍊時間,以增強體質和提高身體免疫力。

總之,「休學潮」席捲小學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社會問題。我們應該從多方面入手,減輕孩子們的學習負擔,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為他們創造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空間。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孩子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更加健康、快樂地前行。

來源:十點人物誌、中國網

撰稿:陳錚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3209c0d926845d8e867f236060e35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