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一
當然了,這只是電影的背景設定,在真實歷史上是子虛烏有的事情。同類的影視作品還有《鐵嘴銅牙紀曉嵐》里,乾隆見和珅和紀曉嵐相互之間爾虞我詐、爭風吃醋,不但不生氣,反而很高興的說:讓他們斗吧,他們斗,朕才睡得著。
所以,你猜誰是始作俑者?
「藝術源於生活」這句話其實是對的,因為很多事情在現實生活中本就是真實存在的。在職場中,確實有些老闆故意製造矛盾,挑撥離間。我的朋友阿輝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
阿輝是某公司的二把手,論能力和人緣都不錯。這不,一把手眼看要退休了,阿輝覺得終於輪到自己上位了。可敏銳的職場經驗告訴阿輝,事情恐怕沒有那麼簡單。因為他發現一把手不斷的安插自己人,實在太過分了。
一開始,阿輝也沒往心裡去,畢竟自己勝券在握,接下來就交給時間吧。至於一把手這麼做,肯定是想燒最後一把火,隨他吧。有時候看著一把手兩鬢斑白,阿輝甚至還多了一些憐憫之心。
可是,前不久一把手居然在會議上公開的擠兌刁難,讓自己很下不來台。阿輝生氣了,心想「老虎不發威,你還把我當病貓」了?於是直接跟一把手吵了起來,並且主動向老闆表態說,一把手實在欺人太甚。
一個月以後,一把手辦理好退職手續走了。阿輝覺得期待已久的機會終於來了。可是天有不測風雲,這時候總公司居然下了一封調令:新領導即將到崗,請部門做好迎接工作。後來阿輝才發現,原來這件事,他是最後一個知道的人。很顯然有人不希望他做一把手。經過這麼一打擊,阿輝心灰意冷,便有了辭職的打算。
你猜,這個局是主謀是誰?
在《晏子春秋》里記載了一件歷史上真實版的《甲賀忍法帖》的故事。
話說齊景公麾下有三員猛將: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此三人武藝高強,勇氣蓋世,都曾立下過赫赫功勞,被稱為「齊國三傑」,而且三人意氣相投,結為異姓兄弟,彼此互壯聲勢。
這時候晏子發現問題了,這三人中「田開疆」可是田氏一族。彼時,齊國田氏已經打敗了掌握實權的欒氏和高氏,權勢滔天。萬一,這三人為田氏所用,那麼齊景公還睡得著嗎?
晏嬰便把自己的擔憂跟齊景公說了,齊景公權衡再三,決定除掉三人。可是如果硬來的話,雖然自己是老闆,但依然擔心「搏之恐不得」,硬碰硬怕碰不過。於是向晏嬰問計,晏子便獻出了「二桃殺三士」的主意。
晏子到底出了什麼餿主意呢?在咱們的傳統文化里,如果想暗算誰,通常習慣是請客吃飯。果然不久後,齊景公大擺宴席,請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吃飯。
三人聽說老闆請客,便欣然前往用餐,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三人的目光情不自禁的投向了齊王身邊的案几上放著一個精緻的玉盤,裡面放著兩個碩大的甜美無比的桃子。
晏嬰覺得時機到了,便站起來,裝著一副很為難的模樣說:「宮中御花園的桃子熟了,可惜挑來挑去,只摘到兩個熟透了的桃子,如今恐怕只有最厲害的兩位將軍才能吃到。」
最單純的公孫接上當了,馬上站起來說:「想當年,俺上山打過老虎,誰比我猛?於是上前大大方方的拿走一隻桃子。
田開疆也不甘示弱,站起來說:俺老田當年兩次領兵應敵,凱旋而歸,還不夠格吃個桃子?於是也拿走一隻。
古冶子本來還覺得哪裡不對,見兩位老兄居然一點不客氣,於是說道:你們兩打虎,禦敵了不起嗎?當年俺為了保護咱們老闆在水中跟大鱉大戰三天三夜,我護駕有功,就不如你們兩?
說罷「哐啷」一聲拔出寶劍,扔在地上表示不忿。前兩人聽後,不由得滿臉羞愧,兩人異口同聲的說:「論勇猛,論功勞,論忠心,我們都不如古冶子。可是我們卻把桃子先搶奪下來,讓真正有功的人一無所有,這是品行的問題啊,暴露了我的貪婪、無恥」,言罷更加後悔,於是立刻拔出寶劍自刎了。
古冶子看到地上的兩具屍體,大驚之餘,也開始痛悔:「我們本是兄弟,現在居然為了兩個桃子,爭得你死我活,簡直不仁不義,我又有何臉面苟活於世?於是也去了另一個世界跟兩位兄弟團聚去了。
單純的三人都死了,這時候晏嬰方才吁了一口氣,而齊景公也終於睡著了覺。
多說一句,肯定有朋友會說了,這三人咋就那麼傻?莫非腦子短路了?其實不是,一方面,在春秋時代,人們還是有「禮義廉恥」的,也就是說人都有羞恥心,是在士族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另一方面,人跟人是不同的,比如鬼谷子就提到過「勇士輕難」,勇士本來就不怕死。
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勇士大有人在。
在職場上,有些領導總是會故意給下屬製造出一個對手,讓他們之間相互監督,相互制衡。甚至時不時的還會挑破離間,製造矛盾壓制他們,防止一家獨大的局面產生,藉此穩固自己的地位,這是領導們最常用的馭人之術。
不可否認,這個世界上總有人喜歡挑撥離間,借刀殺人,鬼谷子把這一招叫「捭闔術」。捭就是分化,闔就是拉攏,概括起來就是使用手段聯合或分開對方,通俗的說就是:布局之人穩坐釣魚台,拉一派,打一派。後世的李白看透了其中的套路,憤而作詩曰:
二桃殺三士,詎假劍如霜。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鬼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