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桅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本文轉自2022年7月24日上觀新聞。
「烏克蘭的問題
不是靠更多的武器去解決的。
在這場『演出』背後,
理性的、呼籲和平的聲音
更應該被重視。」
來源:環球人物 付玉梅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抵達美國華盛頓時,葉蓮娜·澤連斯卡婭穿了一身軍綠色連衣裙。
·澤連斯卡婭(左二)抵達美國。
軍綠色,是她丈夫澤連斯基出鏡率極高的上衣顏色。
·澤連斯基發表演講(資料圖)。
成為第一夫人後,澤連斯卡婭經常因為穿搭引起討論。
三年前,剛當總統不久的澤連斯基訪問加拿大。陪同出訪的澤連斯卡婭穿了身精緻的長禮服——卻配了一雙露出腳趾的涼鞋,被批評不懂禮儀。
沒過多久,在聯合國大會的「第一夫人慈善午宴」上,她把涼鞋換掉了,卻因為「沒穿襯衫,只穿了馬甲」,又被禮儀專家點名批評。
早年,她在接受採訪時直言:「丈夫總是站在最前線,而我在幕後感覺更舒服。我不是聚會的中心人物。」
而近日,她獨自來到美國:
18日與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舉行會晤;19日前往白宮拜訪美國總統拜登和第一夫人吉爾;20日在美國國會大廈發表講話。
這一次,她成了中心人物。
「烏克蘭需要更多武器」
按照各方的說法,澤連斯卡婭這次訪問是應美國第一夫人吉爾的邀請。
兩位第一夫人咋約上了?
時間回到今年5月。吉爾在沒有預先公布的情況下突然到烏克蘭訪問,與澤連斯卡婭會面。
照片里,二人看起來相談甚歡。她們聊起戰火里的兒童,表達關心,還走訪了一所學校,與孩子們一同製作母親節禮物。
彼時有報道稱,在俄烏衝突爆發後,澤連斯基曾多次邀請拜登訪問烏克蘭,但遲遲未實現,拜登這才派出自己的夫人。由於單獨出訪,吉爾還被打上「勇敢」的標籤。
澤連斯卡婭表示,現在該輪到她前往美國。
只是,這次可不是為了聊「孩子」。
19日,美國白宮,拜登和吉爾夫婦早早在門外等待。一輛車停下,澤連斯卡婭走了出來。她先是熱情地與吉爾擁抱,再從拜登手上接過花束。
隨後,吉爾與澤連斯卡婭連同雙方代表團在白宮藍廳會談。
此前一日,澤連斯卡婭已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美國國際開發署署長薩曼莎·鮑爾會面。
·澤連斯卡婭(右)與布林肯交談。
當天,她談到了烏克蘭目前面臨的人力成本以及醫療保健需求。布林肯向其保證稱,美國會繼續支持烏克蘭。
到兩位第一夫人會面時,討論的依然是「美國對烏克蘭政府和人民的持續支持」。
重頭戲在第三天。
美國國會大廈禮堂,澤連斯卡婭穿著一身黑色西裝,發表了12分鐘的演講。
澤連斯卡婭說:「我在這裡不想作為第一夫人,而是作為女兒和母親對你們發表講話。在我們的生活中,不管我們有什麼樣的職位和頭銜,最主要的是,我們永遠是我們家庭的一部分。」
她的結論是:烏克蘭需要更多武器!她請求美國國會能在8月休會前為烏提供武器和防空系統,以保護該國民眾並儘快結束衝突。
忙著在烏克蘭查處「內鬼」的澤連斯基也不忘「隔空」應援。他說,這是烏克蘭第一夫人首次在美國國會發表這樣的講話,是烏克蘭的榮譽。他強調,希望演講能達到效果,美國和北約能考慮烏方提出的防空系統援助請求。
看來,澤連斯卡婭的任務很明確。
老鄉、校友、同事、夫妻
澤連斯基與澤連斯卡婭一直是旁人眼中的「天作之合」。
·澤連斯卡婭(左)。
二人都來自烏克蘭第二大鋼鐵工業中心克里沃羅格市。1978年1月25日,澤連斯基出生在一個猶太家庭。12天後,在不遠處的一個俄族家庭中,澤連斯卡婭出生。
但他們真正相識是在大學校園裡。
1995年,他們同時考入本城的克里沃羅格國立大學。澤連斯卡婭學習建築、澤連斯基學習法律。
那時,澤連斯卡婭年輕貌美,但性格內斂低調,是別人眼中愛學習的「好學生」。
而澤連斯基因為喜劇表演、在電視節目「跑龍套」的經歷,剛入學就是校內風雲人物。
一次校園裡的偶遇,兩人立馬看對了眼,很快發展為情侶。那一年,他們17歲。
·澤連斯卡婭(右一)和澤連斯基(右二)大學時的合影。
1997年,澤連斯基決定組建自己的喜劇團。他以高中所在的街區為名,將喜劇團命名為「95街區」。
對澤連斯卡婭來說,雖然自己害怕在鏡頭前「拋頭露面」,對喜劇也不感興趣,但那可是男友的夢想!於是,她也加入了。擅長寫作的她,選擇在幕後擔任編劇。
也幾乎從這時開始,澤連斯卡婭習慣了做澤連斯基身後的角色。
喜劇團辦得頗有起色,先後被兩個知名電視節目頻道相中。原先的「草台班子」,慢慢發展成正規公司。
澤連斯卡婭甚至在畢業後直接放棄了自己的建築學本行,全職負責喜劇團的工作。
正如她所說,自己唯一的建築作品,就是「組建家庭」。
2003年9月,二人在經歷八年戀愛長跑後完婚。他們搬到了基輔生活,並於2004年、2013年生下兩個孩子。
·婚禮現場。
婚後,澤連斯卡婭也全力配合丈夫「搞事業」,一門心思給他寫劇本。
終於,2015年的《人民公僕》讓澤連斯基名聲大噪。她就是編劇之一。
·澤連斯基在劇中飾演一位「陰錯陽差」成為烏克蘭總統的人。
她創作、他表演,她以為生活可以一直如此。直到2019年的一天——
她突然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丈夫要參選總統的消息。
「我完全不知情!」澤連斯卡婭氣炸了。一改之前「溫柔賢內助」的形象,她怒氣沖沖地跑到澤連斯基面前討說法,對方卻回答:「我忘了。」
在烏克蘭版《時尚》雜誌的一篇採訪中,澤連斯卡婭談到她曾對丈夫決定競選總統感到非常不高興,表現出「強烈反對」的態度。「我意識到一切都會改變,我們將不得不面對困難。」
不過,就像過去一樣,澤連斯卡婭依然決定支持丈夫想做的事。之後,她最大的創作任務,是給丈夫寫演講稿。
但從那一刻開始,她就註定無法再站在身後。
·澤連斯基當選總統時,在現場擁吻妻子。
吸引西方關注
2月24日凌晨4點,澤連斯卡婭從一聲巨大的爆炸聲中驚醒。她發現丈夫不在身旁,爬起身去找,看到他已經穿戴整齊。
澤連斯基對她說了句「它現在開始了」,囑咐她帶孩子去安全的地方,就匆匆離開。
·澤連斯卡婭夫婦與兩個孩子。
近兩個月過去,她才意識到,那是自己最後一次看到丈夫穿著黑西裝和白襯衫。之後的日子裡,他穿的都是軍服。
6月底的一場採訪中,她向媒體抱怨,自己不被允許經常見到澤連斯基,即使見了,也只能見很短的時間。最開始的兩個月,他們連通話都很少。
「這不是正常的婚姻。」
「孩子們不能見父親,只能在電話上和他交談,這不是正常的家庭關係。」
「我們的婚姻實際上處於暫停狀態。」
澤連斯基和他的手下住在地堡里,而她帶著17歲和9歲的兩個孩子生活在一個秘密地點。
俄烏衝突爆發後,她一直未露面,而是瞄準了社交媒體。英語嫻熟的她,發揮自己寫作的老本行,不斷吸引西方社會的關注。
比如,她曾經發過一張照片,是一個裹在毯子裡的嬰兒。
她為這張照片配文:「在非比尋常的艱苦條件下,這個孩子出生在基輔防空洞。烏克蘭的醫生和愛心人士給予了這個孩子最好的保護。你們是了不起的,親愛的同胞!」
澤連斯基曾表示,他是莫斯科的「第一目標」,家人是「第二目標」。
隨後,澤連斯卡婭發文稱:「我不會恐慌和流淚,會冷靜並保持自信,我的孩子正在注視著我,我會陪在他們身邊,也會陪在丈夫身邊,並且和烏克蘭民眾站在一起!」
這些發言使她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不過,在5月與吉爾會見後,她仿佛調整了策略,頻頻露面,開始接受大量採訪。她的助手甚至會安排一個「拿著紙巾盒的人」在現場,給她和聽眾擦眼淚。
·澤連斯卡婭6月接受法國《世界報》採訪,文章中的配圖。
直到這趟美國之行,是她最高調的一次出場。
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義桅看來,這場「第一夫人外交」不過是場相互配合的「演出」。美國和烏克蘭現在是「綁在一根繩上的螞蚱」。
「西方對於烏克蘭的支持現在已經有些疲勞,並引發了一些質疑和顧慮。澤連斯基除了自己演講,現在還搬出了老婆,能看出在冬季來臨之前的緊迫感。而對拜登來說,面臨著不到四個月的中期選舉,和美國國內通脹高企、能源價格等問題,他需要有一個外交成就來給自己加分,或者『轉移視線』。」王義桅告訴《環球人物》記者。
王義桅認為,利用「女性」「兒童」等話題來博取眼球,以所謂的「第一夫人外交」來突出感性的聲音,最終都是為了達到各自的政治目的。「烏克蘭的問題不是靠更多的武器去解決的。在這場『演出』背後,理性的、呼籲和平的聲音更應該被重視。」
(歡迎關注人大重陽新浪微博:@人大重陽 ;微信公眾號:rdcy2013)
人大重陽官網:http://rdcy.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