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委鼓勵外資進入國內金融市場,到底有何深意?

2019-09-30     郭施亮

三千點


在最近一段時間內,政策層面上頻吹暖風。從8月份的兩融標的擴容刺激兩融餘額的穩步攀升,到近期QFII與RQFII額度限制的取消,刺激外資資金的加快進入,這系列舉措都會對國內資本市場構成長遠性的積極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近一個月的時間內,金融委也公開表態,並為國內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傳遞出積極的信號。其中,就在不到一個月之前,金融委表態稱將會為更多長期資金持續入市創造出良好條件,且營造出滿足人民群眾財富保值增值等多元訴求的良好市場生態,給投資者吃下一顆定心丸。

除此以外,就在近日,金融委再度表態,為國內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釋放出積極信號。其中,金融委鼓勵外資進入國內金融市場,以提升國內金融體系的活力與競爭力。此外,仍強調了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以及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等舉措,從近期金融委公開表態的系列舉措來看,積極措施還是占據了主導的地位,為國內金融市場的平穩健康運行保駕護航。

中國股票市場,雖然僅有不到三十年的發展時間,但因其具有明顯的政策市場特徵,且容易受到資金面環境變化的影響,故有政策市場、資金市場的表述。

自2000年以來,中國股票市場的發展與壯大速度顯著加快,而股票市值以及上市公司股票數量更是呈現出加速攀升的趨勢。時至目前,中國股票市場已經屬於全球前三大市值的股票市場,且隨著A股市場加速市場化與國際化的步伐,中國股票市場在國際大舞台上的影響力與話語權正逐漸提升。

近年來,A股市場在對外開放的步伐中處於持續加快的狀態。其中,最真實的體現,莫過於A股入摩入富的步伐顯著加快,且有加快擴容的趨勢。與此同時,近年來外資在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正處於不斷提升的姿態,且有逐漸打破長期以公募基金作為主導的局面。受此影響,隨著外資資金的規模持續擴大,外資的迅速崛起也將會改變以往A股市場的遊戲規則與盈利模式,但A股機構化時代也會加速到來。

從A股入摩到入富,再到A股納入標普道瓊斯指數,A股市場的開放步伐正處於持續提速的階段。不過,對於加速開放的A股市場,外資的加速流入本身也是一把雙刃劍,既有積極的一面,同時也會有負面的影響因素。

其中,最為直接的影響,莫過於外資的加快進入會為A股市場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新增流動性補充,從近年來陸股通的資金凈流向分析,外資對A股市場的偏愛程度還是比較高,且更青睞於A股市場的優質資產以及稀缺資產,而從陸股通頻繁呈現出大額凈流入跡象的股票來看,也基本上離不開我們熟悉的上市公司身影。

再者,則是加快A股投資者結構的調節。緊隨其後,則是A股市場加速機構化的到來,全面機構化時代也有望成為現實。但是,與此同時,散戶的賺錢難度也會顯著提升,以外資為主導的機構投資者,也將會成為散戶投資者最主要的競爭對象,未來股票市場也將會走向市場化、國際化以及專業化的道路,對散戶投資者的挑戰更大。

除此以外,外資加速進入A股市場,歸根到底還是為了實現資產增值,或通過A股市場實現避險的目的。不可否認的是,與海外成熟市場相比,A股市場整體的估值水平處於偏低的狀態,站在避險需求的角度思考,海外資本也會更傾向於從高估值市場流向低估值的市場,A股市場更符合避險的性質。

從政策層面上,支撐A股市場的政策有利因素正不斷增多。與此同時,從金融委鼓勵外資進入國內金融市場的表態分析,實際上也為外資加速進入A股市場創造出積極有利的條件。

三千點,是過去十年時間A股市場的價值中樞區域。與此同時,三千點至三千五百點基本上成為A股市場密集的套牢籌碼峰區。不過,與十年前的三千點相比,如今A股市場的三千點所對應的估值水平卻驟然下降,現階段內A股市場的估值優勢反而愈發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外資進入A股市場的步伐在持續加快,但卻並未促使股票市場形成實質性突破的格局,三千點仍為A股市場的上漲瓶頸,這從很大程度上受到外資逐利性的影響。歸根到底,外資進入A股市場,還是為了實現逐利,以實現資產增值乃至資產避險的需求。除此以外,作為更為專業化的外資機構,它們並不僅僅局限於單向做多實現盈利,憑藉豐富的風險對沖策略,同樣也可以實現套利的需求。

退一步思考,假如A股市場一直處於底部區域徘徊,外資資金可能會更多考慮到時間成本的因素,通過靈活的風險對沖策略實現套利。但是,當市場形成合力突破向上之際,外資資金的加速流入也會起到推動市場加速上漲的影響,如今看來,市場似乎正等著這個合力突破的時機。或許,當市場形成持續有效的賺錢效應時,不僅僅是外資資金,而且各路資金也可能會蜂擁而至,這恰恰體現出國內資本市場不缺錢,只缺賺錢效應與投資信心的真實寫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hp1iW0BMH2_cNUghB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