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進言殺華妃,低估端妃惡意,曹貴人死於她的精明

2022-05-09     塵飛揚說經典

原標題:《甄嬛傳》:進言殺華妃,低估端妃惡意,曹貴人死於她的精明

曹貴人的智商,在整部《甄嬛傳》中只能排二流。

她很喜歡挖坑,但她挖的坑,一直有紕漏。她設局讓甄嬛跳驚鴻舞,雍正看出她愛挑事兒,富察貴人小產案,她推倒甄嬛,甄嬛知道她從中作梗。

曹貴人給別人挖坑,最終埋葬了自己。

年羹堯倒台後,華妃淪為年答應,曹貴人主動發揚牆倒眾人推的精神,向雍正建議——處死年答應。

雍正面露不快,告訴她:「你倒很聰明,也夠狠心。」

說曹貴人聰明,是因為雍正知道曹貴人是華妃的高級打手,只要把華妃幹掉,曹貴人就能洗白自己。說曹貴人狠心,因為雍正知道,沒有華妃的提攜,曹貴人就無法成為曹貴人。

雍正就是在吐槽曹貴人——你是個忘恩負義的毒婦。

1.曹貴人和華妃的共生關係

我始終不敢高估曹貴人的智商,就是因為在年家倒台後,她覺察到自己和華妃的共生關係。

簡單講,只要華妃在,雍正就能留曹貴人一條命。

畢竟,華妃受寵時,做過那麼多惡事,雍正能留華妃一條命,自然也會放過從犯曹貴人。

曹貴人前期搞甄嬛,後期搞華妃,每一次都在給雍正找不痛快。這說明她不懂得揣測聖意。

她看不清雍正對華妃複雜的感情。

雍正不希望華妃一家獨大,是忌憚年羹堯的勢力。但是,雍正對華妃的感情,很深,很複雜。

在雍正的感情史上,華妃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雍正最愛的女子當然是純元皇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雍正愛甄嬛,不過是把甄嬛當作純元皇后的平替。雍正對純元的感情非常深,也說明雍正天生就愛純元這一款。

華妃能夠以非純元平替的身份,成為雍正最寵愛的人,可見她的魅力非同凡響。

雍正提防華妃,是因為他是皇帝。他不希望自己對華妃的愛,讓年羹堯的勢力水漲船高,最終威脅自己的皇位。

年羹堯倒台,雍正解除了年家的威脅。這一番操作下來,他對華妃是有愧疚的。

偏偏在這個時候,曹貴人要求雍正處死華妃。這對雍正來說,就是在逼他殺害自己心愛的女子。

這是典型的作死行為。

這也可以看出曹貴人始終沒有參透後宮的遊戲規則——和皇帝搞好關係,才是第一生產力。

要命的是,曹貴人親生的溫宜公主,並不能為她提高容錯率。

因為後宮之中,還有個人早就盯上了溫宜公主。

她就是曹貴人看不到的敵人——端妃。

2.端妃,曹貴人的頭號敵人

毫無疑問,端妃是《甄嬛傳》中的一流高手。她在後宮的存在感極低,戰鬥力極強。

她一出場,就洋溢著高手的氣息。

雍正給溫宜公主辦生日宴,常年深居簡出的端妃終於露面了。

她此次露面,一共做了兩件事,一個是找隊友,一個是瘋狂暗示,溫宜公主是老娘的。

先說第一個。

端妃入場後,特意看了甄嬛幾眼,然後說「皇上又得佳人了」。

這句話完全可以做成一道閱讀理解題。

「又得佳人」特指甄嬛,此前的佳人,特指純元皇后。

沈眉莊、安陵容和甄嬛都是一起入宮的,她只看甄嬛,說明她明白甄嬛是純元皇后平替的事實。

端妃是第一次見甄嬛,但她應該早就知道,甄嬛和純元皇后非常相似的信息。

而這也是她要押寶甄嬛的主要原因。

端妃的服裝足以證明,她是搞情報工作的高手。

你們有沒有發現,端妃的衣服和甄嬛的,相似度很高。

這絕對不是巧合。

在封建社會,服裝有貴賤等級之分。

此時的甄嬛是貴人,端妃是妃位,兩人差了兩個等級。端妃和甄嬛撞衫,也是在向甄嬛示好。

和甄嬛拉近關係是手段,搶溫宜公主是目的。

再說第二點。

端妃上來就給溫宜公主送大禮,把自己陪嫁時的項圈當生日禮物。

雍正都覺得,溫宜公主還小,這個禮物太貴重了。

大家請注意曹貴人的反應——喜不自勝。

目光短淺,很難成為宮斗的贏家啊。

曹貴人沒有看出端妃已經盯上了她的溫宜公主。

端妃說自己常年病著,留著也是可惜,這話的迷惑性很強。

端妃強調自己身體不好,暗示自己命不久矣。其實,這不過是她韜光隱晦的障眼法。

曹貴人始終沒有想明白,皇帝不止溫宜公主一個孩子,憑什麼端妃只對溫宜公主好?

原因只有一個,端妃想給溫宜公主當後媽。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曹貴人被毒死後,端妃在甄嬛面前心疼溫宜公主,甄嬛趕緊做順水人情,讓端妃做溫宜公主的養母。

結語:

《甄嬛傳》始終有個隱形的敘事邏輯,會搞親密關係的人,才是好人,壞人都不會搞親密關係。

甄嬛受寵時,與四阿哥關係匪淺,敬妃(此時還是敬嬪)就警告過甄嬛,雍正不喜歡四阿哥,要學會揣測聖意,懂得保持距離。

敬妃的厚道也為她成為甄嬛盟友打下了基礎。

曹貴人和華妃深度捆綁,註定曹貴人不得善終。因為華妃的妒忌心太強,沒有和曹貴人建立持久穩定的親密關係。

盟友不是利用,而是尋求共贏。

比如說,端妃和甄嬛能建立親密關係,因為端妃幫甄嬛回擊曹貴人和華妃,甄嬛幫端妃搞定了溫宜公主。

「相互依賴理論認為,人們就像購物那樣在人際商廈里瀏覽。所有人都在尋找最合宜的商品,我們在尋求以最小代價獲取能提供最大獎賞價值的人際交往,我們只會與那些能提供足夠利益的伴侶維持親密關係。」
羅蘭·米勒《親密關係》

這個理論點出了保持親密關係的訣竅,想要保持長期的親密關係,伴侶雙方都必須能滿足自身的利益。

互利共贏,才是保持親密關係的原則。否則的話,再好的親朋好友,也會漸行漸遠。

曹貴人落井下石害華妃,也讓雍正認識到曹貴人的狠心。

能幹出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曹貴人的智商實在不值得被高估。

她只剩下精明,沒有厚道,這也導致她始終不懂得建立持久的親密關係。

說到底,曹貴人死於毒藥,也死於自己的精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e8af3aa13e2717223bfdb07b1409a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