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副校長王軼:全球治理需要貢獻多方智慧,攜手共迎挑戰

2022-05-31     人大重陽

原標題:人大副校長王軼:全球治理需要貢獻多方智慧,攜手共迎挑戰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本文大概3500字,讀完共需5分鐘

2022年5月30日,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主辦、中國人民大學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承辦, 觀察者網 共同主辦的中美論壇(2022年春季) 「俄烏衝突以來美國對華政策進展評估與中國應對」主題研討暨報告發布會 於線上成功舉辦。 會上發布了 《大圍剿:俄烏衝突以來美國對華政策的進展評估與中國應對》 研究報告。中國人民大學副校 長 王軼 進行了開場致辭,以下為致辭原文:

人大重陽在此關鍵時刻推出這份報告可引發社會各界對目前中美關係及世界未來「何去何從」的深刻思考同時為相關人士提供有益借鑑。

王軼

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

當今,世紀疫情催化百年變局,各國博弈不斷加劇,全球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世界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調整。 2022年以來,新冠疫情的反覆掣肘我國經濟發展,面對國際國內的嚴峻形勢,我們應清楚意識到這是中國崛起的必經階段。對內,做好全面預案,深化政治體制、經濟制度改革;對外,保持戰略定力,利用一切積極因素,主動聯合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當下,全球發展正處於關鍵轉折點,如今的世界比以往更需要團結、比以往更呼喚合作、比以往更期待和平。世界各國不應謀求「小圈子」、搞「小團體」,應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放下偏見、加強合作,在重大問題面前,共同推動全球治理的進程。

全球治理需要貢獻多方智慧。目前,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前進,氣候變化引致系統性風險,能源短缺觸發價格劇烈波動,恐怖主義暗藏威脅,數字鴻溝日益擴大……最近,在新冠疫情還未平息的情況下,世衛組織發布猴痘疫情預警,全球公共健康再次引起人類的重視。可以看到,如今我們面臨的很多問題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威脅到全人類的生存,亟需攜手共同應對。同時,在數字經濟大發展的背景之下,數字治理成為全球治理的主要內容。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數據作為新型資源將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提供底層支撐,以數據驅動發展的數字經濟新模式正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這需要數據要素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與更深層次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數據的跨區域流動、跨行業共享、跨機構運用導致數字安全、隱私保護、反壟斷等一系列問題逐漸顯現。為此,需要完善全球治理的多邊機制,同時加強全球治理頂層設計,在技術、經貿、金融等領域推動本國的法律法規同國際規則的調適,共同加強數字領域的立法以及相關的規則制定。

當下,我們應摒棄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舊理念,樹立大局觀念和全局意識。 大國更加需要發揮引領示範作用,塑造大國形象、輸出大國智慧、體現大國擔當、承擔大國責任,通過凝聚最大合力,應對全球多樣挑戰!

近些年,人民大學相關智庫致力於中美關係的跟蹤研究,積極推動中美社會和人文對話活動,取得了顯著的社會影響力。 人大重陽是當下國內最活躍的高校智庫,其運營的中國人民大學中美人文交流中心是教育部2017年與人大共建成立的,近年來,中心積極推進海外發聲,引導中美關係的社會輿論,撰寫發布多份研究成果,為推進中美人文交流做出重要貢獻。人大重陽在此關鍵時刻推出這份報告,可引發社會各界對目前中美關係及世界未來「何去何從」的深刻思考,同時為相關人士提供有益借鑑!

謝謝大家!

//人大重陽

// /

RDCY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成立於2013年1月19日,是重陽投資向中國人民大學捐贈並設立教育基金運營的主要資助項目。

作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人大重陽聘請了全球數十位前政要、銀行家、知名學者為高級研究員,旨在關注現實、建言國家、服務人民。目前,人大重陽下設7個部門、運營管理4個中心(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來,人大重陽在金融發展、全球治理、大國關係、宏觀政策等研究領域在國內外均具有較高認可度。

掃二維碼|關注我們

微信號|rdcy2013

新浪微博|@人大重陽

我知道你「在看」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cad98b24f6df9f222aa2e116106fc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