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最高檢12309辦信組

2022-04-09     法律讀庫

原標題:探訪最高檢12309辦信組

探訪最高檢12309辦信組

作者:閆晶晶 谷芳卿

來源:檢察日報

作者:閆晶晶 谷芳卿

來源:檢察日報

最高檢12309辦信組成員

一年接收並辦理群眾來信14.3萬餘件,件件有回覆,這樣的崗位和工作強度,對於平均年齡27歲的最高人民檢察院12309辦信組的姑娘們來說,很不輕鬆。不久前,辦信組拿下了「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的獎牌。

辦好「第一封信」

「真要採訪我們嗎?」「嘿嘿,好激動!」採訪聯絡群中,辦信組的姑娘們用「花式表情包」表達喜悅。

據統計,2021年以來,最高檢12309辦信組接收並辦理群眾來信14.3萬餘件,對具備回復條件的在7日內用簡訊和書面回復函方式答覆信訪人,絕不讓群眾來信杳無音訊、石沉大海。

「她們是成熟的、老練的,面對工作中的複雜情況,能迅速作出判斷,合法合理處理問題。」辦信組負責人李婧說。

然而,在2020年3月最高檢第十檢察廳剛組建辦信組時,首批成員卻顧慮重重。

時琳琳是辦信組資歷最深的成員,吃苦耐勞、穩重踏實的她被大家稱為班長。「我之前在辦案組協助辦案,專業對口又熟悉檢察業務。而辦信組是新設部門,『7日內程序性回復』要求高,會不會枯燥?能不能學到東西?剛開始大家對這個崗位心裡不太有底。」

面對信訪總量持續高位運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於2014年印發《關於依法處理涉法涉訴信訪問題的意見》,提出改革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機制,依法處理涉法涉訴信訪問題。2019年,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作出鄭重承諾:群眾信訪「7日內程序回復、3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覆」。

「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是檢察機關對人民群眾的承諾,我們不僅要做到,更要努力做好,這是我們的底線。」李婧指著辦公室里裝信的麻袋說,「每天收到幾麻袋信件,平信、挂號信、快遞什麼都有,信封有大有小,內容有薄有厚。領導還經常抽查信件往來去向,有段時間一聽到找信我就緊張,好在我們的網上信訪信息系統功能齊全,件件都能在系統內查找到。」回憶起工作剛起步時的情景,李婧至今歷歷在目。

為解決人手緊張問題,辦信組充實了年輕幹警,李蘭雲帶著新鮮感和憧憬來報到。李蘭雲笑著說:「這邊工作太充實了!最初我每天只能辦理十來封信件,幾乎每封信都要請教大家,為趕進度還經常加班,到後來廣泛儲備各類案件辦理程序,很快就提升了工作效率,現在一天能辦理四五十封信件。」

「我們都是檢察工作輪軸上的螺絲釘,既然在這個崗位上,就要把承擔的責任力爭做到極致。」李婧說,我們的工作目標就是辦好「第一封信」,做好「第一次回復」,一次性息訴率達到了76%,從源頭上控制了重複信訪增量。

比「見字如面」更深的體驗

最高檢12309辦信組成員在處理群眾來信

拆信、錄入、整理、回復……程式化的辦信過程,不禁讓人感慨,也許正是女性溫柔、細心的特質,讓這項略顯枯燥的工作在她們看來充滿感性。

「工作很辛苦,我們也很疲倦,但是辦信就是辦案,小信封的背後是群眾急難愁盼,必須精準判斷訴求,準確適用法律,7日回復不容打折。」辦信組成員杜雪的一番話,道出了辦信組的工作常態和姑娘們的工作勁頭。

最高檢近三年接收的重複信訪中,來信來訪五至十次的約占20%,十次以上的約占26%,甚至有數百次來信、持續上訪的。解決重複信訪問題是控告申訴檢察的重點工作。

陳大爺因不滿一起房產執行結果,兩年間向上海市檢察院、最高檢來信來電200餘次,要求檢察機關抗訴。辦信組成員蔡雨杉在辦理信件時發現,此案符合最高檢重複信訪案件化解條件,於是通過12309熱線主動聯繫陳大爺了解案件情況。為弄清事實真相,她還與上海市檢察院聯繫,詢問該院具體辦理情況。

對辦信組來說,單是每日錄入系統的信件量,就已經讓體力心力達到高負荷運轉,如再自我加壓,豈不是自討苦吃?對記者的疑問,蔡雨杉有自己的看法:「如果僅僅把辦信看成流水線工作,只會越來越機械。當我通過電話與當事人像聊天一樣溝通時,所獲得的情感體驗比『見字如面』更為深刻。也許在外人看來,一百封信不過是一摞紙,可在我們看來,每一封信都承載著信訪人的期待。」

得到上海市檢察院反饋後,蔡雨杉立刻將案件進展告知信訪人,「陳大爺,上海市靜安區檢察院正在辦理這起案件,很快就會有結果了。」得到回覆的陳大爺高興地說:「小姑娘,你的聲音和春風一樣!謝謝你,我不會再到檢察機關信訪了。」

把群眾來信當作家信

能動就是主動。在李婧的建議下,辦信組成立了各類辦信小組,每周分享心得體會,大家在交流中碰撞思想,並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除7日內回覆信訪人外,對屬於最高檢管轄的案件,辦信組還要做好相關法律手續,導入司法程序。2021年,辦信組受理刑事申訴案件1187件,國家賠償監督案件159件,民事監督案件270件,行政監督案件11件,均依法及時處理,通過司法救濟維護了群眾的合法權益。

「不是這份工作適合誰,而是這個崗位需要我們細緻、沉穩的特質。」李柏洋是「全國三八紅旗集體」辦信組的男性成員,這個平時熱情的男孩接受採訪時稍顯羞澀地說:「當我睏倦時會問自己,那些信訪人無助時,誰會幫助他們呢?必須是我們。」

工作塑造了她們,她們也映照了時代。辦信組不是一個人、幾個人,而是無數勤奮檢察人的縮影。

投稿轉載說明

本公號非營利性 不支付稿酬

投稿即視為同意本公號對文章進行轉載刊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bd781a71f330b86c43765c4102b5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