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罵出娛樂圈, 楊紫做錯什麼了?

2023-06-12     視覺志

原標題:被罵出娛樂圈, 楊紫做錯什麼了?

這事兒還用說嗎?

該說的話,上次,上上次,小視早已經說過。

不說了嗎?

他們跟你較勁似的,愈演愈烈。

即使不停被社會主流輿論所批評,卻仍然能在很短的時間裡,迅速掀起一場又一場負面風波。

每次看著無關的人與事被卷進,小視還是忍不住想說,忍不住想問。

熱度已經過去,但或許,更方便我們回溯——

飯圈為何總在開展各種「一星運動」?

到底是什麼讓他們如此樂此不疲?

幼稚的飯圈

關於「飯圈出征,寸草不生」的話題早已不新鮮。

但飯圈在令人匪夷所思這種事上,不僅一如既往,還推陳出新了。

前幾天,他們盯上了《家有兒女》。

作為國產情景喜劇的巔峰之一,它豆瓣評分高達9.0,堪稱上億國人的下飯神器、童年回憶。

即便如此,它還是被飯圈圍獵,評論區短時間內湧進大量一星評價。

理由?

他們對夏雪的飾演者楊紫不爽, 所以就去豆瓣惡意詆毀,僅此而已。

熟悉飯圈的人都知道,他們不會無緣無故的出征。

楊紫是哪裡惹到了對方,讓他們憤怒至此呢?

答案說起來,令人哭笑不得。

因《狂飆》陳書婷一角大火的高葉,在微博曬自己的坎城紅毯造型。

結果被網友吐槽脖子太短,戴這種項鍊不好看。

有人懷疑此網友是趙麗穎粉絲,捧高踩低,惡意拉踩高葉。

圖源:微博,下同

但經熱心人士「考證」,此網友發了大量聲援楊紫的微博。

於是乎,一場針對楊紫,針對《家有兒女》的一星運動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參與者是誰?高葉的粉絲?趙麗穎的粉絲?肖戰的粉絲?楊紫的黑粉?楊紫的對家?覺得好玩的路人?還是都有?

與此同時,趙麗穎主演的《幸福到萬家》也湧入大量一星評價。

對該劇作出一星評價的網友們,在飯圈口中,又是「什麼成分」?

沒人知道答案,答案也並不重要。

因為某人今天是姐姐的顏值粉,明天就可能脫粉回踩。今天是哥哥的女友粉,明天就可能罵他下頭男。

飯圈的部分非理性粉絲,永遠年輕,永遠流動,永遠在出征。

比起理清他們的成分,有更重要的事情——

這場再次出圈的一星運動,影響了大眾對於豆瓣評分機制的信任,加劇了大眾對飯圈不理性的認知。

簡而言之,飯圈太吵了。

事件發酵後,話題「家有兒女疑似被惡意評分」登上微博熱搜。

逼得網友開始去豆瓣給《家有兒女》打五星,以此維護自己的童年回憶。

央視網、光明網等媒體先後發文評論,稱惡意評分不可取,警惕評分機制被飯圈綁架,影響評分公信力。

可沒過兩天,又一則「惡意評分」事件出現了。

肖戰主演的《夢中的那片海》開播,短短几天內湧進十幾萬條短評。

豆瓣友情提示:本劇短評區存在異常情況,正在處理中,隨機展示部分短評,請謹慎參考。

圖源:豆瓣

這條提示雖然委婉,但我們心知肚明:肖戰粉絲們的五星與黑粉們的一星碰到了一起,夾雜著路人評價,把豆瓣搞崩了,需要時間來分辨。

豆瓣短評存在異常的影視劇多嗎?

答案是過去幾乎沒有,但近兩年特別多。

光是小視有印象的,就有王一博主演的《無名》、王俊凱主演的《重生之門》、楊紫主演的《沉香如屑》等一大批熱播影視劇。

《無名》的「山」形評分

它們共同的特點:主演都是正當紅的頂流。

豆瓣曾就部分劇集疑似遭受水軍控評的情況作出過說明。

某頂流主演的劇原本定於晚八點開播,但因故推遲到九點。

可就在該劇尚未開播的晚八點到九點,劇集條目下出現一星評分649條,給一星評論點有用3778次,涉及帳號1002個。

很明顯,這是一起有組織的「一星運動」,但更是一起有組織的「五星運動」。

尚未開播都能引發上萬人的評分大戰,更別說播出以後了。

而評價中的高頻詞彙,不管是五星還是一星,都有該影視劇中的那位頂流。

如果哥哥姐姐被黑了,他們還會用採取非一星與五星外的其它行為。

比如大肆舉報,網絡暴力,傷害自己身體,乃至散布虛假的自殺謠言。

這就是飯圈令人生厭的現狀——

評分不以質量,而以好惡。

對作品束之高閣,不求甚解,反而對主演大肆評價,無限貼近。

這種給自家哥哥姐姐加油打氣,又警惕所謂「對家」,甚至對自己身體作出傷害的行為,再幼稚不過了。

可憐的飯圈

內娛盛傳一句話,「沒有一個億別去春節檔」。

這一個億不是製作成本,只是宣傳費用。

從話題評論區控評,到豆瓣評分,從短視頻營銷,到公眾號軟文,從微博的熱搜,到抖音快手等平台的熱榜,網際網路上的廣告可謂是鋪天蓋地。

今年春節檔,《滿江紅》讓「小鎮做題家」再次成為熱詞,翻紅一個月之久。

圖源:《滿江紅》

《無名》豆瓣短評出現異常,對於王一博的演技問題,網上沸沸揚揚,「絕望的文盲」引跑熱搜。

《流浪地球2》上映第二天單日票房被反超,短視頻平台上到處是「三小時太長不看」,或者「上了八次廁所」等「路人觀後感」。

圖源:《流浪地球2》

但其實,它也就比時長排第二的電影長了14分鐘。

各大電影製作公司與宣發公司,什麼時候才能理清一個關鍵問題——

宣發是要證明自已的電影有多好看,而不是證明對方的電影有多難看。

真要難看,好比《十年一品溫如言》,當天就會喜提微博熱一,豆瓣用戶也會給出公允的評價。

可《流浪地球2》至今仍是今年評分最高的國產電影,沒有頂流的《熊出沒》更是悶聲發大財,賺到盆滿缽滿。

但即便如此,也絕對不會有誰會放棄飯圈。

根據各大媒體出具的藝人粉絲研究報告顯示,不論男女頂流,他們的粉絲均以24歲以下的青少年為主。

而在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審理的明星起訴網友侵害名譽權的案件中,70%以下都是青少年。

年輕,就意味著上網頻率高,意味著發言聲量強,也意味著可操控性強。

某豆瓣用戶,短時間內給大量國劇打一星

內娛有一個話題,經常登上微博熱搜,即「時間奪走了xxx的什麼」。

放在沈騰身上,大家一般都笑著說「時間奪走了沈騰的顏值」。

這符合他諧星的標籤,也符合他過去幾年裡發福的程度,尤其是跟軍藝校草時期對比時。

但放在楊洋、王俊凱等頂流的身上,排名前列的回答往往是「時間奪走了楊洋的對家」。

我們都知道楊洋們的對家是誰,無怪乎吳某凡、李某峰之流。

這的確只是一個玩笑,是對後者違法亂紀行為的調侃。

但在小視看來, 未嘗不是飯圈思維不停入侵的一種縮影。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非此即彼,黨同伐異。

沒有朋友、夥伴、志同道合的同事,只有番位、對家、敵視哥哥姐姐的妖艷賤貨。

整治飯圈的凈網行動,開展了不知多少次,但部分粉絲幼稚的心理,永遠不會被滌盪。

這種年齡與肉體已經成人、行為與精神卻還是孩童的心理,很像一種幼稚病。

責任感差、小家子氣、優柔寡斷、心理脆弱,必須愛著哄著,稍有不遂其意就是謾罵、舉報。

某頂流的反黑組,告訴粉絲如何「反黑」

勢單力孤的網友,也只能對評價某頂流的作者說一句:「你的文字我喜歡,你的私信記得關。」

但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許多粉絲為何會養成此種心理特徵?

不用多說,少不了營銷號的挑事、無良媒體的報道。

比如曬出三五位頂流的合照問誰最帥,曬某某之夜紅毯合照問誰贏了,曬路人的「惡意評價」問粉絲怎麼看,曬某某劇豆瓣開分5.8問高了還是低了。

在豆瓣的「網友」大多說高了,但在微博的「網友」大多說值得五星。

熟悉傳播學的藝人公關團隊,深諳如何固粉、虐粉,更對如何培養死忠粉了如指掌。

發布反黑、五星評價、集資打榜等任務的大小粉絲頭頭,要麼是藝人身邊的工作人員,要麼擁有經常與藝人公司工作人員對話的能力。

但在一次次的「一星運動」中,你幾乎見不到經紀公司對粉絲們的約束,更遑論頂流本人的發言。

只有事情鬧得特別大,才會發出一則公告。

換言之,即使部分經紀公司沒有推波助瀾,也對粉絲的各種行為有一定程度上的默許。

而這,何其可怕。

可怕的飯圈

在許多平台,你都可以看到堪稱可怕的後果。

為幼稚的話語讓步。

飯圈最出名的行為之一,就是各種縮寫。

比如sfw、bjyx等中文首字母縮寫,rps、reps、nbcs等英文縮寫,rnb等中英文夾雜縮寫,讓你想破腦袋也不明白是什麼意思。

有那轉換中英文、大小寫的功夫,什麼字打不出來?

本質上,飯圈縮寫很像「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等黑話,是一種地位性試探,也是一種服從性測試。

你不了解,便沒有發聲的資格,沒有發聲的權利。

若你想要了解,便容易更進一步——

被飯圈思維籠罩。

宋丹丹上綜藝,有年輕觀眾問她有什麼作品嗎?怎麼地位很高的樣子?

我們固然可以解釋,說宋丹丹是剛剛一星運動中《家有兒女》的「一番大女主」,是一代收視女王。

你家粉絲們的哥哥姐姐,好不容易在春晚唱個三分鐘的拼盤歌,都要寫進實績圖廣而告之。

而宋丹丹,去一次就要演十幾分鐘的小品,上春晚比上炕還輕鬆。

胡歌、高圓圓聯袂主演的新電影《走走停停》官宣,有博主發帖,稱高圓圓過去是大花,但婚後復出只能給胡歌作配云云。

兩人加起來火了近四十年,但還是躲不掉被比較,被撕番,被以如此幼稚的行為挑撥。

我們也可以解釋,說兩人都是領銜主演,再說給白玉蘭視帝當女主角也並不丟人。

但這何嘗不是給博主熱度,給飯圈思維熱度,讓人們在潛移默化中,被飯圈思維所籠罩。

再進一步——

沉迷於非此即彼的狹窄思想。

飯圈最愛掛在口中的那些話,是「抱走我家xx」,是「我們要為了你對抗全世界」。

但他們所鍾愛的哥哥姐姐,為什麼要去對抗全世界呢?

一則地獄笑話:因為粉絲的逼迫。

過去的明星藝人,大多都敢發聲,敢對粉絲的行為說不。

對「白痴行為」說不,對演唱會拍照錄像說不,對打擾路人的行為說不。

但現在的頂流,大多噤若寒蟬,生怕惹惱了粉絲,脫粉回踩,曝光自己所謂的生圖、黑歷史。

他們親手放任了這一切,最終要承擔這惡果。

若有一天,飯圈真把哥哥姐姐各自的對家全都罵倒,罵到抑鬱,罵到退圈,那真是一件好事嗎?

別的不說,他們怎麼演戲呢?演獨角戲嗎?

沒有了老戲骨的抬咖和演技支撐,什麼樣的頂流能演戲?又能演出什麼樣的獨角戲?

恐怕他們再演十年,也不如卓別林的一個眼神來得動人。

圖源:《城市之光》

而我們普通觀眾,在這樣的環境中,何以自處?

小視想起余華經常說的一句話,再確切點說,是他經常引用的易卜生的一句話。

「每個人對於他所屬的社會都有負有責任,那個社會的弊病他也有一份。」

當我們厭惡飯圈的種種時,別忘記這句話,別以為事不關己。

勇敢地去做正確的事,勇敢地去為不平之事發聲。

別再讓飯圈主導輿論,別再製造沉默的螺旋。

是時候,救一救幼稚的飯圈。

也是時候,救一救可憐的飯圈。

別讓他們,變得愈發可怕。

12 / Jun / 2023

監製:視覺志

編輯:李尋歡

微博:視覺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a80874ed07b73cab0586175af14ed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