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上有父母要贍養,下有子女要撫養,工作上的責任和壓力變大,而上升的空間卻在變小。於是內心很容易產生疲倦,失去激情和熱情,加上身體健康也遭遇危機。45歲左右,人們就進入了「生命高危期」,癌症可能一觸即發。
今年45歲的林先生原本有個幸福的家庭,家裡有老有小,有車有房。房子雖然是貸款的,但夫妻二人一起,還款沒有太大的壓力;老人小孩,也都健健康康……
林先生一家就這樣幸福地過著日子,但在近半年來,林先生總覺得很疲憊,吃不下東西。後來去了醫院,幾次檢查之後,被確診為進展期胃癌,也就是中期胃癌,需要馬上進行手術治療。
當林先生了解到治療費用至少需要30萬,還不包括術後的恢復費用的時候,他猶豫了。
他怕花了錢還治不好,把這些年僅有的積蓄花光了,以後老婆、孩子的生活會成問題。又想到,房貸還沒還完,兒子又要開學了,想到這些,他決定放棄治療。
但夫妻之間,這種事哪能瞞得住,林先生的老婆還是發現了,當即就讓他住院進行治療。林太太表示,身體健康第一,就算賣房,也要治療。
之後主治醫生和林先生一家商量,給出了合理的治療方案。採取了傳統的手術治療,總共花了大概10萬左右,切除了大部分的胃,算是控制住了病情。接下來的治療,林先生選擇了中藥進行康復,希望能花最少的錢來達到治癒的效果。
其實在我國,每天有近1100人被確診胃癌,每5分鐘就有3人在胃癌的折磨中喪生。但其中幾乎一半以上的患者,都沒有症狀。只有少數人會有上腹不適、隱痛、噁心、反酸、食慾減退、嘔吐等類似於胃炎、潰瘍病的上消化道症狀,所以很難讓人引起足夠的重視。
還是那句話,癌症發現時間的早晚,會導致結果全然不同。比如早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能夠達到95%,接近正常人;而一旦發展到進展期,5年生存率則降低至不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