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49歲抗疫醫生去世前和家人最後的晚餐:愛吃的排骨一口沒動,遠遠看著妻女吃飯,曾攢假想陪女兒高考

2020-02-22     華商連線

截至2月22日,全國累計2348人在新冠肺炎疫情失去生命,其中也有醫護工作者,肖俊就是一位來自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的殉職者,守護生命的白衣戰士倒下,常常令人淚目……

肖俊醫生

2月21日,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官微發布消息證實,2月8日18時13分,因搶救無效,感染新冠肺炎的肖俊醫生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去世。2月22日,肖俊的妻子陳敏接受華商報記者採訪,介紹了丈夫感染前後忘我工作的細節。

>>好醫生

49歲普外科醫生堅持參加救治工作

陳敏說,1月18日,丈夫就身體不舒服,19日出現發燒,20日CT檢查確診。

「他是普外科醫生,但醫院人員緊張,他堅持要參加救治工作。中午12點多下班趕回家,急急忙忙吃完飯就急匆匆返回醫院,我讓他休息一會,他說病人太多……」陳敏說。「肖俊告訴我,1月10日開始,醫院門診看發熱的病人就很多了,有些發熱病人還有其他病症,就到他所在的普外科診治……」

49歲,又是科室的骨幹,正處於事業巔峰期,被疫情奪去生命,令很多同事唏噓不已。

2月22日,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一位同事接受華商報記者採訪表示,「無論是在同事還是患者眼裡,肖醫生都是始終面帶微笑、對人充滿關心,感覺很溫暖的那樣的人,對於肖醫生的離世,大家都很悲痛……我流淚了,一位熟悉的同事,突然就沒有了,那樣的心情別人是無法感受的……」這位同事哽咽著表示,醫院已按程序為肖醫生申報烈士,目前正在辦理中。

在同事眼裡,每一項新的醫療技術引進後,肖俊都會積極地去學習

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副院長劉仁勝回憶,1991年,肖俊進入醫院工作,勤奮、刻苦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每一項新技術引進後,肖俊都會積極地去學習,敬業、認真,非常具有上進心。1998年,在搶救一位重症患者時,考慮到病人病情反覆,肖俊曾在醫院守了三天三夜,根據病情的變化,隨時調整治療方案,一直等到病情穩定下來,肖俊才鬆了一口氣。

1998年,肖俊為搶救重症患者,曾在醫院守了三天三夜

>>好丈夫

最後的晚餐 遠遠看著妻女吃

「2月8日晚上,醫院通知我們家屬去領了死亡證,但疫情嚴重,他的骨灰至今都沒有領,他走時我們沒有見最後一面,他沒有交代後事,沒有給我留下一句話……」

陳敏說,丈夫確診後因為醫院床位緊張,曾在家隔離4天,後來又轉到金銀潭醫院救治。她還清晰地記得,夫妻倆最後相處的點滴。

發燒 最愛吃的排骨一口沒動

「1月20日,晚飯我給他做了他最愛吃的排骨,但他發燒,一口都沒吃。他平時喜歡喝一口酒,那天也沒喝,他就坐在一旁遠遠地看著我們母女倆吃飯,他還是擔心給我們傳染上,那是我們家在一起的最後晚餐……」陳敏說,丈夫發病後,要求我們把碗筷都分開,就擔心感染我們。

「他住院後,好幾次都不讓我們去看望他,也是擔心我們被感染,我們只能通過微信交流。」陳敏哽咽難語,「1月29日,病情已經非常危重了,他還在微信里寬慰我說,沒有發燒,今天情況蠻好,還問我女兒好不好,還擔心我們母女倆有沒有感染……一直到他陷入昏迷。1月30日,醫院下了病危通知書,讓我做好心理準備……」

夫妻今生今世最後的微信互動

陳敏提供給華商報記者一些微信截圖,這是夫妻倆今生今世最後的互動交流——

「他們(金銀潭醫院)這裡最近陸續有人治好,我覺得我會逐步康復的。」

「對,我的老公最棒」,「晚上要早點休息,睡眠好恢復快。」

「現在主要是胸悶,有些喘不過氣,要吸氧。」

「我們吃的那個藥,真的殺病毒。」

「我打針打到了3點左右,吃了三餐飯,喝了一杯牛奶,一杯酸奶,八杯水。」「你一定堅持多吃點飯菜和牛奶。」

身體好喜歡跑步看電影和唱歌

陳敏說,她沒想到丈夫的病情會急轉直下,「去年10月份,他剛剛度過49歲生日,他平時身體很好,喜歡跑步、看電影和唱歌,他平時上下班都是步行,走去走回6公里。」

肖俊是家中長子,家裡還有一個殘疾的弟弟,「公公今年76歲,婆婆73歲,兩位老人身體都不好。」 唯一讓陳敏略感欣慰的是,疫情發生以來,一家老小都沒有感染。

去年剛評上副教授還說要請客

陳敏還說:「去年11月份,肖俊評上了副教授,就是副主任醫師,他還說要請他們科室的同事一起吃飯,沒想到會這樣……」

42歲的陳敏是企業職工,2008年病休在家,里里外外都靠丈夫支撐。「家裡的水電氣都是他買,我只是在家做飯,他突然走了,一句話都沒交代,很多事情我都不知道該咋處理……」陳敏說,丈夫一個月加上效益工資有6000多元收入,除了每月1600元的房貸之外,剩下的用來支撐這個家。

>>好父親

父女約定疫情結束出去吃好的

肖俊和妻子有一個女兒,今年已經18歲了。因為父親的離世太過傷心,她婉拒了華商報記者的採訪,但最後時刻父女倆的微信交流,足以證明這份難以割捨的愛。

「爸爸,醒來一定要回消息。我好想你。我永遠愛你!」

「爸爸,今天是你昏迷的第三天,明天是媽媽的生日,為了我們,你要堅持住啊!」

「要快點好起來,等扛過去我們還要吃好吃的。」

「好的,那你要安心學習,疫情結束後我們一起出去吃好的。」(肖俊回復)

如今,父女倆的這個約定,今生再也無法兌現。

陳敏告訴華商報記者,女兒在武漢讀高三,女兒學習成績不錯,考上二本線沒問題,她很愛父親,父女倆感情至深。「他說當醫生太辛苦,還要上夜班,一直希望女兒能考一個師範院校,將來去教書。他還和我商量過,他要攢年假,就是為了今年能陪女兒一起參加高考……」

陳敏表示,因為丈夫始終擔心傳染,所以疫情發生以來,她都沒有帶女兒去醫院看望,為此,女兒對她甚至產生了誤會。 華商報記者 李華 編輯 李振

(如有爆料,請撥打華商報熱線電話029-88880000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華商報】創作,在今日頭條獨家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NiVbXAB3uTiws8K8eF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