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4月之後,生豬價格並沒有表現出養豬朋友期盼得那樣大幅度上漲,反而是延續了3月份的下跌走勢。這主要是因為4月生豬依然供需兩弱,供應端受生豬存欄整體大幅下跌的影響,生豬供應不足;消費端受餐飲行業歇業,學生放假等因素的影響,再疊加豬肉價格過高對豬肉消費的制約,導致豬肉消費疲軟。
但是考慮到我國能繁母豬從去年9月份到今年2月份已經連續5個月增長,2月份能繁母豬存欄量相比去年9月份增幅達到了10%,而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豬肉剛需消費量基本沒有,剩下的還是被影響之後的日常消費,綜合來講需求端受到的衝擊更大,所以最近一個多月生豬價格持續階段性承壓而不斷下跌。而作為養豬戶更關心的還是生豬價格何時反彈?作為消費者更關心的是豬肉價格最低能降到多少,會不會降到「白菜價」?看一下豬價分析師和證券分析師都是咋說的。
豬價分析師
據豬價分析師介紹認為生豬價格反彈的時間將是豬價下跌到15元的時候,另外上半年生豬價格已經已經定下來了,沒有大的行情,並且還會保持震盪下跌的狀態。所以現在手裡有牛豬的要抓緊時間出手,手裡有大豬的也要早日出手,可以補欄仔豬但是不能嘗試二次育肥。歡迎大家點擊下方的「進入圈子」,了解每日最新豬價動態、國內一線科研成果,同國內養豬人暢聊養豬事!
證券分析師
證券分析師認為雖然後期需求端和消費端都會得到恢復,但是顯然消費端的恢復速度會快於供應端,而豬價反彈的節點在「兩會」之後,因為「兩會」的召開就意味著我國疫情防控工作已經到了尾聲,屆時各行各業基本也都恢復正常運行了,豬肉需求也就會釋放,而且儲備凍肉的調控也會逐漸減弱,生豬價格有望迎來上漲節點。
對於豬價分析師和證券分析師的說法,筆者認為都有一定的道理,因為雖然產能在不斷恢復,但是整體產能距離正常狀態還相差甚遠,這一點從目前的仔豬價格可以判斷出來。整體產能不足那麼生豬價格就不可能一跌不起,而反彈的節點定在15元考慮的還是現在消費者的消費能力,畢竟任何豬價都需要消費量作為支撐的,15元的豬價,豬肉基本在23-25元之間,對於這個價格居民還是比較容易接受的,雖然這個價格距離真正「白菜價」還有點距離,但是相比35元時候的肉價已經夠「白菜」了。
讀者朋友,你說呢?如果豬肉降到25元,你能接受嗎?歡迎投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