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沃被指涉嫌虛假宣傳,母公司視源股份去年教育相關業務收入下滑

2023-02-03     消費者報道雜誌社

原標題:希沃被指涉嫌虛假宣傳,母公司視源股份去年教育相關業務收入下滑

按:記者調查發現,視源股份存在部分業務毛利率不斷下跌、研發投入不及銷售和管理費用等問題。

作為國內IFPD教育市場銷量領先品牌,希沃(seewo)被指涉嫌虛假宣傳。在希沃(seewo)京東自營旗艦店,記者發現有多名消費者在去年「雙十一」期間下單後評價稱,商家所宣傳的整點搶購半價活動是假的,自己明明是整點下單的但並未實際享受半價優惠。

對此,希沃(seewo)京東自營旗艦店解釋稱,本次活動採用的是京東的官方商務工具進行數據信息的採集與發布,在活動期間,全國各地很多消費者都在同一時間下單,受到伺服器響應、網絡等方面的影響,後台下單的時間會有差異。

據希沃官網顯示,希沃(seewo)是廣州視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視睿科技」)在教育領域的自主品牌,是國內交互智能平板品類首創者,2012年-2021年連續10年蟬聯中國交互智能平板行業市占率桂冠,是行業標杆企業;而視睿科技隸屬於全球知名的以顯控技術為核心的智能交互解決方案提供商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視源股份」)。

據悉,視源股份是一家以顯示、交互控制和連接技術為核心的智能電子產品及解決方案提供商,依託在音視頻技術、信號處理、電源管理、人機互動、應用開發、系統集成等電子產品領域的軟硬體技術積累,面向多應用場景進行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通過產品和資源整合能力在細分市場取得領先地位。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視源股份存在部分業務毛利率不斷下跌、研發投入不及銷售和管理費用等問題。

對此,記者12月22日給視源股份方面發去了採訪函。同時,12月30日記者致電視源股份,表明採訪意圖,對方表示未收到採訪函郵件。隨後,記者再次給視源股份發去了採訪函,但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官方對採訪問題的回應。

四成營收來自交互智能平板,去年教育相關業務收入下滑

據2022年中報顯示,視源股份主營業務收入為89.8億元,同比增長12.78%。其中,交互智能平板業務收入36.55億元,營收占比40.7%,是公司的第一大收入來源;液晶顯示主控板卡業務收入33.14億元,營收占比36.9%,是公司的第二大收入來源。但同時,交互智能平板業務收入上半年出現下滑,同比減少5.82%。

對此,視源股份在中報中表示,2022年上半年,受國內疫情影響,國內教育市場出現一定程度下滑,公司教育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69791.32萬元,同比下降24.46%;同時,國內會議市場出現一定程度下滑,公司企業服務市場實現營業收入74213.20萬元,同比下降2.68%。

2023年1月18日,視源股份披露2022年度業績快報,公司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209.66億元,同比減少1.23%。其中,在國內整機相關市場,主要受疫情影響,以MAXHUB為代表的企業服務業務收入全年同比下降9%,希沃教育相關業務收入全年同比下降11%;在海外整機相關市場,受俄烏戰爭、通貨膨脹、歐美央行連續大幅加息等影響,交互智能平板等產品在海外的銷售收入全年同比下降6%。

部分業務毛利率不斷下跌

同時,記者發現,視源股份主營業務毛利率出現下跌,2020年-2021年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6.55%、25.38%,分別較上年下跌0.77個百分點和1.17個百分點;其中兩大業務交互智能平板業務和液晶顯示主控板卡業務的毛利率也陸續下跌,2020年-2021年分別降至17.08%、32.55%和14.18%、30.10%。

對此,公司在財報中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部件業務部分原材料如半導體、PCB、阻容器件、接插件等2020年出現不同程度的供應緊張、價格上行,2021年上半年關鍵物料比如液晶面板、晶片明顯供不應求,疊加海外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對電子產業中下游相關企業產生了不利影響。

2022年上半年,視源股份主營業務毛利率有所回升,但液晶顯示主控板卡業務毛利率持續跌至13.38%,同比下跌2.31個百分點。

費用穩步增長,研發投入不及銷售和管理費用

2022年前三季度,視源股份費用穩步增長,但研發投入仍不及銷售和管理費用。據三季報顯示,公司研發費用從2021年前三季度的8.04億元增加至2022年前三季度的9.61億元。但同時,公司銷售費用從2021年前三季度的9.8億元增加至2022年前三季度的10.51億元;公司管理費用從2021年前三季度的6.67億元增加至2022年前三季度的7.3億元。

貨幣資金不斷增長,短期借款大幅增加

據財報顯示,視源股份貨幣資金不斷增長,特別是2021年起貨幣資金增幅加快。截至2021年期末,公司貨幣資金達到49.98億元,較期初增長30.53%;截至2022年三季度期末,公司貨幣資金增至96.41億元,較期初增長92.9%。

對於2022年三季度貨幣資金增長較大,公司在財報中表示,主要為報告期內非公開發行股票所致。

據悉,視源股份非公開發行股票的預案申請2022年3月獲得中國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審核通過及核准。截至2022年7月14日止,視源股份實際己向特定對象發行人民幣普通股29466839股,募集資金總額19.95億元,減除發行費用的募集資金凈額 19.74億元。其中,計入股本2946.68萬元,計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19.44億元。

但同時,報告期內,公司短期借款大幅增加。據2022年三季度顯示,公司短期借款達到24.74億元,較期初增加129.89%。

對此,公司在財報中表示,主要為報告期內票據融資貼現和短期銀行借款增加所致。但公司資金非常寬裕,仍大幅新增票據融資貼現和短期銀行借款的必要性存疑。

股權激勵前特定股東突擊減持

記者發現,在2022年9月30日視源股份披露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之前, 9月3日,公司披露特定股東減持計劃,其特定股東雲南視欣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視欣」)因股東個人資金需求,計劃在2022年9月8日至2023年3月7日期間,以大宗交易或集中競價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2675475股(含本數);其特定股東雲南視迅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視迅」)因股東個人資金需求,計劃在2022年9月8日至2023年3月7日期間,以大宗交易或集中競價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6187500股(含本數)。

據查證,視迅曾用名為廣州視迅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視欣曾用名為廣州視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兩者均為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核心員工共同出資設立的持股公司,目的是為了讓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核心員工成為公司的間接股東,使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核心員工利益與公司利益一致,以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為公司長期持續快速發展奠定人才基礎,提高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9月23日,公司披露其特定股東視欣和視迅決定提前終止本次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股份減持計劃;但同時也披露了視欣和視迅在已多次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其中視欣累計減持101.6萬股、視迅累計減持259.21萬股。

對此,公司在公告內表示,截至本公告日,視欣、視迅減持股份與預披露的減持計劃一致,實際減持股份總數未超過減持計劃中披露的減持股數上限。

而據視源股份披露的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顯示,擬向185名激勵對象首次授予共計529.25萬股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的每股授予價格為31.65元;該授予價格較該激勵計劃(草案)披露前一日(2022年9月29日)收盤價59.66元/股少了47.1%。

去年6位董監高先後辭職、調崗

同時,記者注意到,就在2022年9月30日視源股份披露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的同時,也披露了一則董事辭任和補選董事的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尤天遠辭去公司董事、審計委員會委員職務,辭任後將繼續在公司從事戰略發展、開拓創新等相關工作。

此外,視源股份2022年還有多位董高監辭職和調崗。

據公告披露,1月21日,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程曉娜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職務,辭職後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同1天,公司財務負責人劉丹鳳辭去公司財務負責人(財務總監)職務,辭任後將繼續在公司從事生命科學相關業務的管理與研究工作;2月21日,公司證券事務代表劉潔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證券事務代表職務,辭職後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4月20日,公司股東代表監事、監事會主席任銳辭去公司股東代表監事、監事會主席職務,辭任後將繼續在公司從事產品技術創新及研發體系管理的相關工作;7月14日,公司副總經理莊喆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副總經理、首席法務官職務,辭職後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9baa0084977c2173499da10ac43b4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