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神童陶哲軒:8歲高考得760分,21歲成為博士,如今怎麼樣了?

2023-12-13     古今記實1

原標題:數學神童陶哲軒:8歲高考得760分,21歲成為博士,如今怎麼樣了?

1975年7月17日,在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一對來自中國香港的華裔夫婦慶幸地迎來了他們生命中的一位特殊成員。這位嬰兒並不尋常,因為在他那雙剛剛睜開的大眼中,蘊藏著一顆超凡的數學天賦。這位數學奇才就是陶哲軒,一個後來嶄露頭角、成為世界矚目數學家的奇蹟。

陶哲軒的家庭背景並非那種傳統意義上的「寒門貴子」。父親和母親都是香港大學的高材生,一個是兒科醫生,一個從事教育工作。1972年,他們移民至澳大利亞,為了尋求更好的生活。陶哲軒在這溫馨的家庭里長大,父母並沒有強加嚴苛的教育,而是尊重並培養他的興趣。

由於父母的優秀基因,陶哲軒在兩歲時展現出對數字的異常敏感和對數學的濃厚興趣。這讓父母略感擔憂,因為他的數學才華似乎超越了同齡人。但在媽媽梁蕙蘭的耐心引導下,陶哲軒在數學的世界裡找到了自己的舞台。

陶哲軒的數學啟蒙老師竟然是他的母親,這無疑為他的數學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他三歲時,父母決定將他送入小學,雖然年紀小,但陶哲軒的數學水平已經足以傲視群雄。他成為班裡最小的學生,但在數學課上卻時常閃耀著超常的光芒。

然而,陶哲軒的卓越表現並非一帆風順。他在面對比自己大的同學、適應學校生活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為了更好地培養他的數學天賦,父母將他送入了一個專注於天才兒童培養的協會,這也讓他結識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躍入小學後,陶哲軒的學業進展迅猛。他甚至能夠進入高年級的教室學習,與比他大數年的同學們一較高下。這段時間的生活對於他的數學天賦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父母開始思考,應該如何更好地引導陶哲軒發揮他的才華。

與此同時,陶哲軒的媽媽梁蕙蘭也以她的數學專業背景成為了他的數學導師。這對母子二人的默契與合作,為陶哲軒未來的數學生涯埋下了伏筆。然而,他並沒有被束縛在教室里,而是在家自學更深層次的數學知識,展現了他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學術的熱愛。

8歲時,陶哲軒接受了美國的高考SAT,取得了令人矚目的760分的高分。這個成績讓他有資格申請一些頂尖學府,但他卻選擇了在家繼續深造。陶哲軒的求學之路並不平凡,他的數學才華讓人刮目相看。在14歲時,他已經完成了本科學業,用時僅兩年。而在17歲時,陶哲軒以碩士的身份畢業,用時三年。這樣的學業成就讓他成為學界的一顆新星。

隨後,陶哲軒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在他21歲的時候,他成功地取得了博士學位,成為普林斯頓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博士生。這一榮譽讓他的名字廣為人知,成為學術界的璀璨新星。

博士畢業後,陶哲軒並沒有追隨一般學者的道路,選擇從事科研或者在實驗室里默默耕耘。相反,他接受了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聘請,成為一名教授。這一決定引起了一些爭議,有人認為這是對天才的一種浪費,他應該將精力投入到更深層次的數學研究中。

然而,陶哲軒並沒有因此放棄教學工作。他認為,教學是一個與學生互動、分享知識、培養人才的過程,對他自己的研究也是一種鍛鍊。他的課堂風趣幽默,深受學生喜愛。在教學中,他強調不同領域的綜合能力,追求對問題的全面理解,這使得他的課程別具特色。

陶哲軒的研究成果也在學術界引起了廣泛關注。他不僅在數學領域有著卓越的貢獻,還在博客上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與同行進行深入的學術討論。他歡迎不同意見的人,因為他相信爭論和討論是學術進步的動力。這種開放和合作的態度使他在學術圈內贏得了聲譽。

2006年,陶哲軒成為了菲爾茨獎的得主,年僅31歲。這個獎項相當於數學領域的諾貝爾獎,代表著對他傑出貢獻的認可。緊隨其後,他還獲得了麥克阿瑟天才獎、艾倫·沃特曼獎等多個重要獎項,成為學術界的佼佼者。

除了學術上的成就,陶哲軒的個人生活也備受關注。有人曾對他的妻子提出質疑,認為她外貌平庸。然而,陶哲軒的妻子是一名美國航天總署的工程師,她的專業背景和實力不容小覷。兩人是在學術場景中相識相知,陶哲軒的妻子也是他的學生。儘管存在師生關係,但由於陶哲軒的早熟,兩人的年齡差異並不大。他們於2009年結為夫妻,育有兩個孩子。

陶哲軒不僅在學術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家庭中也展現出了溫暖和關愛。他的幽默和豁達為他贏得了朋友和學生的喜愛。他酷愛運動和遊戲,在工作之餘也能保持活力和活潑的心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872ffb2caf4c818adc0176925c6ae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