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學校改制結果水落石出後,對各區「小升初」擇校時有何影響

2022-07-02     峽谷爆笑團

原標題:私立學校改制結果水落石出後,對各區「小升初」擇校時有何影響

#天津頭條#

近來很多家長粉絲在詢問,為什麼在這最熱考試報名季,作者得道Albert更新天津教育熱點的分析反倒變慢了。原因很簡單真的就是沒有時間,一來是最近很多粉絲家長選擇做轉學個性化諮詢,導致需要做的轉學規劃方案實在太多,已經排到下周末了,所以必須每天忙於做方案;二來是之前也分析了很多各階段升學時要注意的問題和選擇的策略,家長粉絲們要是持續關注的,應該也已經了解很多了。那今天,就針對剛剛結果塵埃落定的私立學校改制這個事情,分析下對「小升初」時擇校的影響,供各位家長粉絲們參考。

這次私立學校改制主要影響的就是市區各所私立學校,同時由於初中階段的私立學校普遍成績要好於公立學校,所以私立初中學校改制後的影響最大,故小升初階段的家長們會為選擇好的學校而更為焦慮。這回私立學校改制的重點就是獨立師資和獨立校舍問題,獨立校舍問題對於家長們並不關鍵,即使換了新校區,上學路途變遠,但為了孩子的學業,家長們一般都能克服;而獨立師資的問題,就是所有家長比較關心在意的了,原有師資的離開是否會導致教學水平的下降,這個現實問題就擺在了眼前。

客觀來說,改制的政策目的就是要求原公立老師回歸公立學校,不允許出現「校中校」的情況,以免公立學校為了收費而將有經驗的老師全部放入私立學校,去提升私立學校的成績而造成教育的不公平,從這點看這個政策真的有必要,公立學校老師畢竟是屬於所有在校就讀學生的,再分出彼此區別的確不當,故這個「校中校」的方式應該被治理,否則更多的傳統重點公立學校成績水平會有越來越差的風險。

同時也要看到,改制結果後有很多之前完全獨立的私立初中學校也留存了下來,說明只要符合最難的師資獨立的這個要求,私立學校還是可以完全辦下去的。但是這時就有些愛講故事的「陰謀論者」開始寫小說了,從某位家長粉絲推給我的一篇網文截圖中看到,說「在和平區因為建華中學在私立學校中排名最弱,為了保證升學率讓差生分流,所以認為應該會砍掉建華中學。」這個匪夷所思的邏輯,真的是沒看懂,好歹人家建華中學在和平區初中學校中也排名前列,與興南中學不相上下,那建華中學裡面的學生怎麼就變成差生了,讓其之後的那些公立學校的學生情何以堪?

舉這個例子,就是想告訴家長粉絲們,沒必要緊盯著需要師資改制的私立學校,還是存在之前就完全獨立的私立學校,這樣就會避免師資變化帶來的內心糾結。當然,如果所在區里沒有這種之前完全獨立的私立學校,那家長們只能關注改制後的私立學校及其之後的成績情況或者是私立新建校及其未來的成績情況。

接下來,我們就分區看看,私立學校改制後,對小升初擇校所帶來的影響。

首先分析下這次改制的重點區域河西區的情況。河西區原有的五所私立初中學校,這次都未能倖免,其中三所學校,即新華聖功、實驗求實和匯德學校,全部停止招生,在讀學生保留學籍,並且保證還是之前對口公立初中學校老師管理,同時不再收取學費;表明這三所學校再送走這兩屆學生後,就徹底停辦了。而另外兩所學校,自立中學轉為公立學校,並更名為覺民中學,由總校四中統一管理;培傑中學轉為公立學校,並更名為卓越中學,由總校四十二中管理。這兩所學校將以相對獨立的形式,接受各自總校的統籌管理,教育資源共享,並劃歸河西一片,今年繼續招生。

這兩所新的公立校,覺民中學和卓越中學能與總校共享資源到什麼程度目前不好說,會不會成為流於形式的集團化辦學,還是能有實質性的資源交流,都是未知數,並且也聽到兩所新學校也會招收新的老師,故這點我們只能耐心靜等結果的出現。但即使這樣,劃歸河西一片,對河西一片的家長也絕對是利好消息。這個論點,網上已經有很多人提及,但又沒說出來任何子丑寅卯,比較合理的理由,因此大都是泛泛而談,人云亦云。

而作者得道Albert個人觀點,認為利好河西一片有以下兩個理由:

1、自立中學和培傑中學的成績在河西區近些年一直排名前列,甚至讓當時有的機構老師都不禁感嘆:只要遇到自立或培傑的學生,那大機率都是學霸!說明這兩所學校的生源質量都非常好,那目前兩所學校存留下來這兩屆按照私立學校招來的學生,想必學生質量也是很好的。這就為之後兩年的中考取得好成績打下了基礎,可能有人會說,原有師資變化了那還能行麼?

這就忽略了優質生源這個關鍵因素,對於好學生的教學培養,師資就不是核心因素了,學生的能動性和自主思索能力,在加上自控力強,完全能把老師所講內容吸收消化掉,並能舉一反三,這時就要求老師們能把課程內容講授完成就可以了,相信即使新招來的老師這種基本能力肯定是具備的,畢竟要通過多輪筆試和面試才能錄取的。即使再退一萬步講,假設老師能力有限,但這些優秀孩子們個個背後都是「不躺平」的家長,當年已經為了孩子們的教育願意花錢讀私立學校,現在看到孩子們的學業要是出現了波折,能坐的住麼?肯定會為孩子尋找更好的課外培訓來彌補學校的不足,保證孩子的成績不下降。

所以,基於以上邏輯分析,這兩所學校未來兩年的中考成績,基本上可以判斷會是很不錯的,這也就奠定了好學校的基礎。學校成績好,好學生就願意報名,報名的好學生人數就多,小升初時搖入的好學生比例也就更高,假以時日,師資再經過幾年鍛鍊,河西一片將會妥妥地收穫兩所成績優異的公立初中學校。

2、小升初經過這幾年的搖號錄取後,生源質量或多或少都比之前更為均衡,但是在河西一片內最差的公立初中學校(不點名以免不必要的麻煩),並沒有顯著縮小與其他學校之間的差距,甚至有增大的可能,那麼這個問題就可能出現在師資和教學管理體系上。那麼對比自立和培傑轉公立校後傳承之前有效的教學管理體系,加上新的師資,很大可能整體水平會好於這所最差的初中學校;同時留存下來的這兩屆生源環境也更優,學習氛圍也更濃。這對於河西一片的家長來說,多了兩所比原有學校更好的公立初中,那麼選擇好一點學校的機會不就更大了麼?!

總之,河西一片的家長收穫了利好,河西其他片區的家長也不用太失落,可以關注下另兩所新建私立學校,即華星學校和海河博愛學校。這兩所學校去年開始招收小學一年級新生,今年開始招收初一新生,可見在按部就班進行獨立辦學。網上有自媒體介紹華星學校的推文,並明示其與新華中學以及新華聖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得道Albert在此提醒大家,新華聖功都保不住,要求與新華中學脫鉤,那華星學校怎麼可能會與新華中學存在某種聯繫呢?完全是臆測!但是華星學校有沒有可能會之後接收原新華聖功的私立老師和校區,這倒是存在一定可能性的。兩所新私立學校未來走勢如何?需要靠成績說話!

故河西區一片家長們在考慮小升初志願擇校方案時,還是要把兩所新公立學校考慮進去,會有更多選擇機會;而河西二片或三片的家長,就要根據以上分析,在公立和私立上作出抉擇,而片內優質公立學校的競爭會更激烈。

接著再分析下和平區的情況。

和平區私立學校改制變化不如河西大,原有五所私立初中學校,其中三所益中學校、雙菱中學和建華中學繼續辦學,而興南中學停止辦學,耀華嘉誠則初中部停止招生,高中部繼續招生辦學。益中學校和雙菱中學雖說繼續辦學,但是原有的公立老師也都回歸了各自公立學校,後續師資上會存在一定影響。相比較而言,因為去年雙減政策出台前後,雙菱中學就已公開招聘自己的獨立老師,可謂未雨綢繆了,所以除完全獨立的建華中學外,雙菱中學的公立在編老師比例是最低的,也就是說受公立師資回歸的影響最小。

益中學校的校區問題,最終確認使用興南中學的同安道校區,所以興南中學停辦後,可以選擇回歸第二南開公立學校,也可以選擇轉入益中學校繼續就讀,滿足了之前家長們的不同訴求。雙菱中學在原校區繼續辦學,說明原校區已經是自己所擁有的獨立校區了,家長們在校址上就不用再擔心變故了。耀華嘉誠目前看還是使用三毛藝術學校校區,並要更名為嘉誠中學,與耀華中學徹底脫鉤。建華中學自身不存在任何變化,但因為其他私立初中都出現了較大變故,那麼建華中學的這種穩定,會不會在小升初時成為家長的「心頭好」?等待謎底揭曉!

故和平區的家長們不需要有太多顧慮,已然在天津的「教育高地」,即使面對私立學校學位的減少,好學校的競爭或許更為激烈,但保底的高度已在那裡,可以稍微安心。在考慮小升初志願擇校方案時,還是以自己為主,畢竟今年變化大,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最後說說剩餘四個區的情況。

南開區比預想的更好,六所私立初中學校全部繼續招生,這也是讓作者得道Albert頗感意外的。之前預計會存在改制困難的育賢中學都成功完成了改制,這真要感謝南開區教育局的有效工作。那麼南開區的家長們,在考慮小升初志願擇校方案時,因客觀情況與之前沒有任何變化,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考慮進行選擇了。

河北區私立學校改制工作也做得很好,兩所私立初中學校也是全部繼續招生,只是天士力中學更名博文中學,而匯森中學不緊不慢最終也完成了衝線。與南開區的家長一樣,河北區的家長們也可按照自己的原計劃考慮小升初志願擇校方案。

河東區和紅橋區私立學校最終全部都停止辦學招生,現有學生回歸各自對口公立學校。這樣情況下,家長們就一心考慮小升初時如何選擇公立學校了,不必再糾結了。

綜上所述,那就祝願各位粉絲家長們在小升初搖號時,都能稱心如意,搖入理想的學校!

作者得道Albert專注天津教育政策、學業規劃、報考擇校、片區分析等方面,歡迎交流諮詢。

本文為得道Albert原創,喜歡的朋友請點贊並關注。

作者其他文章,可點擊:

天津市區初中招生政策公布,各區私立學校改制結果基本官宣

中考志願解讀:學費高昂的私立高中到底值不值得選擇?

2022天津高考成績分析:與去年相比僅高分段人數微降,中高分段人數增長明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62ece1dfc06cc055d317ba40f8e1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