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 | 設計師必須掌握的全案設計思維

2019-11-07     秀設

(點擊音頻可回聽本期完整課程)

空間中出現的任何物品都有關聯,將軟硬裝割裂開來是不完整的。在全案經驗和項目經驗里,軟硬不分能最大程度上保證項目的完整性,設計出來的作品也更能打動客戶。

第91期秀設大講堂有幸邀請到了C&C壹摯設計集團創始人/執行董事/藝術總監——鄧麗司,給大家帶來精彩的主題分享《設計師必須掌握的全案設計思維》

本期主講人

鄧麗司 Alice Deng

C&C壹摯設計集團創始人、執行董事,藝術總監

中國建築學會CIID室內設計分會會員

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高級認證設計師

廣東省陳設藝術協會常務理事

廣東省環藝設計協會常務理事

廣州美術學院陳設設計教研組特邀導師

廣州傑出青年室內設計師

曾獲獎項:

2017 金騰獎——最佳樣板空間設計(別墅)

2017 SIDA新加坡室內設計大賽概念展示類金獎

2018 義大利A』 Design Award 室內設計類銅獎

2018 美國IDA Award室內設計類優秀獎

……


以下是直播內容

hello大家晚上好,我是鄧麗司,很開心能在秀設的平台上和大家進行交流。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我的課程思路,我將會在進入主題之前簡單介紹一下我的個人經歷。

1跨領域的學習和工作經歷,造就了今天的我

我的第一專業學的並不是設計,而是社會與人類科學,一個需要很強大的邏輯思維才能學好的學科,當然最後我學的並不算很好,所以最終我還是遵循了自己的內心轉而學習了我更感興趣的室內設計。

但我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既不是我的第一專業也不是設計,而是去了一家公司做AE,僅僅是因為好奇。AE是廣告公司裡面的客戶運營代表,要代表公司和客戶、創意人員、文案設計等各個部門進行溝通、對接,直到整個廣告完成,可以說是廣告公司的通才。

從廣告公司出來之後才和我現在的搭檔成立了壹摯設計,專業方向是商業地產項目的室內設計服務。因為當時市場設計服務體系的空白,為了自己室內項目的效果能夠更加完整,幾年後我又組建了軟裝團隊,把軟裝設計正式納入成我們公司的設計流程,可以說我們是最早一批擁有軟硬裝配套服務的室內設計公司。到現在我們不僅僅是一家做全案設計的室內設計公司了,我們還有了自己參與運營的商業地產項目。

我並不算是最專業的設計師,但我可能是感性的設計師裡面最理性的,設計師裡面最懂客戶的,室內裡面最重視軟裝的,軟裝裡面又最懂室內的。

總的來說,我的第一專業給了我邏輯思維的基礎,設計工作又鍛鍊了我的創新思維,廣告工作給了我客戶思維,成立公司和運營其他商業項目又啟蒙了我的商業思維和管理思維。這些跨領域的學習和工作經歷,是我在設計這條路上能有幸走到今天的原因,同時也是啟發我講這個課程主題的一個前提。

2藝術是for me,設計是for you

說到設計思維,先要搞清楚設計的本質是什麼?前段時間聽了王秀芝老師的演講,王老師說設計的本質其實就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而設計與藝術最大的不同在於藝術是for me,設計是for you,而這裡的for you其實就是為客戶去解決問題。

什麼樣的設計才能夠讓客戶無法拒絕?

這個問題其實也困擾了我很多年,但是現在,我也總結出了一點心得分享給大家。一個好的設計方案,必須具備四個條件。

第一個就是必須要以終端客戶的需求為目標導向,找到最適合的解決方案。這裡所說的終端客戶是我們客戶的客戶,特別是服務於商業地產的設計師或者設計公司。設計師經常會把「客戶」兩個字誤解為和我們開會的工作人員或者是項目負責人,甚至把公司老闆的要求等同於客戶的要求,其實這都不是最合適的一個目標人群。如果這個前提沒有找準確的話,會導致後面所有的結果都是錯誤的。

第二點是可實施的。這幾個字包括了工期、造價,甚至是現場施工條件等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都需要綜合考慮到,讓所有的方案都是可落地的、可執行的。我們經常會從美學的角度去做一些設計方案,但是永遠停留在可望而不可即、甚至是唯美的角度,和現實的條件往往是脫離的,這樣的方案即便再美好,都不可能是一個很好、很適合的方案。

第三點是可以實實在在為客戶創造價值。它包含兩方面,一個是節約成本,另外就是提升空間的價值。這個價值是使用價值、銷售價值、功能價值等多方面的。設計的最大價值就是可以創造價值。

最後,一個讓客戶無法拒絕的方案除了前面提到的三點,我們也必須要回歸到美學的層面,讓整個視覺效果的呈現是美好的,甚至是與眾不同的,這樣整個方案才算是優秀的或者是完美的方案。

3全案設計思維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啟發

所謂的啟發其實就是方案設計的前端,這個階段是對整個方案影響最大、最重要的工作內容部分。它包括項目背景信息收集,收集的項目信息越多越全面,必然對後面的設計思考會帶來更多啟發。當收集到足夠多的項目信息材料後,可以適當對項目的商業模式進行了解和分析。儘可能把商業運作模式、商業定位摸清楚。

接下來就是人文和人本的觀察,主要就是對消費群體定位的分析。以上三點都是基於基本條件的信息收集,接下來的幾點更多的是從我們自己的角度去展開工作。

首先是換位思考,所謂換位思考就是要求我們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不僅僅站在一個設計師的角度去看待這個項目,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的發現問題、找出這個項目的痛點所在。

在第一階段的最後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要擬定出設計主題和最終目標。這個目標就是解決我們所發現的問題,很多公司或者經歷不是很豐富的設計師,往往會忽略,覺得這個可能是文案或者是一些文字性素材的整理,這個可能不屬於設計師的工作內容,但我恰恰認為這是必須由設計師來完成的。

啟發階段的所有工作內容,為接下來方案構思提供了非常強有力的支撐,讓我們在整個過程中都不會偏離方向的一個最根本的準備工作,這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能對這部分工作能重視起來。

第二階段:構思

在構思的過程裡面,我認為最重要的、大家可能會忽略掉的工作流程,就是頭腦風暴

以前我們接到一個案子就分配到不同的小組,讓他們各自去苦思冥想、收集材料,然後再內部討論,再去得出一個主線的設計方案,但是現在都要求我們在進入到設計構思階段時,整個項目組都要參與頭腦風暴會議。

這個就是對第一階段搜集的所有信息進行整理和梳理,在這個過程裡面,所有人都要發表自己的建議及點子,每個人都有提出自己想法的權利,但是不允許對其他人的想法提出批判或者是否定,這是頭腦風暴會議裡面最重要的一個遊戲規則。頭腦風暴後必然會得到非常多的設計啟發,這也是這個會議的精髓所在。

接下來就會組成軟硬裝設計小組,分別對硬裝方案及軟裝方案進行整體設計。之後還有藝術品及產品原創設計的工作,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流程。因為項目內容涉及範圍較廣,客戶對藝術品以及原創有要求。最後就是大家最熟知的視覺綜合呈現,其實就是最後效果圖的呈現。

第三階段:實施

怎麼樣把整個設計思考的思路很完整生動的表達給非專業的客戶呢?這就是作為一個成熟的設計師必須要具備的能力——講故事的能力。我現在非常注重培養我們團隊里的設計師的這個能力,希望讓他們知道彙報方案並沒有他們想像的那麼可怕,因為我們不是專業的演講者,不需要讓口才或者是肢體語言得到非常專業的訓練,但是至少我們的思路應該是清晰的。

這些其實都是可以通過刻意練習就能夠達到的,所以大家不要去恐懼,客戶也不是洪水猛獸,他們也是希望聽到比較通俗易懂的講解,我們大可把彙報的過程當成是跟客戶交流、溝通、做朋友的過程,這樣的話,就能夠更容易和客戶進行對接。

在實施階段還有另外兩個方面,就是方案深化以及工程實施,很多設計師把自己界定為僅僅停留在方案階段,公司可能也把他的職位定位為方案設計師。雖然說一個方案設計師可能更多的工作停留在創意階段,但是如果你對自己要求再高一點,成為一個全面的設計師,就必須具備施工圖審核、施工跟進、解決工藝問題的能力,所以我要求我們公司的項目設計師都必須全程負責施工圖的審核以及現場施工的階段性跟進,只有通過圖紙和現場的結合,才能讓設計師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4如何加強自己的全案思維能力

理論大家可能都已經聽明白,但是要怎樣才能加強自己的思維能力,我根據自己的經驗簡單的進行了總結。想要加強全案設計思維能力,就要進行換位思考、跨界思維以及持續的有針對性的刻意練習

關於解決問題以及創新的辦法,有個案例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我們剛剛完成的廣州白雲區的小產權商業地產售樓部。

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花了十幾天時間進行設計,拿出來了一個比較常規的售樓部設計方案,但是這樣的方案無法在施工預算以及周期里實現。隨後我們就立即檢討了方案,重新推敲,思考我們真正需要解決的是什麼問題

這個項目消費群體是處於仁和區的空乘物流人員,基本上都是相對比較年輕以及生活節奏比較快的一些外地人員,甚至可以說是公司配套的宿舍。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給這個項目的定位是相當年輕及自由化的

結合設計條件,剩下來的時間已經不足40天了,還要包括施工周期,再加上超低的預算,所以我們後來借鑑展覽設計的方法,對整個空間進行改造。

大家看到的是改造後的平面圖,在空間的設計和運用上,我們完全放棄了採用傳統售樓部設計的習慣,而把整個空間作為一個整體的裝置設計、作為一個藝術品整體來思考

這是我們施工過程的一些現場照片以及改造後的效果,跟之前對比完全是煥然一新:由原來昏暗、壓抑的空間變成了一個陽光明媚、通透具有流動感的空間

最後我想送一段我的偶像山本耀司的名言給大家。

這句話適用於每一個在設計路上的小夥伴,希望大家今天有所收益,謝謝大家!

直播問答精選

@細雨聽風

想問老師全案設計思維和普通設計思維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鄧麗司

所謂的區別我覺得不應該是視覺上,更多的是思考,思考他所關注的點是否全局,如果你的設計思維是從全局出發,而且是關注到項目的問題本質,其實這就是一個相對比較全面的設計思維,而普通的設計思維可能更多的會關注視覺美學上面的一個表達。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3HQSm4BMH2_cNUgD7B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