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紀元背刺?華為智界深陷產能泥淖

2024-01-19     BusinessCars

從遙遙領先到遙遙無期。

1月15日,鴻蒙智行發布公告,對未能及時交付車輛的智界S7車主提供關愛補貼。此消息一出,讓無數迫不及待在年前提車的車主們至少在心理上好接受了一些。

根據鴻蒙智行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智界在12月上市後,大訂數突破10000輛,更有線下門店單日下定數量破百,在外界看起來的繁榮背後卻是暗流涌動。有數據顯示,12月份智界S7上牌數僅為784輛,與此前破萬的訂單數相比可謂是天差地別。

很難想像,華為與奇瑞這場在外界看來強強聯合的合作,其首款車型交付這一關就出現了如此重大的問題,比起問界花10億升級生產線,智界似乎只能給出貼錢的下下之策。

門店遇冷

眾所周知,華為旗下的鴻蒙智行目前負責智選車的銷售業務,在華為的直營門店中不少都有汽車業務,包括展車和試駕,之後由統一的交付中心負責交付,這點和其他新勢力的營銷模式基本相同。

在走訪一家位於上海市區內某商場內的華為直營店,BC發現這家門店前來看車的消費者較12月份走訪時少了不少,在看車的近一個小時中只有一名顧客到店看車,而此前幾乎同一時間的看車人數大約為4到5人,店內的銷售人員都分身乏術。

同時門店內由於規模限制,已經將智界S7的展車撤下,換上了最新的問界M9,店內就只有問界的三款展車在展示。

在向銷售人員打聽關於智界S7的交付周期時,銷售人員明確地告知目前智界S7無論哪款配置都需要等待12-16周的時間。「目前最快能夠提車的是店內的問界M5,大概需要4周左右就可以提車。」

當談起智界交付緩慢的原因時,銷售人員依然是官方的話術,稱銷量過大,生產受到了限制,且與奇瑞合作的新工廠還處在產能爬坡階段,同時還受到一部分供應鏈的問題,影響了目前的產能。

談及交付時,銷售人員則表示這裡的門店只是展示為主,新車統一都在交付中心交付。

當我們前往了鴻蒙智行上海的交付中心,卻發現在這裡也沒有新車交付,在與交付中心的工作人員溝通中了解到,目前智界S7上海的交付會停一段時間,在去年12月進行了一次集中交付後,由於產能原因短時間內沒有新車交付了。

根據工作人員提供的信息,首批交付了100輛左右的智界S7在上海,而且全部為最高配的MAX RS款,至於其他車型都需要等到最早3月份才能交付。

問起原因時,這位工作人員的說法又不太一樣,稱工廠正在結合此前交付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產線改造,同時正在擴充第二條產線來提升產能。並表示,「目前新上市的問界M9需要等待的時間更長,至少要到5月份才能交付,至於M5和M7的交付時間則是在4周到6周不等。」

產能迷霧

根據一線工作人員的解釋,智界S7目前的主要問題還是產能受限,樂觀預測在3月份產能提升後,交付時間應該可以縮短到與問界差不多的四周左右,甚至更快。

但是,這一次智界交付出現問題後,我們並沒有見到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出面來解決問題。

回想上一次問界M7訂單量爆火的時候,余承東親自前往賽力斯位於重慶的工廠進行直播,並且在直播中表示向供應鏈增加更多資金,投入10億的額外資金,並新增2萬名工人,以確保問界M7的產能和交付能力。

這一次所謂的官方補貼,也是准車主在網絡上投訴之後才緊急發出的,並且對於車型還是區別對待的,入門版車型並不能享受到關愛補貼。

根據官方信息介紹,生產智界S7的是奇瑞位於蕪湖的第二超級工廠,這座新能源工廠設計年產能是50萬輛,而且在12月初首輛智界S7就已經成功下線。

智界S7在11月5日就開啟預售,到11月28日正式上市,已經有一個月時間,訂單破萬的事情也是早已實現,這種情況任何一家車企按照常理都應該加班生產保證交付,而且以奇瑞的製造能力,在兩個月時間不可能只生產1000輛不到的產品,生產問界的賽力斯智慧工廠在生產M7時可以做到每小時下線30台新車,這對奇瑞汽車來說應該問題不大。

奇瑞的生產能力和賽力斯完全不是同一個量級上的,2023年奇瑞共銷售188萬輛汽車,新能源產能更是有20萬輛以上,而賽力斯在問界大賣的情況下才交付了25萬輛汽車,這樣對比下來讓人很難相信智界的產能不足。

在走訪鴻蒙智行交付中心是,剛好旁邊就是奇瑞星途星紀元的門店,在店內我們了解到和智界S7極為相似的星紀元ES目前交付並沒有出現問題,而且銷售人員講到目前下定的情況下春節提車是沒有問題的。

當問及為何同樣是奇瑞生產的新能源汽車,智界S7和星紀元ES交付周期相差如此大時,銷售人員稱這與廠家有關,他們也不太了解。

但是門店宣傳的物料中有提到,生產星紀元ES的智慧工廠正在晝夜生產保證產品交付。

同時線下門店內的展車數量也明顯多於智界,僅這家門店就停放了三輛展車,還有一輛試駕車,智界S7的試駕車是在上市一個多月後才到達門店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星紀元ES在在12月上市後就開啟了交付,並且在上市兩周後就官方降價2萬元,讓本就比智界S7售價低不少的價格變得更有競爭力。

巧合的是,在星紀元店內正好遇上了一位從智界轉投星紀元ES的顧客,這位顧客稱本來打算在春節前提車,而且也和智界的銷售人員約好了試駕,但被放了鴿子,而且所謂的上門試駕還是有條件的,這讓他感到不被重視。

在他認為智界訂單大漲之後,銷售人員也不在乎一兩個訂單的成功,所以他才在朋友的推薦下來看星紀元ES,當聽到限時優惠兩萬和標配空氣懸架後,並且可以春節前提車後這位顧客明顯心動了不少。

與智界不同,星紀元系列產品完全由奇瑞定義、由奇瑞生產、並由奇瑞自行銷售,「含華量」幾乎為零。從目前的結果來看,奇瑞在兩款產品的產能配給上應該有明顯的差異。

甚至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智界S7不是產能問題,可能訂單數還會增長。

華為與賽力斯合作,賽力斯處於較為弱勢的一方,把從生產到銷售的全流程都交給華為來打理,並且也通過出賣靈魂的方式實現了新生。或許自覺強勢的奇瑞不願走賽力斯的老路,比起親兒子星紀元,智界頂多算庶出,還要被分走利潤,無論是供應鏈還是產能配給勢必會有所傾斜。

說句不好聽的,如果華為願意讓利的話,也許智界的產能突然就能上來也說不定。

原本被外界持續看好的鴻蒙智行,在第二家合作企業上就遇到了如此難題,面對後來的江淮和北汽恐怕還有一系列的考驗在等待華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3250779cbb3091556486ca519ad1d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