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本昌一回頭,《繁花》結局封神

2024-01-11     視覺志

原標題:游本昌一回頭,《繁花》結局封神

小視的珍珠直播專場要來了!為大家精選了多款國貨之光、性價比超高的首飾,福利從開場炸到結束,快預約直播一起暢享驚喜折扣吧!

《繁花》落幕,王家衛受害者聯盟再增幾名新成員。

話雖如此,但不可否認的是,王家衛確實能在「折磨」中發掘出演員的潛力。

就像這次《繁花》,無論是唐嫣、馬伊琍,還是辛芷蕾都展現出了之前從未見過美麗和靈動。

而這還不是《繁花》選角最大的驚喜,因為劇中還有一位我們許久未見的老戲骨——

游本昌。

《繁花》里,他飾演帶領主角阿寶一步步從底層癟三成為商界大拿的爺叔。

用旁白的話說,「如果做生意是一門藝術的話,這個人絕對是個老法師」。

但你知道嗎?這個角色竟然還是劇集原創的。

既要讓觀眾喜歡,還得讓原著黨信服,無論是對編劇還是這個角色的演員來講,都是很大的挑戰。‍

然而游本昌先生卻完成得十分優秀,甚至在結尾下線時,還被網友討論上了熱搜。

而更讓觀眾驚喜的是,他還是1985年版《濟公》的主演。

多年後再度見到,很多人都在疑惑,這40年里游本昌老先生去哪了,為什麼很少出現在大眾的視野里?‍

這背後的故事,其實有著不亞於爺叔的傳奇。

正如《繁花》一開始,胡歌飾演的阿寶發生車禍,所有人都在慌亂不堪時,而爺叔的一句「他死不掉的」頓時鎮定全場。

可以說,游本昌飾演的這位爺叔就是整部劇的定海神針。

《繁花》講的是上世紀90年代的上海,中國颳起了一股「炒股熱」,很多人都想抓住東風,而阿寶也找到爺叔想學習做生意。

推辭不過的爺叔開始向阿寶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先是要求他在中午之前向朋友借到六千元,購買一支指定的股票,並且無論跌漲都要在兩個禮拜後全部拋售。

結果股票在一周後狂跌,阿寶有些泄氣,可爺叔非但不緊張,反而讓他繼續借滿一萬投進去,阿寶不得不再度向朋友借錢,甚至直接掏空了朋友的家底。‍

不想兩周時間到了,股票飆升,阿寶因此賺到了第一筆金。‍‍‍‍‍‍‍‍‍‍‍‍‍‍‍‍‍‍‍‍‍‍‍‍‍‍

聽到消息後,爺叔讓阿寶拿上所有的錢在報刊亭前等自己,結果等了許久爺叔才到,然後解釋說,其實自己早就到了,只是在遠處看著他。

原來,以上種種,都是爺叔對阿寶的考驗。

讓他買股票是磨練他的性子,讓他借錢是看他在朋友心中的地位,讓他拿著錢等自己是看他是否講信用,而這些都是做生意必備的特質。

兩人達成合作後,爺叔開始從穿衣打扮改造阿寶,而對於服裝搭配,面料選擇上,爺叔也是瞭然於胸。

到這為止,如此長的篇幅都是爺叔對阿寶的指導,用如今網上的流行語來說,爺叔單方面的輸出堪稱「爹味十足」,過於裝*。

不想,接下來的游本昌僅用一個眼神就將這一角色給立體起來了。

在阿寶人靠衣裝之後,爺叔送走裁縫,回頭看向他,此時游本昌的眼神先是震驚,然後悲傷,最後是堅定。‍‍‍‍

由於劇中爺叔的設定是剛從提籃橋監獄出來的,而這座監獄是關押經濟犯的地方。

因此我們也就通過這個眼神猜到了,爺叔也曾有過阿寶這樣穿著筆挺的過往,他是在阿寶身上看到了曾經的自己,才會霎時迸發出如此大的情緒。

如果說前面的指引過程是靠台詞和劇情撐起的,那麼這一幕就必須歸功於游本昌的演技。

我們還在這一幕的片場花絮中,看到導演喊停後,游本昌卻久久沉浸在情緒之中無法自拔,可見對角色的投入。

可能正因這樣的演技,讓游本昌不僅成為《繁花》開播後第一個亮點,還獲得了無數網友對其演技的讚許。

而據說,游本昌一開始本是拒絕出演的,是王家衛幾次三番的上門相求才同意出演。

能讓王導都如此極力邀請的演員,一定有他的非凡之處。

1933年9月16日,游本昌出生於江蘇省泰州市,然而弄璋之喜未過,就有和尚勸他父母,若不將他皈依佛門,恐怕活不到13歲。

於是,6歲的游本昌被父母送到上海法藏寺,拜興慈法師為師,法號乘培。‍

健康長大的游本昌不僅活潑好動,而且十分熱愛模仿和表演,高中畢業後,他被選入文工團,又被保送到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

1956年,游本昌大學畢業,正式進入中央實驗話劇院(現中國國家話劇院)作為一名話劇演員。

本以為躲過了命運多舛,還一路順利進入大學,此後的人生自然亨通。

然而,由於身材瘦小不符合當時高大全的審美,進入劇院後的游本昌並未得到看重。

「那個時代,(男演員)講究高大全,我的身高不夠,形象比較瘦,不夠飽滿。用京劇的行話來說,就是例子演員,不是面兒上的演員。一直在跑龍套,給人家當配角。

我當時對自己的評價就是我好像上菜似的,我不是那個肘子,也不是那個黃魚,我是那個佐料。」

不過,位居角落的游本昌也從未氣餒,而是始終秉持著對演戲的熱愛,積極塑造著每一個能飾演的角色。

在《濟公》成名前,游本昌一共在話劇院待了20年,飾演了79個角色,這些角色一般大多數都只是一個稱號,例如通訊兵、小排長、遊行群眾、美軍俘虜,不僅沒有名字,有的甚至連句台詞都沒有。

但游本昌始終覺得角色無大小,只要上台,就是一個真實的人物。‍‍

有一次他參演根據俄羅斯經典名著改編的《大雷雨》,飾演女主人身邊的農奴,同樣是沒有台詞,而且出場時間加起來也就19秒。

但為了演好這個角色,游本昌不僅把《大雷雨》的19個譯本都翻了個遍,還熟悉了原著農奴制的歷史背景。

最終,劇本中關於這個角色的戲份只提到了一句:僕人跟著女主人走下場。

但游本昌則將這個角色設計成瘸了一條腿,瞎了一隻眼睛,還有咳喘病,盡其所能地增加角色的背景人設。‍‍‍‍‍

最精彩的當屬話劇結尾——女主人自殺了,游本昌飾演的農奴則在大幕合攏前,憶起往昔流下了眼淚。

演完之後,游本昌還自豪地寫了篇感悟,並起名《我也可以在舞台上掉眼淚了》。

可以說,對待每一個角色,游本昌都會用心塑造。

在《魯豫有約》中,他就向觀眾展示了話劇舞台上流氓阿飛、孔乙己以及列寧等不同角色的走路方式。

流氓阿飛是吊兒郎當,舉動輕狂;

孔乙己是一步三搖,裝腔作勢;‍

列寧則是步伐匆匆,激情洋溢。

可見為了塑造角色,哪怕是走路,他都會努力走進每一個角色性格設定和內心世界中,走出貼合人物形象的步伐。

所以,雖然在劇院默默無聞了20年,但其實也為他日後用演技成名打下了基礎。

轉機發生在1984年春晚,當時游本昌在台上演了一出啞劇《淋浴》,導演張戈看到後,當即決定由他出演濟公這個角色。

雖然這是游本昌第一次扮演主角,但在片場,他卻吃盡了苦頭。

劇中有一段表現濟公酒肉穿腸過的片段,我們看到的是游本昌津津有味啃著肘子,還饞哭了不少螢幕前的小朋友。

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個肘子其實是臭的。

因為劇組是在前天下午買的肘子,放冰箱凍了一晚上後,第二天天不亮就被帶到山上,結果這段戲直到下午才拍,因此此時的肘子已經腥臭不堪了。

但為了表現肘子的美味,游本昌還是大口咬著,演出了一副好吃的樣子,拍完就吐得不行。‍

而另一幕則是濟公被衙役杖刑,導演要求真打,但扮演衙役的演員卻又捨不得下狠手,因此真真假假前前後後拍了12遍,最後反而打得游本昌起不了床。

可這些苦,在游本昌看來都只是對演戲最基本的尊重。

飾演濟公時,他依舊像之前一樣,將自己完全投入到角色的塑造之中。‍‍‍‍

為了尋找濟公的感覺,他除了閱讀大量關於濟公的資料,還隨時隨地想著角色。

有一次在候場時睡著了,聽到導演叫他,於是急忙穿鞋跑過去,但因為鞋太大跑起來趿拉著腳,游本昌突然意識到,這就是濟公的感覺啊,這才有劇中濟公獨特的走路方式。

而在戲中,他也穩定發揮演技,其中最精彩的一幕當屬濟公看著被自己燒掉的祖宅。

他先是感慨,然後不免傷感,最後坦然,因此也就出現了一張臉一邊在笑一邊在哭的複雜表情。

當時游本昌的工資是一集120塊,就因為欽佩他的表演,導演在最後一集還給他加到了150塊。

而《濟公》一經播出後,當即掀起收視狂潮,開播首日就破了收視紀錄。‍

街頭巷尾都傳唱著主題曲:「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兒破……」

不少小朋友為了模仿濟公都故意把完好的芭蕉扇扯破,而上海市公安局還特意寫信致謝,因為播放期間連犯罪率都大大下降。

‍‍

憑藉「濟公」一角,53歲的游本昌也一舉獲得第四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主角。

可就在所有人以為他大器晚成,可以出頭時,游本昌的妻子卻忽然被查出癌症二期,為了家庭,他還是最終選擇推掉工作,悉心地照顧妻子。

在外人看來,游本昌的演藝事業實在可惜。

優秀的演技在他風華正茂的年紀沒能被大眾看到,而終於憑藉濟公出名卻又因為照顧妻子再度「退圈」,可以說是壯志難酬。

但在游本昌看來,好像並沒有覺得多麼不甘。

可能是本身與佛有緣,游本昌性格十分隨緣歡喜。

1994 年,61歲的游本昌為了拍攝濟公續集成立了自己的影視公司,果然第一部作品《濟公遊記》就賺了180萬。

但因為市場不理想,他之後投拍的勵志電視劇《了凡》和電視啞劇《游先生啞然一笑》直接將之前賺到的錢全都賠了出去。

但游本昌卻對這些名利十分淡然,他說這錢是濟公給了,賠了也沒什麼。‍

之後,因為欣賞弘一法師李叔同,他開始萌生了以弘一法師為題材,做一部話劇的念頭。

可他聯繫的所有影視公司都不看好這部話劇,游本昌沒有退縮,他堅定認為為弘一法師這部話劇,哪怕賠本也是值得的。

因此,游本昌決定自己搭建團隊,沒錢他就賣掉了自己的房子,沒人他就自己去組織團隊。

事實證明,他這次賭對了,雖然第一年只演出了3場,賠進了近百萬的投資,但到了2017年,足足有130場。

而隨著生活逐漸穩定,游本昌也開始偶爾客串一些影視劇。

令人感概的是,因為演技太好,哪怕這些角色有時候只有一小段戲,也能讓觀眾眼前一亮。‍

在如今被許多人稱為「武俠遺珠」的電影《劍雨》中,其實就有他的出演。‍‍‍‍‍

在片中,他是點化楊紫瓊回歸塵世的高僧,雖然只有一段,但他說的那句「我願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吹,受五百年日曬,受五百年雨打,但求此少女從橋上走過」卻是全片的主旨。

而在《李獻計歷險記》中,他更是只用了一個眼神,就提升了整部電影的格調,讓觀眾看到了什麼才叫「一眼萬年」。

而且他不僅會演戲,還懂戲。

在漫改電視劇《少年歌行》中,游本昌飾演的忘憂大師,精神矍鑠,眼神悲憫,被觀眾評為「選角超越動漫的存在」。

而在圍讀劇本時,在看到自己的台詞是「寒水寺只是你一個暫時棲息的地方」後,他提出可以將「暫時」改為「一時」。

雖然只是改動了一個字,卻讓整句話都更具古韻。

而另一句「剩下的路要靠你自己走下去了」,他也建議將「剩下」改成「前面」。

同樣也只是小小的改動,卻將字裡行間的悲苦變成了希望。

這可能就是閱歷帶來的底蘊。

孔子說:「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無論從佛家還是儒家,游本昌如今90歲,已然到了坐看雲捲雲舒的境界。

如果讓我們去從他的人生經歷提取幾個關鍵詞,大概就是踏實、淡然和熱愛。

無名時,他不被外界所影響,踏實做著自己的工作。

巔峰時,他依舊淡然重情,不被名利所亂,毅然決定回到家庭身邊。

低潮時,他始終熱愛戲劇,哪怕多次失敗,也有著敢於再度出發的勇氣。

所以,很多網友都誇他演技,但或許,演技只是他最不起眼的一個優點。

*部分圖片和素材來自網絡

11 / Jan / 2024

監製:視覺志

轉載:張益洲

微博:視覺志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來微博找小視玩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827c1dc343321cda978e7f2873d9e8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