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最近在被「淡黃的長裙」刷屏之後,忍不住感嘆:難道5G時代的偶像選秀,本質已經是喜劇類綜藝節目了嗎?
作為一個看電視長大的青年,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重看2G時代前的海選合集,你才是真正無限接近人間仙境——快樂瀑布。
不信就讓我們從最為古早的《超級女聲》說起。
《超女》海選的最精彩之處,就在於真正的「素人」。如果用更古早的說法,應該叫「草根」。
(超女海選爆笑集錦)
我們回頭看看超女海選的報名條件:只要喜愛唱歌的女性,不分唱法、不計年齡(16歲以下需家長陪同)、不論外型、不問地域,均可在指定唱區城市免費報名參加。(從2006年開始,報名選手需年滿18周歲)。
給大家翻譯一下,幾乎就是沒有條件的意思,畢竟,當年的口號是「想唱就唱」。
於是,一股浩浩蕩蕩的「全民海選」風潮掀起,上到白了頭髮的老奶奶,下到唱「是誰說的漂亮女生沒大腦」的5歲小妹妹,湧現了不少民間高手。
我們來回觀看了海選環節的錄像,其中的一系列爆笑操作,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幾種類型:
1. 迷惑不明型
比如這位連說話都在跑調的水母頭妹子,不僅全程用「嘟嘴+瞪眼」這種特殊的方式抗議評委。
拂袖而去時,更是突然惡狠狠衝著評委甩出一句「我會記住你們的」!
再比如,這位業務繁忙的大姐,留下的畫面總共17秒,其中8秒在唱歌,另外9秒在接私人電話。
還有,這個和樓上接電話的大姐很像是孿生姐妹的少女,說好是清唱,她愣是自己拿手機放彩鈴伴奏,然後從頭到尾都在瘋狂離譜。
還有這個牛仔衣妹妹,前腳剛說完自己今天要唱《fly away》,後面就死活想不起來fly後面到底是什麼單詞,掏出歌詞小抄後又找不著調,折騰了好一陣,最後愣是連半句都沒唱完。
2. 弄巧成拙型
這位齊劉海妹妹奮不顧身奔向鏡頭,想實現MV大特寫效果,結果在攝像大哥的死亡機位下,只剩下一對明亮的顴骨。
雪碧女孩用扭脖子+翻白眼,成功把優酸乳評委逗笑:
再比如,這位身形修長的姑娘,把雙截棍功夫,耍成了隨風搖擺的憨憨。
還有這位讓人有點看不清真面目的「歐若拉」,不知為何一直在展示那一腋反覆開合的憂傷。
有時候,她們的造型也很別出心裁,比如為了唱《Lemon Tree》,狠下心把自己搞成真·檸檬精。
3. 過分炸裂型(前方有高能視頻!)
比如,用土法煉鋼修成炸裂怒音,逼得Ca媽、biang絲、席丹丹等一眾歐美天后自願回爐重造的華語Diva:
還有,音調、節奏、口音無一不迷,但絲毫不影響用中氣十足的演唱,同時得罪Jolin和Elva兩方歌迷的「打雷天后」。
嗶哩嗶哩超女打雷天后楊蕊伊小程序
其實說起來這些選手還算是幸運的,畢竟她們沒有碰上柯以敏老師。
柯老師憑她豐富的神情、舒展的肢體,以及芬芳四溢的口腔,為廣大網友日後的親切交流,貢獻了一噸表情包。
比如,在被選手質疑不夠尊重人時,柯老師用內涵豐富的眉梢和嘴角,既準確表達出「呵呵」的不滿,又傳遞出「fo了」的無奈。
在聽不清選手自我介紹時,柯老師用戰術前傾加側彎90度的走位,以及義大利炮一般的音量,充分體現了「你大聲點我近視聽不清」的急切。
還有這足以在「祖安金牌語文導師」評選中封神的一段,柯以敏老師在開頭短短十幾秒內貢獻了「你很牛嗎」、「放下你的身段」、「你不要裝了」、「你就是個P」……等等極具實戰性的金句,建議平時吵架後總是後悔沒發揮好的同學,全文背誦。
嗶哩嗶哩柯以敏罵人合集小程序
那最後成名的那幾個,海選的時候是啥樣的呢?
李宇春當年海選時跳的拉丁舞,並沒有「異域風情,搖擺至上」的內味。
張靚穎一開口就知道是老江湖了,但終究還是駕馭不了過分犀利的眉形。
何潔帶著甜美微笑不小心「謀殺」了話筒。
還有當年演唱實力超群,但髮型卻被搞得有點「忘了愛」的周筆暢。
和如今各個選秀節目裡喊著pick me的「練習生」不同,即使是從《超女》里走出的大明星們,當年基本還是純正的「素人」,用洗腳城男神喬杉的話說:回憶起來就兩個字,TM青澀。
如果說女子組選手在鏡頭面前,多少還有些放不開的羞澀,那更加豁得出去、更加敢一點的男選手們,心中實在有太多的火,必須要釋放。
你一定記得《中國夢之聲》的這三位哥。
為了「創造這個世界所認可的音樂神話」,唱得韓紅聽了也O嘴的高音哥。
以一首「掀起潑爛」讓小紅紅老師當場失態,卻讓B站無數民間百萬調音師們痴迷的波瀾哥。
甩動搖滾髮絲,把你唱得又開心又飢餓的創作型選手麵筋哥。
但是,說起真正「造化鍾神秀」的男選手,《中國夢之聲》還是比不上來自我齊魯大地的選秀節目——《我是大明星》。
各種精彩合集看下來,讓人感覺就像喝了散裝白酒兌東X特飲,上頭之餘更忍不住感嘆:怎麼就能有這麼人傑地靈的節目組,能把這些奇男子一個個都搜羅起來的!?
比如在,你本會因為找到《快樂老家》而欣慰,打開卻發現是顫音獨到的嬌喘哥:
嗶哩嗶哩你從未聽過如此銷魂的快樂老家小程序
他那繼往開來的「慘叫雞」式唱法,隨時讓你感受到急救般緊迫感。
還有你本來只想好好聽歌,但卻偏偏邂逅惦記著要「為你鴿蛋」的眼鏡哥:
那經典的頂胯式唱法,配合含痰量超標的高音,總讓我想起汪峰老師。
如果你覺得單單是唱歌並不帶勁,沒關係,「唱跳雙絕」以及擅長「創意編舞」的各位,才是這個節目的菁華所在。
比如,雖然「騎馬舞」顯俗,《站台》顯年代,但經過這位大爺的REMIX,立馬就變得復古又靈動,散發著比蒸汽波還迷人的魅力。
還有這位穿得比較商務的男士,他上半身像自由式,下半身像醉鬼蹣跚的太空步,那種割裂又和諧的美感,相信連尼古拉斯趙四都不敢輕易模仿。
而高手一旦是帶著搭檔來參賽,那演出效果的六親不認程度至少要再乘以6。
相信大家最為熟悉的,就是這位身穿黑色緊身連體衣的「台柱子」。
如果把和他有關的畫面慢放,再把背景音樂換成《誤入迷失森林》,估計能把少數膽小的觀眾送走。
而這對讓你同時感受球技和唱功的組合,除了讓人感到買洗衣液送衛生紙的物超所值,更讓人想給他們加上「重擊大空格」的年代特效。
總之,我們也許應該感謝有記憶的網際網路,留下了這麼多珍貴的歡樂片段。
而一路笑過來之後,突然又有些感慨:原來選秀節目曾經真的給普通人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即使大多數人只能留下一個爆笑的瞬間,但至少他曾經真的努力在創造奇蹟。
但隨著各方勢力的介入,對如今參加選秀的人而言,天賦、努力、夢想,似乎已經不再重要,美貌、財力、人脈,才是不可或缺。
鏡頭拍攝下的每個人,大概都只等導演一聲Action,便開始精準地走流程,連呈現給我們的種種「意外」,仿佛都少不了劇本的痕跡。
現在,你根本不知道你pick的妹妹唱歌好不好,因為節目組給她們統一修了音。
修音能有多強大?你看看修過音的波瀾哥就知道了:
看著選秀節目從「歌曲出圈」到如今「鬼畜出圈」,我們到底該哭還是該繼續笑呢?
(完)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文章來源:哎呀音樂
作者:月餅二廠的玉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