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節拍演奏對了嗎?

2020-05-04   吉他范兒

文章來源:樂咖與樂渣

作者:樂咖和三千

有讀者在後台問我2/4拍和4/4拍有啥區別,那今天就寫寫節拍吧!

要講節拍就要先知道節奏

節奏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概念,下面我要對節奏進行一段抒情描寫。


節奏(rhythm)是一種力量,它能產生、控制和組織音的運動與時間的關係。節奏組織不僅僅出現在音樂里,我們也可以理解它是一種帶來生命的力量,這種力量也存在於我們自己的身體里,如心跳、呼吸、走路、睡覺和醒來的規律。此外,日夜更替、季節轉變,甚至出生和死亡,都是一種節奏組織。詩歌、戲劇和舞蹈,也是依靠時間來組織材料的藝術。


是不是頓時覺得節奏很高級?不過上面這段話不是我寫的,是我抄的……



節拍又是啥呢?

節拍(beat)就是節奏一種基本律動的規律,有強拍和弱拍的組合,體現在每一小節的音樂中。


節拍當然是有規律的,不僅決定每個小節的長短,也決定了強弱規律。


我們常見的節拍有1/4、2/4、3/4、4/4、3/8、6/8、7/8、9/8、12/8等等。


這些拍子是按照分數的形式寫的,但是讀的時候不要讀成分數。比如2/4拍,讀成四二拍,而不是四分之二拍。


常見的節拍和強弱拍的規律:

2/4拍:強、弱。

3/4拍:強、弱、弱。

4/4拍:強、弱、次強、弱。

3/8拍:強、弱、弱。

6/8拍:強、弱、弱;次強、弱、弱。



首先我們會發現,不管是几几拍,第一拍總是強拍。為什麼這樣呢?可能是人類內心的呼喚……也可能是這樣記比較方便。


其次,會發現有有的節拍里只有一個強拍,有的則有兩個強拍。比如2/4拍、3/4拍以及3/8拍,就只有一個強拍,4/4拍、8/6拍就有兩個強拍(一個強一個次強)。那麼在一小結中只有一個強拍的,就叫單拍子, 出現兩個以上的重音,就稱為「復合拍子」或「復拍子」。(注意:這是德國體系的分法)


然後,我們還會發現「二拍子」和「三拍子」是比較好區分的,比如:2/4拍和3/4拍,因為「強弱」交替和「強弱弱」區別很大。


但是同一種2/4拍和4/4拍卻不是很明確。另外3/4拍和3/8拍也有可能不容易聽出來。


那到底怎麼區分2/4拍和4/4拍呢?

簡單來說,2/4拍是沒有「次強」拍的。2/4拍的曲子快速時表現歡快的場面,慢速時表現堅定的情緒。


而4/4拍把第二個重音淡化了,從而更富有抒情性。


2/4拍通常有明顯的行進感,當我們在聽音樂的時候,會跟著音樂的韻律去晃頭或抖腿,這時候我們肢體配合音樂給的都是強拍,一般不會有人在弱拍使勁兒。所以很多進行曲都會用2/4拍(不是絕對的),舉個例子:

在聽這首曲子時,我們先找到強拍,然後試著在兩個強拍中再加入其他拍子,會發現強拍挨得比較近,兩個強拍之間只能加入一個弱拍,而且曲子有明顯的行進感,尤其是聽低音的部分,節拍很清晰,這就是2/4拍的特點。


再比如我們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它就具有典型的堅定情緒,強拍很明確,也是2/4拍的。


再聽下面一首曲子:

The Marriage of Figaro (Le nozze di Figaro), K. 492: Overture (費加羅的婚禮(費加羅的婚禮),作品492:序曲)Artist Unknown - Classical Moods: Mozart for the Mind


在聽這首曲子的時候,我們首先也要分辨重拍,然後試試在兩個重音之間能加入幾拍。對於這首曲子,兩個重音之間能加入三拍,所以是4/4拍。


另外,一些節奏較慢的,抒情的曲子也可以用這種方法找到節拍,比如經典的卡農。

Canon in D MajorThe David Moore Ensemble - Music To Sleep To

在4/4拍的曲目中,次強拍減弱了樂曲的行進感,有時會被弱化,增強了樂曲的抒情性。要想清楚的分辨,可以多找一些案例來聽辨。


其實各種節拍都有它的特點,分清之後在演奏時也要把拍子的強弱帶入,才算是真正了解節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