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號,是各省市(不含湖北省)規定的法定延長假期之後第一天復工的日子,新冠疫情終於迎來了好消息:
2月8日全天,湖北新增病例創6日來新低,比前一天減少近700例:
而全國除湖北以外地區新增確診病例509例,連續第6日呈下降態勢。過去6日這一數據分別為:890例(3日)、731例(4日)、707例(5日)、696例(6日)、558例(7日)、509例(8日)。
逐漸向好的疫情數據給復工,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環境,也給即將走出家門、走上崗位的員工和企業家們勇氣和信心。
在疫情還沒有完全平復的狀態下復工,需求一方面來自企業與員工自身,雖然在政府的幫扶下,部分減免了房租與稅收,獲得了金融機構的定向支持,但長期不開工,沒有新增收入,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仍然扛不住,儘快復工的內生性需求很旺盛。
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剛剛完成大國博弈的第一階段談判,房地產調控也才迎來曙光,經濟結構轉型正處關鍵時期,能否實現「軟著陸」容不得有太大閃失,需要在抗擊疫情的同時,做好經濟生產建設工作。
那麼,對股市來說,復工潮對於A股市場中如火如荼的防疫行情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先看一下,這一輪行情的兩個驅動力:
中泰證券首席李迅雷在分析防疫行情的時候指出:
大部分地方都還沒有開工,大部分餐飲、名勝古蹟、電影院、農家樂等休閒娛樂場所都歇業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進入「農閒季節」。
連澳門賭場都關閉了,那些風險偏好極大、對流動性要求極高的資金會流向哪裡?
只有股市在交易,其中,風險偏好相對大的創業板表現最強勁!
簡單的說,就是受疫情影響,春節沒辦法聚在一起打麻將,大家就改在A股追漲殺跌!
換言之,行情的群眾基礎其實是大家一起打「雲麻將」,此其一;
其二、監管政策面紅利不斷。兩天放1.7萬億的央行,這些錢在企業基本無法開工,房地產根本不能交易的情況下,只能流向股市了。
融券做空也被叫停了,年前募集那幾隻百億新基金,只能進場掃貨單向「做多」。
再加基金業協會、上市公司協會,號召自購、增持,真金白銀的直接輸入股市。
當然,這也符合經濟決策層的實際需求,疫情當前需要有晴雨表功能股市,能扛起順風旗,用上漲來向全社會傳達勇氣與信心。
一旦開始復工,全國這桌「麻將」這要拆台子散場了,關起門來賭的人少了,短期因投機聚集引發的行情,將面臨不小的回撤壓力,甚至是日內的劇烈調整。
同時,向股市傾斜的貨幣、金融政策,也會更多的投向實體經濟,幫助其順利復工、復產。當然,對實體經濟的助力,這種利好也會間接傳導到股市當中來。
只不過,一旦揭開實體經濟在本輪疫情的中的傷口,股市的樂觀情緒或因此受損,並且,在疫情面前,既然央行已經做出了「解囊相助」的表率,股市也必然將在其後開啟大擴容,與中國經濟一起共度時艱。
這對行情,尤其是短、中期行情都形成了負面衝擊。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復工就意味著要了門,而目前這種情況中,出門必須戴口罩,口罩的生產與供給將是一交做成考驗。
最近國家發改委有一組數字,22個重點省份,口罩日產量已經達到1480萬隻每天,還有很多公司轉產支援,比如比亞迪,富士康,上汽五菱、廣汽集團就開始生產口罩以支援疫情防控,這些產能釋放出來,估計一天也就差不多2000多萬隻,而N95口罩,一天的產能只有不到20萬。
而現在北上廣深杭加幾個重點省會,這幾個城市只要有30%人復工,就差不多是3-5千萬,一天的口罩消耗量就將至少超過1個億。
也就是說,口罩的剛需缺口仍然十分巨大。
在局部行情中,因復工而生產的巨大需求,將有效支撐口罩、體溫計、消毒水、酒精等防護概念繼續堅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