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這一跌就是2個月的時間,雖然這兩個月的下跌速度不快,但是也受不了這麼長時間的下跌,這不進入5月之後,豬價還是持續下跌,現在的養豬人已經有點糊塗了,都說2020年是「鑽石豬年」,可是這鑽石也太不保值了,才第二季度就已經跌到這個程度,等到下半年產能進一步恢復,豬價還不知道能跌到什麼程度呢,是不是自己著急復養是個錯誤的決定呢?
我們可以看一下5月3日各地的生豬價格,其中華東區2漲1跌2平,華中區2跌2平,華南區和華北區全線穩定,東北3省全線上漲,西北區1平1跌,西南區2平2跌,整體以穩定為主,伴隨著局部的上漲和下跌,共5漲6跌!
豬價不斷下跌之際,又有「壞消息」傳來,那就是儲備肉依然在不斷投放,4月的4個星期儲備肉依然保持「一周一投」的規律,每個星期的投放量1-2萬噸,如果按照正常一年5000多萬噸的豬肉銷量來說這1、2萬噸儲備肉並不會對豬肉供應產生太大的影響,可在生豬供應不足,消費又疲軟的當下,1、2萬噸儲備肉對豬肉價格的影響還是很大的,而且預計5月儲備肉的投放也並不會減少,那是不是說5月的豬價要像3月和4月那樣又要「涼」了呢?
目前來看,5月豬價「涼」的可能性不大,近期有兩個比較不錯的消息,其一是國家衛健委專家通報最新新冠疫情情況時表示,5月1日全國新增確診病例1例,而這也是1月16日以來的最低值,另外還有28個省份和新疆建設兵團連續14天無新增本土案例,這就說明我們距離徹底控制新冠疫情的時間是越來越近了。
歡迎大家點擊下方的「進入圈子」,了解每日最新豬價動態、國內一線科研成果,同國內養豬人暢聊養豬事!
其二是「五一」假期首日,雖然A幾旅遊景區只開放了8498家,而且很多景區的遊客人數都控制在最大承載量的30%之內,可即便這樣首日國內旅遊收入就達到了97.7億元,這說明隨著新冠疫情穩定,外出的人口逐漸增多,這對於刺激後期的豬肉消費會有很大的幫助。只要疫情穩定了,豬肉消費也就有了著落,豬肉消費恢復了還需要害怕豬價不會上漲嗎?
更為關鍵的一點是,據筆者了解現在很多養殖戶復養的積極性有所下降,一方面是因為現在的仔豬價格太高了,一些養殖戶不敢外購仔豬飼養了;另一方面是非洲豬瘟的不斷發生,再次給一些養殖戶敲響了警鐘,復養容易,可能否成功並不好說;最後就是飼料價格的大幅上漲,包括玉米價格、豆粕價格和成品飼料的價格都迎來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在這三方面的影響之下,我國生豬產能的恢復情況也就沒有想像的那麼好了,供應端如果不穩定屠企也就無法持續壓價收豬。
最近經常有朋友在筆者的文章下面留言,「小編又胡說,豬肉哪便宜了,我們這的豬肉還是27塊錢一斤」,關於豬肉降價,筆者真的沒有說謊,最近的豬肉價格已經是10連降了,只是下降的幅度暫時沒有達到大家的心理價位而已,不過豬肉降價是大勢所趨,生豬價格回歸理性也是最終的結果。